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趙叔隆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趙叔隆(?—?),天水郡新縣(今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人[1],北魏官員。

生平

趙叔隆是後秦尚書左僕射趙遷的六世孫,在太和、景明年間歸附北魏[2]

趙叔隆在北魏官至步兵校尉永平元年(508年),趙叔隆參與懸瓠城百姓白早生的反叛。鎮南將軍邢巒平定豫州,俘虜了趙叔隆並將寬恕了他的罪行。趙叔隆後來賄賂鑽營,得以出任秦州□西府長史,加鎮遠將軍秦州殷實富足,距離京城遙遠,趙叔隆和敕使元修義共同聚斂財物,收受賄賂價值巨萬,出任冠軍將軍中散大夫,很快升任左軍將軍太中大夫。趙叔隆賄賂司空劉騰,外任中山郡內史,在中山郡沒有德政,專門以收受賄賂為務。 孝昌二年(526年),當時六鎮降兵鮮于修禮又在定州反叛,中山郡太守趙叔隆和別駕崔融討伐叛軍失利,朝廷使者劉審審核趙叔隆等人,沒有結束時正遇到叛軍逼近中山郡,定州刺史廣陽王元淵命令趙叔隆防守州境。劉審乘驛站馬匹回到京城,說元淵擅自加以放縱趙叔隆[3][4]。趙叔隆虛偽狡詐沒有德行,忘恩負義,在懸瓠城得以免罪,是族人前軍將軍趙文相的幫助,後來趙叔隆沒有報答恩德的意思,更與趙文相斷絕往來。趙文相是忠厚長者,並不因此怨恨。等到趙文相出任汝南郡內史,仍然為趙叔隆經營家產。後來趙文相去世,趙叔隆完全不撫恤救濟趙文相的子弟,當時的輿論鄙視輕薄趙叔隆[5]

參考資料

  1. ^ 西安碑林博物館編;趙力光主編. 《西安碑林博物馆新藏墓志汇编 上》. 北京: 線裝書局. 2007年10月: 7–8. ISBN 978-7-80106-630-5 (中文(中國大陸)). 
  2. ^ 《魏書·卷五十二·列傳第四十》:初,姚萇以逸伯父遷為尚書左僕射,卒於長安。劉裕滅姚泓,徙遷子孫於建業。遷玄孫翼、翼從子超宗、令勝、遐、叔隆、穆等,太和、景明中,相尋歸降。
  3. ^ 《魏書·卷十八·列傳第六》:既而鮮于脩禮叛於定州,杜洛周反於幽州。其餘降戶,猶在恆州,遂欲推深為主。深乃上書乞還京師。令左衛將軍楊津代深為都督,以深為侍中、右衛將軍、定州刺史。時中山太守趙叔隆、別駕崔融討賊失利,台使劉審考核,未訖,會賊逼中山,深乃令叔隆防境。審馳驛還京,雲深擅相放縱。
  4. ^ 《北史·卷十六·列傳第四》:既而鮮于修禮叛於定州,杜洛周反於幽州,其餘降戶,猶在恆州,遂欲推深為主。深乃上書乞還京師。令左衛將軍楊津代深為都督,以深為侍中、右衛將軍、定州刺史。時中山太守趙叔隆、別駕崔融討賊失利,台使劉審考核未訖,會賊逼中山,深乃令叔隆防境。審馳驛還京,雲深擅相放縱。
  5. ^ 《魏書·卷五十二·列傳第四十》:叔隆,步兵校尉。永平初,同懸瓠城民白早生之逆。鎮南邢巒平豫州,獲而宥之。後以貨自通,得為秦州(闕)西府長史,加鎮遠將軍。秦州殷富,去京懸遠,叔隆與敕使元脩義同心聚斂,納貨巨萬。拜冠軍將軍、中散大夫。尋遷左軍將軍、太中大夫。賂司空劉騰,出為中山內史,在郡無德政,專以貨賄為事。叔隆奸詐無行,忘背恩義。懸瓠之免,是其族人前軍將軍趙文相之力,後無報德之意,更與文相斷絕。文相長者,不以為恨。及文相為汝南內史,猶經紀其家。後文相卒,叔隆了不恤其子弟,時論賤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