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果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裴果(?—567年),戎昭河東郡聞喜縣(今山西省運城市聞喜縣)人,北魏、西魏、北周官員。

生平

裴果的祖父裴思賢是北魏青州刺史,父親裴遵是北魏齊州刺史[1][2]

裴果年輕時性情慷慨,有志向謀略。北魏太昌初年,裴果以前將軍、乾河軍主為起家官,獲任為平陽郡郡丞。宇文泰曾經出使并州,與裴果相遇,裴果知道宇文泰不是平常人,暗中向他投靠歸附。永安末年,盜賊蜂起,裴果跟隨軍隊征討,騎黃驄馬,穿青衣袍,經常率先衝鋒陷陣,當時人稱他為「黃驄年少」。永熙年間,裴果出任河北郡太守[3][4]

高歡沙苑之戰戰敗後,裴果率領宗族鄉黨歸附西魏。宇文泰嘉獎裴果,賜給他田宅、奴婢、牛馬、衣服、什物等。裴果跟隨參與河橋之戰,解救玉壁圍困,都是破敵奮擊,所向披靡。大統九年(543年),裴果又跟隨參與邙山之戰,在宇文泰身前挺身陷陣,生擒東魏都督賀婁烏蘭,勇冠當時,人人嘆服。因此宇文泰對裴果更加親近善待,裴果獲補授帳內都督,升任平東將軍。裴果後跟隨開府楊忠平定隨郡安陸郡,以功勞加大都督,出任正平郡太守。正平郡是裴果的家鄉,裴果在當地施政威猛,百姓畏懼,盜賊屏住呼吸。裴果升任使持節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散騎常侍司農卿,又跟隨大將軍尉遲迥討伐川蜀。裴果率領所部軍隊為前鋒,攻破劍閣,擊敗李慶保,降服杨乾运,都有戰功。魏廢帝元欽三年(553年),裴果出任龍州刺史,封冠軍縣侯,食邑五百戶。不久州民張道、李祏率領百姓圍攻州城,當時糧食和兵器都缺乏,士兵又少,裴果設定計謀進行抗擊,賊人退走。裴果於是出兵追擊,多次接戰打敗賊人。旬月之間,龍州境內得以安寧,裴果轉任陵州刺史[5][6]

周孝閔帝宇文覺登基,裴果出任隆州刺史,加使持節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進爵為公爵,增加食邑一千戶。武成末年,裴果轉任眉州刺史。保定五年(565年),裴果出任復州刺史。裴性情威嚴剛猛,處理事情很果斷,經常抑制挫折豪強大戶,為人洗刷冤屈,歷任幾個州的刺史,都很稱職。天和二年(567年),裴果在任內去世,朝廷贈予他原本的官職,加三州刺史,諡號。兒子裴孝仁繼承爵位[7][8]

子女

  • 裴孝仁,北周亳州刺史、冠軍縣公

延伸閱讀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周書·卷36》,出自令狐德棻周書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北史/卷038》,出自李延壽北史

參考資料

  1. ^ 《周書·卷三十六·列傳第二十八》:裴果字戎昭,河東聞喜人也。祖思賢,魏青州刺史。父遵,齊州刺史。
  2. ^ 《北史·卷三十八·列傳第二十六》:裴果字戎昭,河東聞喜人也。祖思賢,魏青州刺史。父遵,齊州刺史。
  3. ^ 《周書·卷三十六·列傳第二十八》:果少慷慨,有志略。魏太昌初,起家前將軍、乾河軍主,除陽平郡丞。太祖曾使并州,與果相遇。果知非常人,密託附焉。永安末,盜賊蜂起。果從軍征討,乘黃驄馬,衣青袍,每先登陷陣,時人號為「黃驄年少」。永熙中,授河北郡守。
  4. ^ 《北史·卷三十八·列傳第二十六》:果少慷慨有志略。魏太昌中,為陽平郡丞。周文帝曾使并州,與果遇,果知非常人,密託附焉。永安末,盜賊蜂起,果從軍征討,乘黃驄馬,衣青袍,每先登陷陣,時人號為「黃驄年少」。永熙中,授河北郡守。
  5. ^ 《周書·卷三十六·列傳第二十八》:及齊神武敗於沙苑,果乃率其宗黨歸闕。太祖嘉之,賜田宅、奴婢、牛馬、衣服、什物等。從戰河橋,解玉壁圍,並摧鋒奮擊,所向披靡。大統九年,又從戰邙山,於太祖前挺身陷陣,生擒東魏都督賀婁烏蘭。勇冠當時,人莫不嘆服。以此太祖愈親待之,補帳內都督,遷平東將軍。後從開府楊忠平隨郡、安陸,以功加大都督,除正平郡守。正平,果本郡也。以威猛為政,百姓畏之,盜賊亦為之屏息。遷使持節、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散騎常侍、司農卿。又從大將軍尉遲迥伐蜀。果率所部為前軍,開劍閣,破李慶保,降杨乾运,皆有功。魏廢帝三年,授龍州刺史,封冠軍縣侯,邑五百戶。俄而州民張道、李祏驅率百姓,圍逼州城。時糧仗皆闕,兵士又寡,果設方略以拒之,賊便退走。於是出兵追擊,累戰破之。旬月之間,州境清晏。轉陵州刺史。
  6. ^ 《北史·卷三十八·列傳第二十六》:及齊神武敗於沙苑,果乃率其宗黨歸闕。周文嘉之,賜田宅奴婢牛馬什物等。從戰河橋,解玉壁圍,摧鋒奮擊,所向披靡。大統九年,又從戰芒山,於周文前挺身陷陣,禽東魏都督賀婁焉邏蘭,勇冠當時,眾人莫不嘆服。以此周文愈親待之。補帳內都督,遷帥都督、平東將軍。後從開府楊忠平隨、安陸,以功加大都督,除正平郡守。正平,果本郡也,以威猛為政,百姓畏之,盜賊亦為之屏息。遷司農卿。又從大將軍尉遲迥伐蜀,果率所部為前軍,開劍閣,破季慶堡,降楊干運,皆有功。廢帝三年,授龍州刺史,封冠軍縣侯。俄而州人張遁、李拓驅率百姓,圍逼州城,時糧仗皆闕,兵士又寡,果設方略以拒之,賊便退走。於是出兵追擊,累戰破之,旬日之間,州境清晏。轉陵州刺史。
  7. ^ 《周書·卷三十六·列傳第二十八》:孝閔帝踐阼,除隆州刺史。加使持節、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進爵為公,增邑一千戶。武成末,轉眉州刺史。保定五年,授復州刺史。果性嚴猛,能斷決,每抑挫豪右,申理屈滯,歷牧數州,號為稱職。天和二年,卒於位。贈本官,加絳晉建三州刺史。諡曰質。子孝仁嗣。
  8. ^ 《北史·卷三十八·列傳第二十六》:周孝閔帝踐阼,除隆州刺史,加持節、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進爵為公。歷眉、復二州刺史。果性嚴猛能斷決,抑挫豪右,申理屈滯,歷牧數州,號為稱職。卒於位。贈本官,加絳、晉、建州刺史,諡曰質。子孝仁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