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社會主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革命社會主義(英語:Revolutionary Socialism)是社會主義內部的一種政治哲學、學說和傳統,強調社會革命是實現從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向社會主義生產方式轉變的必要前提。[1]

革命社會主義不是一種獨立的意識形態。它泛指一切反對改良主義社會主義理論。這些理論可能對「革命」的定義各不相同。「革命」不一定被定義是暴力的;而是定義為工人階級的群眾運動。革命社會主義以馬克思主義為基礎理論(包括盧森堡主義不可能主義西方馬克思主義等)以及以列寧主義為基礎的理論(包括馬克思列寧主義托洛茨基主義毛主義霍查主義等),還包括一些不以馬克思主義為基礎的理論(如無政府主義革命工團主義以及民主社會主義的一些流派)。 [2][3]

革命社會主義與改良社會主義對立,特別是社會民主主義的改良主義派別和其他主張和平過渡到社會主義的派別。革命社會主義反對尋求通過政治改革逐步改善資本主義經濟和社會問題的運動。 [4]

歷史

起源

1875年卡爾·馬克思的肖像

在《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恩格斯曾寫道:

無產階級,現今社會的最下層,如果不炸毀構成官方社會的整個上層,就不能抬起頭來,挺起胸來。

  如果不就內容而就形式來說,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鬥爭首先是一國範圍內的鬥爭。每一個國家的無產階級當然首先應該打倒本國的資產階級。

  在敘述無產階級發展的最一般的階段的時候,我們循序探討了現存社會內部或多或少隱蔽着的國內戰爭,直到這個戰爭爆發為公開的革命,無產階級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而建立自己的統治。 [...] 共產黨人不屑於隱瞞自己的觀點和意圖。他們公開宣布:他們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現存的社會制度才能達到。讓統治階級在共產主義革命面前發抖吧。

——馬克思和恩格斯,1848,《共產黨宣言'》, "一、資產者和無產者",來自中文馬克思主義文庫
羅莎·盧森堡的肖像

1875年,德國社會民主黨發表了有點改革主義色彩的哥達綱領,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對此進行了抨擊,重申了無產階級專政的必要性。社會民主黨領導人之一伯恩施坦將改良主義觀點引入馬克思主義思想。從1896年到1898年,伯恩施坦發表了一系列題為《社會主義的問題》的文章,在社民黨內引發了一場關於修正主義的辯論,可以被視為馬克思主義內部改良主義思潮的起源。

1900年,羅莎·盧森堡撰寫了《社會改良還是革命?》,展開了反對伯恩施坦立場的論戰。盧森堡認為,改革工作只能「在上次革命所創造的社會形式的框架內」進行。為了將社會從資本主義「社會形式」推進到社會主義,社會革命將是必要的:

伯恩施坦反對奪取政權,把奪取政權咒罵為布朗基主義的暴力論,他的不幸就在於,把千百年來已經成為人類歷史的軸承和動力的東西看作布朗基主義的錯誤。自從階級社會存在,階級鬥爭成為社會歷史的基本內容以來,奪取政權恰恰一直是一切上升階級的目的,又是每一歷史時期的起點和終點。這種情況,我們在古羅馬農民同貨幣資本家和貴族的長期鬥爭中,在中世紀城市貴族同主教的鬥爭和手工業者同貴族的鬥爭中,在近代資產階級同封建主義的鬥爭中,都可以看到。

——羅莎·盧森堡,1898,《社會改良還是革命?》,第二部分 3、奪取政權,來自中文馬克思主義文庫

1902年,列寧在《怎麼辦?》中批判伯恩施坦。

第一次世界大戰和齊美爾瓦爾德會議

1914年8月4日,德國國會社民黨成員投票贊成政府的戰爭預算;法國和比利時的社會黨人則公開支持政府並參與執政。1915年9月,列寧和托洛茨基出席的齊美爾瓦爾德會議代表了第二國際政黨中革命派和改良派的分道揚鑣。會議通過了托洛茨基的建議,避免立即與第二國際分裂。列寧最初反對,但也投票支持托洛茨基的決議以避免反戰社會主義者之間的分裂。[5]

1915年12月和1916年3月,18名社會民主黨代表(哈澤雷德布爾小組)投票反對德國的戰爭貸款,被開除出社會民主黨。李卜克內西在1916年寫了《德國革命社會主義者》書,認為儘管他們反對戰爭貸款,但卻不是革命社會主義者團體,並進一步定義了革命社會主義的含義。[6]

俄國革命及後果

許多革命社會主義者認為,由列寧領導的俄國革命遵循了由先鋒隊領導的革命運動的革命社會主義模式。相對之下,十月革命則被描繪成布朗基主義路線的政變或政變。

革命社會主義者,尤其是托洛茨基主義者,認為布爾什維克奪取政權只是工農群眾的意志的展現,其願望由有組織的力量——革命黨——實現。托洛茨基主義者等馬克思主義者主張,列寧直到他認為由蘇維埃代表的大多數群眾渴望革命變革,不再支持克倫斯基的改革派政府時,才提倡奪取政權。在《十月的教訓》中,托洛茨基寫道:

列寧在做了試探以後,取消了立即推翻臨時政府的口號,但是只把它取消了幾個星期,或者幾個月。取消的期間長短,要看群眾憎恨妥協派的程度增長快慢而定。

——列昂·托洛茨基,1924.9.15,《十月的教訓》,第四章,四月代表會議(來自中文馬克思主義文庫)

對於這些馬克思主義者來說,布爾什維克在十月革命時召開的第二次全俄蘇維埃代表大會(民主選舉產生的機構)中贏得多數(與左翼社會革命黨人結盟)這一事實表明,他們已經深受工農兵群眾的擁護,代表了俄羅斯社會的絕大多數。

在他1924年首次出版的小冊子《十月革命的教訓》中,托洛茨基認為,在十月革命之前,軍事權力就已經掌握在布爾什維克手中,但布爾什維克在獲得群眾支持之前,他們沒有使用這種武力反對政府。[7]

1917年7月以後,廣大士兵服從布爾什維克的領導,10月後只聽命於托洛茨基領導的革命軍事委員會[8] 1917年10月25,第二次全俄工兵代表蘇維埃代表大會召開,托洛茨基動員革命軍事委員會奪取政權。

十月革命後蘇聯共產黨建立了共產國際(又稱第三國際)。這個國際被廣泛認同為共產主義,但也根據革命的社會主義來定義自己。後來,1938年,托洛茨基主義者建立了第四國際,因為他們認為第三國際轉向了斯大林主義。而盧森堡主義是另一個革命的社會主義傳統。

歐美和其他地方的,源自共產主義,但對1924年後的蘇聯持批評態度的托洛茨基主義流派通常使用「革命社會主義」一詞來描述自己。 1932年,加拿大第一份托派報紙《先鋒報》創刊號發表了題為《革命社會主義與改良主義》的社論。[9] 今天,許多托洛茨基主義團體提倡革命社會主義而不是改良主義,並認為自己是革命社會主義者。例如,正統托派的工人國際委員會曾說,「我們正在為新的工人政黨開展運動……為革命社會主義思想建立支持。」[10] 而屬於克里夫派的英國社會主義工人黨的亞歷克斯·卡利尼科斯在《為革命社會主義辯護》中也贊成革命社會主義。[11]

參考文獻

  1. ^ Thompson, Carl D. (October 1903). "What Revolutionary Socialism Mean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he Vanguard. Green Bay: Socialist Party of America. 2 (2): 13. Retrieved 31 August 2020 – via the Marxist Internet Archive.
  2. ^ What Revolutionary Socialism Mean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by Carl D. Thompson.
  3. ^ Kautsky, Karl. The Social Revolution. 由Simons翻譯. Chicago: Charles H. Kerr & Co. 1903 [1902] [22 September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08). 
  4. ^ Cox, Ronald W. In Defense of Revolutionary Socialism: The Implications of Bhaskar Sunkara's 'The Socialist Manifesto'. Class, Race and Corporate Power. October 2019, 7 (2) [22 September 2020]. doi:10.25148/CRCP.7.2.008327可免費查閱 –透過ResearchGate. 
  5. ^ Fagan, Guy (1980). Biographical Introduction to Christian Rakovsky, Selected Writings on Opposition in the USSR 1923–30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st ed.). London and New York: Allison & Busby and Schocken Books. ISBN 978-0850313796. Retrieved 22 September 2020 – via the Marxist Internet Archive.
  6. ^ Liebknecht, Karl (1916). "Revolutionary Socialism in German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n Fraina, Louis C., ed. (1919). The Social Revolution in Germany. The Revolutionary Age Publishers. Retrieved 22 September 2020 – via the Marxist Internet Archive.
  7. ^ Trotsky, Leon (1937) [1924]. Lessons of October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ranslated by Wright, John. G. New York: Pioneer Publishers. Retrieved 22 September 2020 – via the Marxist Internet Archive.
  8. ^ Trotsky, Leon. Lessons of October. "Chapter Six: On the Eve of the October Revolution – the Aftermath"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ranslated by Wright, John. G. New York: Pioneer Publishers. Retrieved 22 September 2020 – via the Marxist Internet Archive. "On October 16th the Military Revolutionary Committee was created, the legal Soviet organ of insurrection."
  9. ^ "Revolutionary Socialism vs Reformism"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he Vanguard (1). 1932. Retrieved 22 September 2020 – via the Socialist History Project.
  10. ^ [1]. Committee for a Workers International.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7 September 2007.. Retrieved 27 September 2007 – via the Socialist World.
  11. ^ Callinicos, Alex (7 December 2003). "The Case for Revolutionary Socialism". Socialist Workers Party.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8 September 2007.. Retrieved 22 September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