跳至內容

腕龍科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腕龍科
化石時期:晚侏儸紀到晚白堊紀,157–93 Ma
可能還有坎帕階的記錄
腕龍的骨架模型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蜥形綱 Sauropsida
總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亞目: 蜥腳形亞目 Sauropodomorpha
下目: 蜥腳下目 Sauropoda
演化支 沉重龍類 Gravisauria
演化支 真蜥腳類 Eusauropoda
演化支 新蜥腳類 Neosauropoda
演化支 大鼻龍類 Macronaria
演化支 巨龍形類 Titanosauriformes
科: 腕龍科 Brachiosauridae
Riggs, 1904

腕龍科學名Brachiosauridae)是蜥腳下目恐龍的一科。牠們是群植食性四足恐龍,前肢長於後肢,並擁有45度角傾斜的長頸部。儘管腕龍科恐龍的外表有獨特特徵,但牠們的分類仍有爭論,腕龍科到底是獨立的一科,或是基礎巨龍形類恐龍的集合群。因此,關於哪些屬該分類於腕龍科也有所爭論。

腕龍科恐龍的重量範圍從20公噸到90公噸,牠們長而挺立的頸部可讓牠們接觸到樹梢上的樹葉,而這範圍是其他蜥腳類恐龍所接觸不到的。頸椎約在14個左右,內部中空,可減輕牠們的重量[1]。牠們的牙齒長、呈匙狀,與其他蜥腳類恐龍相比(例如梁龍),更能處理較堅硬的植物。有些古生物學家推測如果牠們能夠以後肢站立,那牠們能夠接觸到更高層的樹枝。然而,牠們的短尾巴與後肢使牠們的重心位在相當前面的部位,將使牠們很難以後肢站立。

腕龍科恐龍存活到到坎潘階晚期才滅亡(8300萬年前到7100萬年前),因為在墨西哥發現了一個屬於該地質年代的腕龍科尾椎[2]。腕龍科的化石在20世紀初期首次發現於北美洲,之後在歐洲非洲南美洲亞洲等地也發現了腕龍科化石。在2001年,中東發現了亞洲第一個腕龍科化石,但僅發現了少數牙齒[3][4]

全世界最大型的已架設骨骸位在德國柏林亨波特博物館,屬於腕龍科的長頸巨龍屬。

分類學

以下演化樹參考自 S. F. Poropat 等人(2016)的研究[5]

腕龍科 Brachiosauridae

歐羅巴龍 Europasaurus

雪松龍 Cedarosaurus

法國的溝椎龍屬未定種(即 蝰神龍 Vouivria

毒癮龍 Venenosaurus

葡萄牙巨龍 Lusotitan

腕龍 Brachiosaurus

阿比杜斯龍 Abydosaurus

長頸巨龍 Giraffatitan

而此版本的演化樹依據 P. D. Mannion 等人(2017)的研究[6]

腕龍科 Brachiosauridae

歐羅巴龍 Europasaurus

蝰神龍 Vouivria

腕龍 Brachiosaurus

阿比杜斯龍 Abydosaurus

雪松龍 Cedarosaurus

長頸巨龍 Giraffatitan

葡萄牙巨龍 Lusotitan

索諾拉龍 Sonorasaurus

毒癮龍 Venenosaurus

參考資料

  1. ^ David Burnie. The Kingfisher Illustrated Dinosaur Encyclopedia. Kingfisher Publications Plc. 2002. 
  2. ^ Kirkland, Agullion-Martinez, Hernandez-Rivera, and Tidwell. A late Campanian brachiosaurid proximal caudal vertebra from Coahuila, Mexico: evidence against a Cretaceous North American sauropod hiatus.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0 (supplement to Number 3), Abstracts of Papers, Sixtieth Annual Meeting. 2000: pp. 51A–52A. 
  3. ^ Lim, J.-D.; Martin, L.D.; Baek, K.-S. The first discovery of a brachiosaurid from the Asian continent. Naturwissenschaften (Springer Berlin). March 2001, 88 (2): 82–84. doi:10.1007/s001140000201. 
  4. ^ 存档副本. [2009-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9-06). 
  5. ^ Poropat, S. F.; Mannion, P. D.; Upchurch, P.; Hocknull, S. A.; Kear; B. P.; Kundrát, M.; Tischler, T. R.; Sloan, T.; Sinapius, G. H. K.; Elliott, J. A.; Elliott, D. A. "New Australian sauropods shed light on Cretaceous dinosaur palaeobiogeography". Scientific Reports. 2016, 6: 34467 [2017-05-26]. ISSN 2045-2322. PMID 27763598. doi:10.1038/srep3578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3). 
  6. ^ Mannion, P. D.; Allain, R.; Moine, O. "The earliest known titanosauriform sauropod dinosaur and the evolution of Brachiosauridae". PeerJ. 2017, 5: e3217. ISSN 2167-8359. doi:10.7717/peerj.3217.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