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萊比錫戰役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萊比錫戰役
第六次反法同盟的一部分

《萊比錫戰役》,弗拉基米爾·莫斯科夫繪
日期1813年10月16日-10月19日
地點51°20′N 12°23′E / 51.333°N 12.383°E / 51.333; 12.383
結果 反法同盟勝利
領土變更 萊茵邦聯解散,法國喪失對萊茵河以東的控制權
參戰方
指揮官與領導者
兵力
10月16–17日:
257,000人[1]
1,400門火砲[1]
10月18–19日:
365,000人[1]
1,500門火砲[1]
10月16–17日:
177,000人[1]
700門火砲[2]
10月18–19日:
195,000人[1]
700門火砲[1]
傷亡與損失
54,000人傷亡[3] 38,000人傷亡[3]
30,000人於19日被俘[3]
薩克森與符騰堡5,000人於10月18日叛逃[3]
萊比錫戰役在歐洲的位置
萊比錫戰役
在歐洲的位置

萊比錫戰役第六次反法同盟中德國戰役的決定性戰役,發生於1813年10月在萊比錫附近。因參戰國家和民族眾多,萊比錫戰役亦被稱為「諸民族之戰」(或稱民族會戰)。拿破崙以十九萬人與俄羅斯普魯士奧地利及其他各國三十八萬聯軍苦戰,最後敗陣。拿破崙敗返萊茵河西岸,最後返回巴黎。隔年元老院宣告廢除拿破崙的帝位。

在萊比錫戰役中,雙方損失約達12萬以上,是役是德意志解放戰爭中最激烈的戰役。拿破崙的戰敗代表著拿破崙統治德意志的最後希望已經幻滅,反法聯軍於1814年3月31日進入巴黎,同年4月11日,拿破崙宣布無條件投降,拿破崙本人在退位後被流放到地中海上的一個小島厄爾巴島,而在巴黎,路易十八回到法國,波旁王朝復辟。1815年2月26日拿破崙從厄爾巴島濳返法國,拿破崙再次奪得政權。歐洲其他各國迅速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1815年6月18日滑鐵盧戰役正式展開,戰敗後,6月22日拿破崙再次宣布退位,聯軍很快攻佔巴黎,拿破崙被放逐到南大西洋中的聖赫勒拿島,六年後死去(1821年5月5日)。

背景

1812年,拿破崙在俄法戰爭中折損慘重。出征的60萬大軍,只有12萬人能活著回來(其中法軍約3.5萬人)。法國因而元氣大傷。1813年,普魯士便勢機向法國發動德意志解放戰爭,並與英國、俄國、瑞典組成第六次反法同盟,以擺脫拿破崙對歐洲的控制。

經過四個多月的努力與整頓,拿破崙終於造出一支初具規模的大軍,並向萊茵聯邦進發。重建的法軍大多只是缺乏經驗的新兵。法軍於呂岑會戰包岑會戰中打敗了普俄聯軍,但卻未能贏得徹底。在包岑會戰後,雙方都需要休整。與此同時,奧地利外交大臣克萊門斯·梅特涅希望雙方能進行和談。6月4日,經過奧地利的調停,雙方達成了暫時性停戰協定。在停戰期間,各國於布拉格進行關於和約條件的談判。議和條件是法國必須放棄一部分領土。梅特涅警告拿破崙說,如果拿破崙不接受議和,奧地利將參加第六次反法同盟,但拿破崙決不作絲毫讓步。最終和談以失敗告終,奧地利態度也強硬了起來。8月10日,短暫的休戰時間結束,戰火再起,奧地利在兩天后正式加入反法同盟。[4][5]而奧地利一經宣戰,英國馬上答應給它五十萬英鎊的戰費補助。[6]

8月27日,拿破崙於薩克森首府德勒斯登再次擊敗反法聯軍,但拿破崙不在場的其他戰線卻接連遭到了失敗。形勢亦開始對法軍不利。10月,兵力上占相當優勢的反法聯軍分三路開始包圍法軍。南面為施瓦岑貝格親王指揮的奧地利波西米亞軍團;西北為布呂歇爾元帥指揮的普魯士西利西亞軍團;瑞典王儲貝爾納多特(卡爾十四世)指揮的北方軍團則位於北面。聯軍總共22萬人。而本尼格森伯爵所率的俄國援軍正在行進之中。三路大軍逐漸向德累斯頓合攏,對法軍的夾擊之勢正在成形。[5][7]

雙方決戰的時機日益臨近。由於德累斯頓一時難以攻克,在布呂歇爾的提議下,聯軍決定採取一個大膽的計劃:放棄對德累斯頓的攻擊,南面波希米亞軍團繞過德累斯頓,直取法軍背後的萊比錫城:東面西里西亞軍團西渡易北河,與北方軍團會師,從北面進逼萊比錫,兩路都以萊比錫為目標,實施鉗形攻擊,爾後切斷法軍的後路,並把它合圍和殲滅在萊比錫附近地區。十月三日,普軍擊潰了守衛易北河的法軍,渡過了易北河。十月四日,卡爾十四世也率北方軍團渡過了易北河,從而實現了兩個軍團的會師。他們會合後,兵力約有十六萬餘人,相互策應著,從北面直向萊比錫城壓來。[8]

早在10月3日,拿破崙就聽聞聯軍在向萊比錫進軍,但他不相信這是真的,直到10月6日他才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急令繆拉率45000人在德累斯頓附近遲滯和阻止波希米亞軍團向萊比錫前進,自己則率主力北進與內伊會合,準備在聯軍佔領萊比錫之前,迅速擊破西里西亞軍團及北方軍團,然後再回師南破奧軍。10月9日,法軍主力北進。不久,繆拉送來報告,他正率領部隊同波希米亞B軍團展開激戰。於是,拿破崙放棄北進計劃,回兵萊比錫。[5]14日,法軍主力抵達萊比錫。這時法軍集中萊比錫的兵力達19萬人。而反法聯軍也不斷趕往萊比錫靠攏。萊比錫東、北、南三面此時已被反法聯軍包圍。聯軍也準備展開圍攻。萊比錫戰役也因而開打。[8]

序幕

為了儘快將普魯士趕出戰爭,拿破崙派遣烏迪諾元帥及其率領的60,000人去占領普魯士首都柏林,但烏迪諾在勃蘭登堡附近的戰役中被普魯士人擊敗。由於受到來自北方的普魯士軍隊的威脅,拿破崙被迫向西撤退。9月底到10月初,他帶領大部分軍隊渡過易北河,並在萊比錫附近組織軍隊以保護他的主要補給線,並防守集結起來反對他的聯軍。普魯士軍隊從瓦爾滕堡(Wartenburg)向萊比錫前進,奧地利和俄羅斯軍隊從德累斯頓向萊比錫前進,瑞典人從北方向萊比錫前進。

雙方實力

法軍有大約160,000名士兵以及700門炮,外加15,000名波蘭人,10,000名意大利人和40,000名隸屬於萊茵聯邦的德國人,總計225,000名士兵。 反法同盟擁有約380,000名士兵和1,500門炮,其中包括145,000名俄國人,115,000名奧地利人,90,000名普魯士人和30,000名瑞典人。這使得萊比錫戰役成為拿破崙戰爭中規模最大的戰役,超過了博羅季諾戰役瓦格拉姆戰役耶拿戰役奧爾斯塔特戰役

雙方部署

  • 法軍部署

儘管法軍人數不及聯軍,但拿破崙計劃在普萊瑟河和帕特河間發動進攻。這個進攻位置對他的軍隊及他的作戰策略有好處,匯聚在那裡的河流將周圍的地區分為四個獨立的部分。 拿破崙控制着萊比錫及其橋梁,所以他可以將部隊從一個部分轉移到另一個部分,而聯軍很難將這麼多的軍隊在地區間轉移。北部戰線由米歇爾·內伊元帥和奧古斯特·德·馬爾蒙元帥保衛,東部戰線由埃蒂安-雅克-約瑟夫-亞歷山大·麥克唐納元帥保衛,拿破崙把萊比錫附近作為戰鬥的補給基地。普萊瑟河和埃爾斯特河上的橋梁由步兵和一些大炮保衛。主力炮兵部隊作為後備部隊,被放置在高架台上。炮兵連由炮兵專家安托萬·德魯奧指揮。瓦豪和利伯托爾維茨的法軍西側陣地由約瑟夫·波尼亞托夫斯基親王、皮埃爾·奧熱羅元帥的軍隊保衛着。

  • 聯軍部署

聯軍的三位君主(俄國的亞歷山大一世與普魯士的腓特烈·威廉三世和奧地利的法蘭茲一世)都在戰場上,大量人員為聯軍指揮官提供保護。亞歷山大是俄軍最高級的指揮官,而奧地利的施瓦岑貝格親王是德意志戰區所有聯軍理論上的總司令。這是自八年前第三次反法同盟奧斯特里茨戰役以來,亞歷山大一世第二次擔任戰場指揮官。起初,該司令部充斥着無能和瑣碎的勾心鬥角,其行動傾向於各國君主們的虛榮,尤其是來自俄羅斯沙皇的虛榮。但隨着戰鬥的激烈進行,這些情況基本上消失了。

經過

10月16日

萊比錫戰役10月16日的作戰圖

聯軍方面發出三聲號砲,史稱「諸民族會戰」的萊比錫戰役正式開始了。接著,雙方持續進行了五個多小時的激烈砲擊。聯軍分為四個攻擊集團,分別從四個方向發起進攻。在北線,馬爾蒙指揮法軍在激烈的戰鬥後,被布呂歇爾的部隊趕出陣地,被迫撤出默克爾恩。在南線,戰鬥異常激烈。法軍在各個點上都打退了聯軍的進攻,牢牢地堅守著陣地。其後,法軍展開反擊。在砲兵火力的掩護下,繆拉率一萬二千名騎兵向南線聯軍發動衝鋒,希望能突破南線聯軍的中央。法軍一連沖散了敵方兩個步兵營,但後繼不力,被聯軍逐回。傍晚時分,戰鬥暫時停止。雙方各損失約二萬人左右。[8]

10月17日

次日,雙方都在休養兵力,並沒有交火。此時,貝尼格森率領的四萬一千名俄軍,與貝爾納多特的六萬名瑞典軍也來到戰場上。至此,聯軍的兵力超過了三十萬人,比法軍幾乎多一倍,而且彈藥和各種補給物資充足。拿破崙提出議和,但聯軍拒絕。[8]

10月18日

萊比錫戰役10月18日的作戰圖

十八日上午,聯軍分六路發起總攻。寡不敵眾的法軍在聯軍攻勢下不斷後撤。法軍被不斷壓縮,最終被擠到了萊比錫城裡。與此同時,法軍中兩個薩克森旅叛變投向反法聯軍。18日晚上,拿破崙眼看敗局已定,便下達撤退的命令。法軍開始向西面撤退。[8]

10月19日

法軍陸續的撤走,但法軍工兵過早把的唯一一座供法軍撤退石橋炸毀,使殿後的兩萬八千名官兵無法過河。最終波蘭親王約澤夫·波尼亞托夫斯基負傷落水而亡,而被遺留下的法軍全部被俘。[8]萊比錫戰役也就此落幕。歷時4天的萊比錫戰役,是拿破崙戰爭期間最大的一次戰役,這次戰役結束了1813年戰局。雙方損失慘重:法軍損6萬至8萬人不等,火炮325門。反法聯軍損失5.4萬至8萬人不等(聯軍戰報為俄國2.2萬餘人,普魯士1.6萬人,奧地利1.5萬人),此戰以反法同盟的勝利而告終。

影響

萊比錫戰役的失敗宣告拿破崙霸業的終結。拿破崙在萊比錫戰役後,便且戰且退撤回法國。萊茵邦聯的成員國在戰後都紛紛變節投向反法同盟,萊茵邦聯亦告瓦解。各附庸國也紛紛脫離法國獨立。不久後,反法同盟便攻入法國。1814年4月,拿破崙被迫退位,並被流放至厄爾巴島。路易十八回到法國,重新成為法國國王,波旁王朝復辟。雖然之後拿破崙從厄爾巴島濳返法國,並短暫奪回政權。但各國迅速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並在滑鐵盧戰役再次擊敗他。

圖集

註釋

參考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Chandler 1966,第1020頁.
  2. ^ napoleonguide 2010.
  3. ^ 3.0 3.1 3.2 3.3 Chandler 2009,第936頁.
  4. ^ 萊比錫戰役10:暫時休戰. chinese napoleon. [2015-0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9). 
  5. ^ 5.0 5.1 5.2 萊比錫戰役簡介:決定拿破崙帝國命運的大戰. 趣歷史. [2015-0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7). 
  6. ^ 萊比錫戰役11:戰事重起與奧地利參戰. chinese napoleon. [2015-0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7). 
  7. ^ 萊比錫戰役14:法軍在幾條戰線上連遭失敗. chinese napoleon. [2015-0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8). 
  8. ^ 8.0 8.1 8.2 8.3 8.4 8.5 萊比錫戰役15:聯軍圍攻萊比錫. chinese napoleon. [2015-0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7).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