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劇
話劇是一種在漢語圈中廣泛存在的口語話劇形式。話劇的特點包括自然主義的對話、真實的化妝、服裝、布景和燈光,以及清晰的幕和場次劃分。它起源於1920年代,通過將現實主義哲學應用於早期的文明戲劇而誕生。早期的倡導者,如歐陽予倩、洪深、田漢和曹禺,借鑑了亨利·易卜生、安東·契訶夫和馬克西姆·高爾基的思想,創造了一種適合現代社會的戲劇風格。儘管有引入中國戲曲元素的嘗試,話劇仍保持高度的形式化,直至1960年代文化大革命期間,話劇在中國被禁止,但自1970年代以來的改革為先鋒派和混合形式的崛起提供了條件。話劇在台灣和香港也得到了傳承,並自中國內戰結束以來逐漸演變成獨立的形式。
話劇的受歡迎程度隨着時間的推移而有所起伏,早期的作品僅限於城市觀眾,而近年來,隨着觀眾對西方文化的接觸日益增多,話劇得到了更廣泛的接受。話劇的主題多樣,早期作品因其政治內容和對性別角色的強調而備受關注。話劇的翻譯始於1930年代,並且自1980年代以來逐漸變得更加普及。
中國話劇
中國的話劇是向外國學來的。清末留日學生的業餘戲劇(1907年春柳社)被認為是中國話劇最早的實踐。因此2007年中國演藝界進行「中國話劇一百年」的紀念活動。也有一種說法是中國話劇的發端是上海的教會學校(上海聖約翰書院於1899年聖誕節的戲劇演出)。另外話劇剛傳入中國時又叫文明戲。[1]
中國話劇演員和導演
中國話劇劇作家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 ^ 劉思訓編著,「哏兒都」說哏兒話 天津話這麼說,天津古籍出版社,2013.07,第36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