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里斯·畢曉普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非常尊敬的
莫里斯·畢曉普
1982年的莫里斯·畢曉普
第2任格林納達總理
任期
1979年3月13日—1983年10月16日
君主伊麗莎白二世
總督保羅·斯庫恩英語Paul Scoon
副職伯納德·科爾德
前任埃里克·蓋里
繼任伯納德·科爾德
個人資料
出生莫里斯·魯珀特·畢曉普
(1944-05-29)1944年5月29日
庫拉索及屬地殖民地英語Curaçao and Dependencies阿魯巴
逝世1983年10月19日(1983歲—10—19)(39歲)
格林納達聖喬治
死因被政變隊伍槍決
國籍 格瑞那達
政黨新寶石運動
配偶安吉拉·雷德黑德1966年結婚)
伴侶傑奎琳·克里夫特英語Jacqueline Creft
兒女納迪亞(1969年出生)
約翰(1971年出生)
弗拉基米爾·克里夫特 (1978–1994)
學歷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倫敦國王學院

莫里斯·魯珀特·畢曉普(英語:Maurice Rupert Bishop;1944年5月29日—1983年10月19日),格林納達革命家、政治家。1944年出生於阿魯巴島。1973年3月,參與創建極左翼政黨新寶石運動。1979年3月13日領導該政黨發動武裝政變,推翻時任總理埃里克·蓋里的政府,隨後擔任格林納達人民革命政府總理。1983年10月,在時任副總理伯納德·科爾德發動的政變中遭到廢黜和軟禁,最終在混亂中被政變部隊殺害。[1]

早年生活和求學經歷

1944年5月29日,莫里斯·魯珀特·畢曉普出生於屬庫拉索領地的阿魯巴島。他的父親本來是格林納達人,1930年與妻子前往阿魯巴的一家煉油廠工作,並且在那裡生下了畢曉普。1950年,因為父親在首府聖喬治開了一家零售店,畢曉普一家回到了格林納達。[2]作為家中的獨子,畢曉普先後被父親送往衛斯理神學天主教會的學校讀小學和中學。[3]在上中學時,他熱心於社交活動,並開始對政治感興趣,積極支持於1958年成立的西印度群島聯邦。1959年,古巴革命勝利,他受到極大震撼,開始研讀朱利葉斯·尼雷爾弗朗茨·法農的著作[2],而這兩人分別以領導坦桑尼亞獨立和研究去殖民化而出名。1962年,他在以優異成績從中學畢業[3]後隨即與鄰校青年伯納德·科爾德創建「格林納達青年爭取真理大會」,在聖喬治定期組織公開政治辯論,以討論時政的方式讓島內的青年儘快熟悉政治生活。當時,無論政見是否相同,人們都對他的傑出口才與人格魅力表示讚賞。[3]

「格林納達青年爭取真理大會」的活動僅持續了九個月,就隨着該組織的主要領導人前往歐美等地求學而告終。1963年,畢曉普前往倫敦大學攻讀法律專業,並於1966年在格雷律師學院取得法學學士學位。[3]這段時間前後,他先後擔任候爾本學院英語Holborn College和皇家學院的學生會主席,並在閒暇時間體驗郵遞員和蔬菜包裝工的生活。他還深入研究了格林納達歷史,尤其關注格林納達1795-1796年間的獨立運動。1964年,他參加了英國的西印度群島常設會議(英語:West Indian Standing Conference;簡稱WISC)和反種族歧視運動(英語:Campaign Against Racial Discrimination;簡稱CARD),又前往捷克斯洛伐克民主德國遊歷,研讀馬克思列寧斯大林毛澤東的書籍。

1967-1969年,他致力於撰寫論文《格林納達的憲政發展》,但由於和導師對於1951年格林納達總罷工的觀點不同,這項工作最終沒能完成。1969年,他成為位於倫敦諾丁山門的「西印度群島法律援助辦事處」的創始人之一,並無償為之工作,同時在英國公職部門當附加稅審計員來賺取生活費。這段時間內,他與朋友聯繫,共同制訂了他回國後兩年內的行動計劃。計劃中,畢曉普決定暫停自己的律師工作和政治參與,轉而投身於創建一個可以在格林納達執政的組織。[2]

政治生涯

投身政治

1970年12月,畢曉普回到格林納達,並隨即給聖喬治綜合醫院的護士要求提高病人生活水平的罷工提供法律辯護。隨後,他與30名抗議者一同被捕。在長達7個月的審判後,他們被宣告無罪。[3]1972年,畢曉普協助成立了馬提尼克島上的一個討論並籌劃獨立的協會。同年大選後,他又與肯瑞克·雷迪克斯和傑奎琳·克里夫特英語Jacqueline Creft創立了一個以朱利葉斯·尼雷爾的思想和坦桑尼亞社會主義的基本指導方針的政黨,名為「人民大會運動」(英語:Movement for Assemblies of the People;簡稱MAP)。人民大會運動致力於推動以農村為中心的群眾性制度建設以及對國家事務的廣泛參與。

1973年1月,人民大會運動與為福利、教育和解放而共同努力(英語:Joint Endeavor for Welfare, Education, and Liberation;簡稱JEWEL;又稱「寶石運動」)合併,組成政黨新寶石運動 (英語:New Jewel Movement;簡稱NJM)。畢曉普與尤尼森·懷特曼英語Unison Whiteman共同以聯合協調秘書的職務領導該黨。[2]

1973年11月18日,畢曉普和其他新寶石運動的領導人的車隊在從聖喬治前往格倫維爾的途中被助理警察局長艾尼森特·貝爾馬攔截,有九人被政府逮捕並毆打,導致畢曉普的下頜受傷。這一事件在格林納達被稱為「血色星期日」。[3]1974年1月21日,畢曉普又參與了針對時任總理埃里克·蓋里的示威。示威者回到住所時,蓋里的支持者和政府安保人員向他們投擲石塊、釋放催淚瓦斯,製造了「血色星期一」事件。在此次事件中,畢曉普的父親在領導婦女和兒童逃離混亂時遭到射殺。事後,畢曉普意識到自己的政黨還未能廣泛發動城市工會,在蓋里的支持者中影響力也甚微,因此無法領導工人階級。他和同伴共同制定了一條新的策略,即將工作重心從宣傳和反政府運動的動員轉移到黨組織和基層組織的架構上來。[2]

1974年2月6日,格林納達獨立前一日,畢曉普再次被捕並關入喬治堡監獄,理由是企圖陰謀發動武裝反政府政變。警方稱,在搜查畢曉普的住所時發現了武器、裝備、彈藥和制服,以及一份在夜總會暗殺埃里克·蓋里的計劃和游擊營分布圖。然而在兩日後,他就被保釋出獄。[來源請求]1974年3月29日,他現身圭亞那,出席一場泛非地區大會指導委員會的會議。1975年10月,他在特立尼達島的一個由油田工人工會英語Oilfields Workers' Trade Union組織的研討會上演講。同年11月,畢曉普就任格林納達-古巴友好協會初代領導人。[3]

上台和施政

1982年,畢曉普在東德包岑
1982年,畢曉普和尤尼森·懷特曼在東柏林

1976年,畢曉普當選為議會中聖喬治東南區的代表。在此後的三年間,他一直在眾議院中擔任反對黨領袖。[4]時任總理埃里克·蓋里只能以貓鼬幫英語Mongoose Gang和選舉舞弊等方式維持統治。1977年,他同尤尼森·懷特曼首次出訪古巴。

1979年3月13日,新寶石運動發動武裝政變,迫使當時在訪問聯合國總部的時任總理埃里克·蓋里下台。隨後,畢曉普擔任格林納達總理,宣布暫停施行當時的憲法。

畢曉普掌權後,格林納達與古巴確立了良好關係。他發起了多個古巴援建項目,其中最重要的是位於島南端的新國際機場英語Maurice Bishop International Airport。機場由歐美工程師設計,但建設資金和勞動力主要來自古巴。然而,美國總統羅納德·里根指控格林納達意圖將這個機場用於起降蘇聯軍用飛機。

畢曉普以維護工人和婦女的權利作為核心原則,並堅決反對種族主義和種族隔離。[5]在他治下, 和其他組織共同參與政治決策的全國婦女組織得以成立,婦女得到同等報酬並享有帶薪產假,性別歧視被認定為違法。關於教育、醫療、青年事務的組織也紛紛建立。同時,畢曉普還組建了人民革命軍英語People's Revolutionary Army (Grenada)。然而,畢曉普政府也停止選舉、壓制媒體自由和異端政見[2],並被指控用軍隊鎮壓政見不同者[6]和用外國援助的資金操縱選舉等[7][8]。對此,畢曉普宣稱到革命成果更穩定、經濟得到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時,言論自由權才能真正發揮作用;又表示,只有通過植根於人民的、適當的機制,人民才能有效參政。[9]

雖然畢曉普引進了公共醫療系統,使得文盲率和失業率大幅降低,但在他的任期中旅遊業並不景氣。這就是他發起古巴援建的國際機場項目的原因。[來源請求]

政變殞命

1983年,新寶石運動的領導層內出現分歧。黨內的一個軍人集團要求畢曉普在下台或與副總理伯納德·科爾德共同執政中做出選擇[10],而這兩個方案都被畢曉普否決了。於是,畢曉普最終於1983年10月上旬被科爾德廢黜並軟禁在家中。得知畢曉普下台後,格林納達島內爆發大規模抗議,要求科爾德釋放並還政於畢曉普。負責軟禁畢曉普的守衛也參加了抗議,畢曉普被成功解救。然而,畢曉普知道科爾德心意已決,在被釋放後向一位記者表示:「我已經是一個死人了。」 [10]此後,畢曉普先後乘坐卡車和汽車前往位於魯珀特堡(現稱喬治堡)的陸軍總部。他到達後,一支部隊從費德里克堡被派往魯珀特堡,逮捕了畢曉普和其他七人。最後,一支四人組成的行刑隊槍決了這幾個人。畢曉普死後,一名槍手割開了他的喉嚨,並切下了他的手指以取走他的戒指。他們的屍體隨後被運送到一個軍營中的坑裡火化。目前,仍不知道他們的殘骸所在的位置。[11]

畢曉普死後,東加勒比國家組織巴巴多斯牙買加和時任格林納達總督保羅·斯庫恩英語Paul Scoon聯合申請美國援助。於是,時任美國總統羅納德·里根發動了一場入侵,推翻了格林納達人民革命政府。

家庭

1966年,莫里斯·畢曉普與護士安吉拉·雷德黑德(英語:Angela Redhead)結婚,並育有納迪亞(英語:Nadia;1969年出生)和約翰(英語:John;1971年出生)兩個孩子。1981年,安吉拉與兩個孩子在畢曉普任格林納達總理期間移民加拿大。畢曉普與他的伴侶傑奎琳·克里夫特英語Jacqueline Creft在1978年又生下一個兒子,取名弗拉基米爾·克里夫特(英語:Vladimir Creft)。傑奎琳在1983年10月的政變中與畢曉普一同被殺。在父母去世後,弗拉基米爾前往加拿大與他同父異母的兄長一同生活,然而在16歲時於多倫多的一家夜總會裡被捅死。[3]

後世紀念

1983年,畢曉普被授予捷克斯洛伐克白獅勳章

2005年5月29日,格林納達的薩林斯角國際機場被重命名為莫里斯·畢曉普國際機場英語Maurice Bishop International Airport[12][13][14]時任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總理拉爾夫·岡薩維斯在典禮上稱:「這次對加勒比人民的這個傑出的兒子的遲來紀念將給格林納達的那段不被承認的歷史劃上句號。」 [15]

參考資料

  1. ^ Biography: Maurice Bishop. 格林納達政府. 2009年9月23日 [2015年1月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年10月23日). 
  2. ^ 2.0 2.1 2.2 2.3 2.4 2.5 Mendoza, Jorge L. Granada, La Nueva Joya del Caribe. Havana: Editorial de Ciencias Sociales. 1982: 72–192. OCLC 8726920 (西班牙語).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Wilder, Ann Elizabeth. Maurice Rupert Bishop (1944-1983). The Grenada Revolution Online. 2019 [2017年6月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2月7日). 
  4. ^ Opposition Leaders - Grenada Parliament. grenadaparliament.gd. [2023-0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21). 
  5. ^ Maurice Bishop's Speech to the 34th General Assembly of the United Nations, New York. Assata Shakur Forums. 2005年1月29日 [2019年10月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年10月6日). 
  6. ^ Adkin, Mark. Urgent Fury: The Battle for Grenada. Lexington, Massachusetts: Lexington Books. 1989: 9. ISBN 0-669-20717-9. 
  7. ^ Maurice Bishop. Answers.com. [5 June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15) (英語). 
  8. ^ Tharoor, Ishaan. Analysis: The long history of the U.S. interfering with elections elsewhere. The Washington Post. 2016年10月13日 [2017年6月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年6月16日). 
  9. ^ Martinez, Carlos. Forward Ever, Backward Never: Remembering Maurice Bishop. Invent the Future. 2013年10月19日 [2017年6月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年6月2日) (美國英語). 
  10. ^ 10.0 10.1 Reyes-Ortiz, Igor; Barroso, Miguel. 'Apocalypso now': Granada, sol y playa once años después de la invasión ['Apocalypso now': Granada, sun and beach eleven years after the invasion]. El País. 1994年8月19日 [2017年6月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年5月12日) (西班牙語). 
  11. ^ McFadden, David. Grenada trying to find remains of slain Marxist PM. Fox News. 8 June 2012 [2019年10月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年9月24日). 
  12. ^ Millies, Stephen. Welcome to Maurice Bishop International Airport. Workers World. 2009年6月14日 [2019年10月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年9月24日). 
  13. ^ Wilder, Ann Elizabeth. What About the Airport?. The Grenada Revolution Online. 2019 [2019年10月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年9月7日). 
  14. ^ Grenada names airport in honour of fomer PM Maurice Bishop. The Gleaner (Jamaica). 2009年5月31日 [2019年10月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10月26日). 
  15. ^ Grenada: "Welcome to Maurice Bishop International Airport". Grenada Herald. 2009年5月31日 [2019年10月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年9月24日) –透過Haiti-Cuba-Venezuela Ana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