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龍馬抽水站

座標24°56′33″N 102°43′43″E / 24.94256°N 102.72866°E / 24.94256; 102.72866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龍馬抽水站
昆明市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昆明官渡區龍馬社區
坐標24°56′33″N 102°43′43″E / 24.94256°N 102.72866°E / 24.94256; 102.72866
分類近現代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時代民國
編號6-8
認定時間2014年9月11日

龍馬抽水站位於昆明市官渡區官渡街道龍馬社區,是該市第一個電力農業農業水利設施。[1]原為清代廣濟閘。清乾隆二十一年,龍馬村鄉紳郭雲門集資八十兩重修廣濟閘,建化龍橋。民國時期,國軍陸軍第十八師師長、昆明警備司令部副司令許義浚,應其老師繆嘉祥的要求,在請示省主席盧漢後主持修建了抽水站,當時名為「官渡鎮抽水站」。由「昆明縣官渡水利協會」監管,陸根記營造廠承包了機房工程,許動員族人和村民捐出了土地,省府撥款3000萬金圓券。1947年2月開工,1948年5月建成,盧漢親自參加了剪彩典禮並題字「天工人代」。

1951年改名為昆明市第二抽水站,1956年改名為龍馬抽水站。1952年建後所分站,1960年新建寶豐分站。1970年本站擴建,新增4台55千瓦離心泵。1971年建王家莊分站。1972、1975年本站兩度擴建,1987年曾進行節能改造。龍馬站興建後,初期灌溉面積2000畝,後來發展到超過10000畝。它解決了官渡鎮的灌溉問題,縮短了栽插期限,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2]2014年被列為第六批昆明市文物保護單位[3]

圖集

參考資料

  1. ^ 朱文一,劉伯英編著. 2013年中國第四屆工業建築遺產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中國工業建築遺產調查、研究與保護.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4.07. 頁177.
  2. ^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昆明市官渡區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 昆明市宮渡區文史資料選輯 第2輯. 1989.02. 頁124-128
  3. ^ 熊楠, 張雲洪. 官渡区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专家论证会召开. 昆明信息港. 2015-10-14 [2018-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