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莽山後棱蛇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莽山後棱蛇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爬蟲綱 Reptilia
目: 有鱗目 Squamata
亞目: 蛇亞目 Serpentes
科: 水游蛇科 Natricidae
屬: 後棱蛇屬 Opisthotropis
種:
莽山後棱蛇 O. cheni
二名法
Opisthotropis cheni
(Zhao,1999)

莽山後棱蛇學名Opisthotropis cheni),一種分布於中國南方湖南廣東等地區的爬行動物[1]隸屬於游蛇科後棱蛇屬。本種是中國動物學家趙爾宓1999年根據蛇類專家陳遠輝在湖南宜章莽山採集的標本描述發表,種加詞取自陳遠輝的姓氏。[2]


形態特徵

莽山後棱蛇是一種小形水棲蛇,全長500~600毫米,尾長占全長的五分之一左右。頭部較小,與頸區分不明顯。吻端扁平呈鏟狀。身體呈圓柱形,背面為暗橄欖色,體側具有淡黃色橫斑或點斑,左右橫斑彼此交錯或在背中線相連;腹面色白或偶有灰點斑。[3][4]

參考文獻

  1. ^ 1.0 1.1 Wang, Y., Lau, M. & Guo, P. Opisthotropis cheni.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2: e.T194046A2294895. [2021-11-08]. 
  2. ^ 趙爾宓. 中国一新种蛙及一新种蛇的鉴别特征[J]. 四川動物. 1999, 18 (3): 封2 [2021-1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08). 
  3. ^ 趙爾宓. 莽山后棱蛇Opisthotropis cheni Zhao,1999的再描述[J]. 四川動物. 2005, 24 (3): 342–343 [2021-1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08). 
  4. ^ 郭鵬; 彭華貴; 古河祥. 莽山后棱蛇—广东省蛇类新纪录[J]. 四川動物. 2008, 27 (2): 240 [2021-1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