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歌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英歌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英歌表演隊伍
申報地區或單位廣東省汕頭揭陽陸豐
分類民間舞蹈
序號148
編號項目Ⅲ—8
登錄2006年
各地申報批次不同

英歌,又稱秧歌鶯歌等,起源於明代中期。是流行於廣東潮汕地區普寧揭陽惠來潮陽陸豐[1]及福建漳州[2]等地區的一種糅合南派武術戲劇等地方藝術為一體的中國民間廣場舞蹈[3]。表演者畫着梁山好漢臉譜或持英歌槌或持手鼓隨着鼓聲變換各類隊形,表演形式粗獷豪邁[1]。2006年5月20日英歌入選第一批51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源流

英歌的源流眾說紛紜有幾種說法,有水滸說、起源說、從山東經莆田再入潮說、外江戲說、練武說、綜合說[4]。但最早出現的時期,大多認為是在明代中後期,所引資料都是清順治吳穎《潮州府志》卷六:「農都春是數十輩,插秧田中,命一人撾鼓,每一鼓一巡,群歌競作,連日不絕,名曰秧歌。」只是這種表演形式描述與今天英歌有很大的差異,且從地方典志、甚至於民間竹枝詞,在有關潮州民俗特別是元宵活動的記述上,提及的多是「無異中州」[5][6]。不過我們可以看出當時漢民族最為普遍的民間藝術——秧歌在今潮汕地區很盛行。而到了嘉慶道光年間(1805年-1825年),地方盛行與《水滸》有關的戲劇,如《攻打大名府》這樣的劇目,再從英歌隊現所裝扮的服飾及臉譜多接近戲劇,均可明顯地看出是受戲劇影響[7]

類型

在表演中的中板英歌

英歌舞按照節奏板式分為慢板英歌、中板英歌及快板英歌

慢板英歌

表演者所執的英歌槌較其他類型的略長,約60公分。英歌槌的敲打節奏,一般配合鑼鼓聲三四下一組動作。而且每次擊打英歌槌,都會有一個動作表演。這種類型的英歌主要集中在潮陽區棉城附近,表演者也沒有宋江、時遷等梁山好漢臉譜。其打法單純古樸,被認為是最早出現的英歌

中板英歌

中板英歌的英歌槌長度為57公分,其節奏相比慢板英歌要快,英歌槌的敲打節奏以五、七、八、十、十一、十三等各組成一組動作。表演者沒有時遷這個「舞蛇者」臉譜,動作以南拳中的「大站馬」等為基礎。

快板英歌

快板英歌的英歌槌長度最短只有40公分,而節奏是最快的,講究快擊快收。沒固定的英歌槌敲打節奏而另有其獨特方式。快板英歌再細分的還有尖山英歌、南山文派、南山武派、對打套式之分[8]

分布

  • 普寧
    • 里湖富美
    • 梅塘老寨
    • 梅塘祠堂
    • 梅塘石鳥
  • 揭陽
  • 惠來
  • 潮陽
  • 陸豐

表演

紅面紅須的「頭槌」
黑面黑須的「二槌」
「三槌」魯智深
「舞蛇者」時遷
螺號

英歌隊伍的人數在一般依各村落男丁而定,都是偶數,至少16人,最多不超過108人。一般多為36人,俗稱三十六天罡;或72人,俗稱七十二地煞[9]。表演分為前棚後棚。現英歌一般指前棚表演,後棚表演已基本略去。表演內容多為表現梁山泊英雄好漢喬裝攻打大名府營救盧俊義,或是梁山泊英雄好漢喬裝劫法場救宋江。現主要是取材於前者。表演隊員隨着鑼鼓聲,敲打英歌槌或手鼓,同時不斷變換舞姿及隊列,組成各種圖案,表現不同情緒。前棚表演結束後,就是後棚表演,一般多為戲曲表演及武術表演[10]

臉譜與化妝

英歌隊一般設有兩領舞者,分別為紅面紅須的「頭槌」,多裝扮為秦明關勝;黑面黑須的「二槌」,裝扮成李逵。另外「舞蛇者」為時遷,主要是協助指揮引舞。有些可能還有「三槌」魯智深,「四槌」武松。司鼓的扮演者一般為宋江林沖,這是臉譜最常見的。此外有些英歌隊還有舉號令旗的公孫勝,這些角色比較固定,也為觀眾熟悉。其他就不太固定,但一般有顧大嫂孫二娘史進解珍解寶杜遷宋萬孔明孔亮李應鄒淵鄒潤劉唐楊雄凌振張順燕青王矮虎孫新張青花榮楊志穆弘雷橫范瑞柴進呼延灼等。

一般臉譜化妝都是自己化,除了一些較為複雜的臉譜由化妝師幫忙,或演員間相互幫忙。化妝時要先淨面然後用二寸寬的黑布帶將頭髮向後勒緊(即「勒頭」,潮語稱為「頭巾」),這樣能讓肌肉展平。武將的化妝是直接畫在臉上(行內稱為「勾臉」),而文將則要先用手蘸色在臉上揉均勻,接着才開始畫眉、畫眼窩、鼻窩、嘴角、臉膛,最後才畫臉紋。上色也有一定的順序,先黑色,再用白色,最後是其他顏色。因英歌演員是扮演梁山好漢,為表現草莽英雄的形象,有鬍鬚的多用滿髯,而特定人物又有特定鬍鬚,如魯智深用「虬髯」。有的演員有時還會袒露上身,直接畫花紋在身上。至於裡面的女性角色,都是由男子扮演而生的[11]

服飾

冠帽
  • 盔頭,也稱「將盔」,是武將所戴的冠帽。
  • 羅帽,為非武將所戴。
  • 草帽,為老百姓所戴。
  • 頭巾,跟冠帽配合使用。
服裝

道具

  • 英歌槌,表演者手裡所執的短木棒,直徑25毫米左右,女子英歌所持較細。長度因風格不同而從35到58厘米之間,多為黑紅兩色,兩端裝飾有太極圖案[13]
  • 手鼓,表演者手中所執,短圓柱形,有握把,直徑15公分左右,外觀塗以紅綠黑各色。配有長約30公分的鼓槌,其下端有彩色飄帶。
  • 手蛇,時遷的道具,長150公分。
  • 蒲扇,後棚表演時,伯公伯嫲所執。

音樂

英歌舞的音樂只有節奏,沒有旋律。而不同類型的英歌舞對應不同的鑼鼓節奏。[14]

樂器

鑼鼓隊所使用的樂器

  • 大鼓,直徑約60公分左右,木框牛皮鼓。司大鼓的扮演者一般為宋江或林沖。
  • 中鼓,直徑約50公分,其他與大鼓類同。鼓手一般將其綁在自己的身上。
  • 欽仔,銅製鑼,潮屬特有樂器。
  • 大鑼,既蘇鑼,潮人又稱為「肚臍鑼」。
  • ,亦稱「小鑔」。
  • 雲鑼,即月鑼
  • 鐃鈸,亦稱「水鑔」。
  • 螺號,海螺號。
  • 牛角號,聲音洪亮[15]

動作

英歌舞的動作,包括陣法、步法、身法、手法、指法、眼法,而最重要的是步法,以此來帶動其他法。[16]

相關條目

參考來源

  1. ^ 1.0 1.1 李波. 《中国国家地理知识大讲堂》(中册华东和中南)》. 北京出版社. 2009-01-01: 203. ISBN 720008011 請檢查|isbn=值 (幫助). 
  2. ^ 《中華舞蹈志》編輯委員會. 《中华舞蹈志:福建卷》. 學林出版社. 2006-02-01: 155. ISBN 9787807300724. 
  3. ^ 隗芾、際雲. 《潮阳英歌舞》. 廣東人民出版社. 2006-01-01: 60. ISBN 7218053424. 
  4. ^ 隗芾、際雲. 潮阳英歌舞. 廣東人民出版社. 2006-01-01: 31–52. ISBN 7218053424. 
  5. ^ 吳震方《嶺南雜記》:「潮州燈節,魚龍二戲,又每夕各坊市扮唱秧歌,與京師無異。」
  6. ^ 《明一統志》:「潮州海濱邊陬,冠婚喪祭,悉遵典禮,無異中州」
  7. ^ 《潮汕文化论丛初集》. 廣東高等出版社. 1992-01-01: 237. ISBN 9787536107656. 
  8. ^ 隗芾、際雲. 潮阳英歌舞. 廣東人民出版社. 2006-01-01: 6–9. ISBN 7218053424. 
  9. ^ 《中華舞蹈志》編委會. 《中华舞蹈志:广东卷》. 學林出版社. 2006-02-01: 60. ISBN 9787807300731. 
  10. ^ 隗芾、際雲. 潮州英歌舞. 廣東人民出版社. 2006-01-01: 2–4. ISBN 7218053424. 
  11. ^ 隗芾、際雲. 潮阳英歌舞. 廣東人民出版社. 2006-01-01: 100–104. ISBN 7218053424. 
  12. ^ 隗芾、際雲. 潮阳英歌舞. 廣東人民出版社. 2006-01-01: 104–107. ISBN 7218053424. 
  13. ^ 隗芾、際雲. 潮阳英歌舞. 廣東人民出版社. 2006-01-01: 107. ISBN 7218053424. 
  14. ^ 隗芾、際雲. 潮阳英歌舞. 廣東人民出版社. 2006-01-01: 109. ISBN 7218053424. 
  15. ^ 隗芾、際雲. 潮阳英歌舞. 廣東人民出版社. 2006-01-01: 107–108. ISBN 7218053424. 
  16. ^ 隗芾、際雲. 潮阳英歌舞. 廣東人民出版社. 2006-01-01: 118. ISBN 7218053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