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颶風艾米利亞

這是一篇優良條目,請按此取得更多資訊。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颶風艾米利亞
Hurricane Emilia
五級颶風(美國
7月19日,即將達到最高強度的颶風艾米利亞
形成1994年7月16日
消散1994年7月25日
最高風速1分鐘持續 160英里/小時(260公里/小時)
最低氣壓926毫巴百帕);27.34英寸汞柱
死亡
損失
影響地區夏威夷州
1994年太平洋颶風季的一部分

颶風艾米利亞(英語:Hurricane Emilia)是1994年太平洋颶風季第5場獲得命名的風暴,也是這年首場五級颶風。系統源於7月16日夏威夷州東南方向的一片低氣壓區,成為熱帶低氣壓數小時後就強化成熱帶風暴。進入中太平洋颶風中心預警責任區後,艾米利亞於17日升級成颶風[注 1],然後進入爆發性增強期,不到兩天後就達到持續風速每小時260公里[注 2],最低氣壓926毫巴百帕,27.34英寸汞柱)的最高強度,創下中太平洋熱帶氣旋的新紀錄,也成為首場在該海域達到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下五級颶風標準的風暴。不過這一強度紀錄只保持了幾天就被颶風吉爾瑪打破,之後又被2006年颶風伊歐凱超越。

風暴強度出現小幅波動,然後在7月21日因受上層低壓槽的影響轉向西北,並於隨後開始減弱。氣旋因行經海域的垂直風切變增多、水溫降低導致進一步弱化。次日,艾米利亞從夏威夷大島以南約270公里洋面經過,於7月24日降級成熱帶低氣壓,再於25日完全消散。這場颶風始終沒有登陸,雖然給夏威夷群島帶去大浪和陣風,但沒有造成嚴重損失,各地降雨量也維持在適中水平。

氣象歷史

根據薩菲爾-辛普森颶風風力等級的強度繪製的風暴路徑圖
圖例
  熱帶低氣壓(≤62 km/h)
  熱帶風暴(63–118 km/h)
  一級(119–153 km/h)
  二級(154–177 km/h)
  三級(178–208 km/h)
  四級(209–251 km/h)
  五級(≥252 km/h)
  未知

6月29日,一股弱東風波[注 3]離開非洲西海岸穿越大西洋,在此期間沒有表現出組織或對流活動跡象。這片熱帶擾動行經熱帶輻合帶,起初一直沒有得到發展,直到7月14日才在夏威夷群島東南偏東方向約3400公里海域發展成低氣壓區。系統中形成下層環流,其組織結構得到改善,於7月17日發展成熱帶低氣壓[注 4]。幾小時後,衛星圖像顯示氣旋的持續風速達到每小時65公里,成為熱帶風暴[注 5]並獲命名為「艾米利亞」(Emilia)。[2][3]風暴向西北偏西方向前進並繼續穩步增強,很快達到颶風的最低標準[3]。接下來艾米利亞經西經140°進入中太平洋,預警責任由美國國家颶風中心移交中太平洋颶風中心,該機構發布公告,稱氣旋「發展良好」[4]。颶風風力時速達到160公里,標誌着艾米利亞開始進入爆發性增強期[3][4]。7月17日,氣旋的最大持續風速為每小時185公里,但到42小時後的7月19日下午就已增至每小時260公里[4]。這時,颶風獵人偵察機測得系統的最低中心氣壓為926毫巴百帕,27.34英寸汞柱),最大持續風力時速260公里[5][注 6]

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拍下颶風艾米利亞的照片

7月20日,艾米利亞減弱成四級颶風,但很快又在12小時後重新強化成五級颶風[4]。隨後,氣旋開始再次弱化。受西風帶中的低壓槽影響,風暴於7月21日轉向西北[4][5]。由於行經洋面水溫逐漸降低,還受到西風帶中垂直風切變的不利影響,風暴繼續減弱[4]中心氣壓穩步回升到965毫巴(百帕,28.5英寸汞柱),艾米利亞也減弱至三級颶風強度邊緣[4]。7月22日,氣旋繼續弱化,從距夏威夷大島不足270公里洋面經過[5],這也是艾米利亞距夏威夷群島最近的一刻[5]。系統風力時速降至120公里[4],並逐漸轉朝西北偏西方向前進,環流隨信風移動[5]。7月24日,艾米利亞降級成熱帶低氣壓[4],雖然還有殘留漩渦雲系存在[5],但系統最終在這天完全消散[4][6]

防災準備

氣象機構起初嚴重低估了這場颶風的強度[2],沒想到艾米利亞會成為本季太平洋的三場五級颶風之一[4]。7月16日,氣象部門在72小時預報中估計正在增強的風暴風速只會達到每小時148公里[2],但72小時後系統的實際風力時速還要高約120公里[2]。多個熱帶氣旋預測模型的計算結果都表明氣旋保持在夏威夷群島以南,因為從氣候學統計數據看,夏季中太平洋的上層槽都很弱[7]。這樣的結果也讓氣象部門對預報非常有信心[8],所以沒有及時發布熱帶氣旋觀察預警和警告[4],只對所有島嶼的南向和東向海岸發布大浪公告[9]

影響和紀錄

7月22日,艾米利亞從夏威夷以南經過。

雖然風暴一直位於海上,但普那Puna)和卡烏Ka‘ū)海岸的浪高還是有2至3.3米[10]檀香山威基基海灘測得1.5米海浪,科納Kona)和卡哈拉Kohala)海岸的浪高略低[4][11]。陣風颳倒少量樹木,許多樹枝折斷,還有部分屋頂受到輕度破壞[4]冒納凱阿火山頂峰的毛納基山天文台凱克天文台因狂風被迫關閉圓頂[12]。各地降雨量從少量到中度不等。途經夏威夷州海域期間,風暴從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兩個氣象浮標附近經過。總體而言,颶風艾米利亞對夏威夷群島產生的影響很小[4]

艾米利亞是有紀錄以來東太平洋最強烈的熱帶氣旋之一,其最低氣壓低至926毫巴(百帕,27.34英寸汞柱)。中太平洋此後只有同年的颶風吉爾瑪2006年颶風伊歐凱達到過更低的氣壓值[3]。艾米利亞在五級颶風強度下保持了18小時,創下中太平洋的新紀錄,但此紀錄也被同年的颶風約翰打破[13]

中太平洋颶風中心和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對這場風暴的強度存在爭議,中太平洋颶風中心認為艾米利亞的最高風速為每小時260公里,屬五級颶風標準[4],但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在「最佳路徑」和初步報告中都認為這一數值應該是每小時約250公里[14][15]。不過到了2008年,美國國家颶風中心經過重新分析後更新「最佳路徑」數據,將艾米利亞升級成五級颶風,只是對五級強度的持續時間仍然存在異議[3][4]

注釋

  1. ^ 根據美國國家颶風中心的定義,颶風是指持續風速在每小時119公里或以上的大西洋和東北太平洋熱帶氣旋,這一標準同西北太平洋的颱風相同[1]
  2. ^ 如無特別說明,所有風速數據均為1分鐘持續風速。
  3. ^ 東風波指的是沿信風移動的低壓槽[1]
  4. ^ 根據美國國家颶風中心的定義,熱帶低氣壓是指持續風速在每小時62公里以下的熱帶氣旋[1]
  5. ^ 根據美國國家颶風中心的定義,熱帶風暴是指持續風速在每小時63至118公里之間的熱帶氣旋[1]
  6. ^ 中太平洋颶風中心將艾米利亞列為五級颶風,但美國國家颶風中心認為風暴只是較為強烈的四級颶風,持續風速每小時250公里。之後經過重新分析,美國國家颶風中心於2008年更新數據,認為艾米利亞達到五級颶風強度並保持了6小時[3]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1.3 Glossary of NHC Terms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13-03-25 [2014-06-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01). 
  2. ^ 2.0 2.1 2.2 2.3 Mayfield, Max and Pasch, Richard J. Eastern North Pacific Hurricane Season of 1994 (PDF). NOAA. 1996 [2015-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27). 
  3. ^ 3.0 3.1 3.2 3.3 3.4 3.5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Hurricane Research Division; Central Pacific Hurricane Center. The Northeast and North Central Pacific hurricane database 1949–2013 (TXT). United States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s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2014-07-07 [2015-06-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5).  A guide on how to read the database is available her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4.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Central Pacific Hurricane Center. The 1994 Central Pacific Tropical Cyclone Season. NOAA. 1994 [2015-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10). 
  5. ^ 5.0 5.1 5.2 5.3 5.4 5.5 Lawrence, Miles. Hurricane Emilia July 16–25, 1994 (GIF). NOAA. 1994 [2015-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1). 
  6. ^ Blake, Eric S; Gibney, Ethan J; Brown, Daniel P; Mainelli, Michelle; Franklin, James L; Kimberlain, Todd B; Hammer, Gregory R. Tropical Cyclones of the Eastern North Pacific Basin, 1949-2006 (PDF). United States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09 [2015-06-1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4-01-09). 
  7. ^ Hurricane Emilia Discussion Number 11. Central Pacific Hurricane Center. [2015-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1). 
  8. ^ Hurricane Emilia Discussion Number 13 (GIF). Central Pacific Hurricane Center. [2015-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1). 
  9. ^ Larry W. Tarleton. Hurricane may pass Hawaii. Associated Press. 1994-07-21. 
  10. ^ Lawrence, Miles. Hurricane Emilia Preliminary Report (Page 2) (GIF). NOAA. 1994 [2015-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1). 
  11. ^ Larry W. Tarleton. Hurricane Emilia Skirts Hawaiian Islands. Associated Press. 1994-07-22. 
  12. ^ Malcolm W. Browne. Fiery comet concludes spectacular displays. New York Times. 1994-07-23. 
  13. ^ 8. What hurricanes have been at Category Five status the longest?. Central Pacific Hurricane Center. [2015-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29). 
  14. ^ EMILIA Tracking information. Unisys. [2015-06-14]. (原始內容 (DAT)存檔於2014-07-03). 
  15. ^ Lawrence, Miles. Hurricane Emilia Preliminary Report (Page 3). NOAA. 1994 [2015-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1). 
1994年太平洋颶風季的熱帶氣旋編輯
薩菲爾-辛普森颶風風力等級
TD TS C1 C2 C3 C4 C5



* 中太平洋颶風
# 大西洋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