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大西洋颶風季

這是一篇優良條目,請按此取得更多資訊。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997年大西洋颶風季
氣旋季總結圖
氣旋季長度
首個系統形成1997年6月1日
末個系統消散1997年10月29日
最強風暴
名稱埃里卡
 • 最高風速125 mph(205 km/h)
1分鐘平均風速
 • 最低氣壓946 mbarhPa;27.94 inHg
氣旋季統計
熱帶低氣壓數9
風暴數8
颶風數3
大型颶風數
三級+
1
死亡人數12
財產損失$1.1146億(1997年美元
$2億美元(計入美元通脹,換算為2023年)
大西洋颶風季
19951996199719981999

截至2015年1997年大西洋颶風季仍是有紀錄以來最後一個沒有熱帶氣旋在8月形成的大西洋颶風季,這個月份通常來說都是大西洋盆地一年中熱帶天氣活動最強烈的。颶風季於1997年6月1日正式開始[1],同年11月30日結束[2],傳統上這樣的日期界定了一年中絕大多數熱帶氣旋在大西洋盆地形成和發展的時間段。本季的活躍程度很低,一共只形成7場獲得命名的風暴,此外還有1個熱帶低氣壓和1場未編號的亞熱帶風暴,這也是繼1961年以來大西洋盆地首次在8月完全沒有熱帶氣旋活動。1997年大西洋颶風季的活躍程度很低,但同年的東太平洋颶風季西太平洋颱風季都很活躍,分別形成了19和29場風暴,這主要是因為受到強烈的聖嬰-南方振盪現象影響。與存在該現象的過往年份一樣,大西洋熱帶海域的熱帶氣旋形成受到限制,北緯25°以南只形成兩場熱帶風暴[注 1]

6月1日,巴哈馬以北海域發展出亞熱帶風暴,再於次日消散,沒有對陸地產生影響,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在當時的實際操作中並沒有發現這場風暴,所以也就沒有為其編號。6月30日,熱帶風暴安娜在南卡羅萊納州近海形成,再於7月4日消散,對北卡羅萊納州有輕微影響。本季首場颶風比爾從7月11日持續到13日,給紐芬蘭島帶去小雨。熱帶風暴克勞德特在比爾消散時發展形成,致使北卡羅萊納州近海波濤洶湧。颶風丹尼是全季最具破壞性的風暴,引起大規模洪災,其中又以阿拉巴馬州受災最為嚴重。丹尼一共奪走了9條人命,經濟損失約有1億美元(1997年美元,相當於2024年的1.9億美元)。颶風埃里卡的外圍雨帶小安的列斯群島受到強烈海浪和陣風的衝擊,導致兩人死亡,經濟損失約1000萬美元(1997年美元,相當於2024年的1898萬美元)。熱帶風暴格雷斯的前身天氣系統在波多黎各引發輕度洪災。第五號熱帶低氣壓和熱帶風暴費邊都沒有對陸地產生顯著影響。合併計算,1997年大西洋颶風季的所有風暴一共造成12人喪生,引起的破壞總價值約為1億1146萬美元(1997年美元,相當於2024年的2.12億美元)。

季節總結

季前預測

1997年大西洋颶風季熱帶天氣活動預測
來源 日期 命名
風暴數
颶風數 大型
颶風數
CSU[2] 1997年5月31日 11 7 3
有紀錄以來最活躍 28 15 8
有紀錄以來最不活躍 1 0持平 0
實際情況 8 3 1

每年颶風季開始前,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威廉·M·格雷博士及其同僚組成的颶風專家團隊都會發布颶風活動預測。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定義,每個大西洋颶風季平均會形成11場獲得命名的風暴,其中6場達到颶風強度[注 2],2場成為大型颶風。[4]格雷的團隊於1997年5月發布預測,認為這年會形成11場命名風暴,其中7場成為颶風,3場會達到大型颶風標準[注 3][2]

季節活動

1997年大西洋颶風季於這年6月1日正式開始[2],這天就有亞熱帶風暴在大西洋盆地上空形成。從1995年開始,大西洋盆地的熱帶氣旋形成進入高於平均水平的活躍期,1997年則是其後至2014年間最不活躍的颶風季,一共只形成9個熱帶低氣壓,其中8個成為熱帶風暴,3場達到颶風標準,1場成為大型颶風[5],這些數字都低於19502005年間的平均值[4]颶風丹尼是本季僅有的一場以颶風強度登陸的風暴,颶風埃里卡和熱帶風暴格雷斯也有造成人員傷亡和破壞。這3個氣旋一共導致11人遇難,經濟損失約1億1146萬美元(1997年美元,相當於2024年的2.12億美元)[5][6][7][8][9][10]。熱帶風暴格雷斯是全季最後一場風暴,於10月17日消散,這時距11月30日颶風季正式結束還有近一個半月[5]

雖然整體很不活躍,但1997年大西洋颶風季卻有着非常活躍的開局。6月形成了兩個熱帶氣旋,分別是當時未被發現的亞熱帶風暴和熱帶風暴安娜。7月形成的熱帶氣旋也異常多,共有4個熱帶低氣壓,其中3個發展成熱帶風暴,又有兩個達到颶風標準。但接下來的幾個月里,颶風季的活躍程度都創下半個多世紀以來的新低,特別是往年最為活躍的8至9月,共計只有1個熱帶氣旋形成。這種開局活躍,後期平靜的情況也表明,早期的活躍程度不能代表整個颶風季。颶風埃里卡是8至9月間大西洋盆地發展形成的唯一一個熱帶氣旋,於9月3日成形。10月形成的熱帶風暴費邊和格雷斯的持續時間都很短。10月17日,格雷斯轉變成溫帶氣旋,大西洋盆地上空的熱帶天氣活動提前近一個半月進入沉寂。[5]

本季的活躍程度也通過相對較低的累積氣旋能量指數反映出來,只有41[11]。大致來說,氣旋能量指數通過颶風的強度和持續時間來計算,強度越高、持續時間越長的風暴,其指數也相應越高。只有在熱帶系統風速達到或超過每小時63公里(34)或熱帶風暴強度時才會計算這項指數,並納入全面的氣象公告。此外,亞熱帶氣旋和熱帶低氣壓的這一數據通常不會計入累計數,但以上數據實際上包含本季的無名亞熱帶風暴。[12]

風暴

無名亞熱帶風暴

副熱帶風暴(SSHWS
 
持續日期6月1日-6月2日
強度50 mph(85 km/h)(一分鐘) 
1003 mbarhPa

5月下旬,佛羅里達州上空發展出密集的雷暴區,並因受短波槽的影響向東北方向移動,環流中心逐漸發展,周圍的對流也漸漸增強,5月31日形成的低氣壓區於6月1日發展成亞熱帶低氣壓。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在當時的實際操作中以為系統只是鋒面低氣壓,但在經過重新分析後認定氣旋與冷鋒始終相互分離,所以屬亞熱帶風暴,只是沒有編號。亞熱帶低氣壓快速沿美國東岸平行移動,僅6小時後就增強成亞熱帶風暴。對流繼續將中心包裹起來,雖然外界環境因有冷鋒逼近而變得不利於系統發展,但氣旋仍在繼續強化。6月1日晚,風暴在北卡羅萊納州近海達到持續風速每小時85公里的最高強度[注 4]。氣旋轉向東進,於6月2日晚在馬薩諸塞州東南方向洋面轉變成溫帶氣旋,並於不久後與冷鋒融合。[13]

熱帶風暴安娜

熱帶風暴(SSHWS
 
持續日期6月30日-7月4日
強度45 mph(75 km/h)(一分鐘) 
1000 mbarhPa

協調世界時6月30日中午12點,南卡羅萊納州近海的一片鋒面低氣壓系統發展成1997年大西洋颶風季的第一號熱帶低氣壓。系統緩慢向東移動,於7月1日升級成熱帶風暴並獲命名為「安娜」(Ana)。安娜略有增強,於7月2日達到持續風力時速85公里、中心最低氣壓1000毫巴百帕,30英寸汞柱)的最高強度。7月2日晚,安娜因受短波槽影響向東北方向移動,進入垂直風切變增多的海域。由於行經洋面水溫降低,風暴開始減弱。[14]

7月3日晚,安娜已降級成熱帶低氣壓,並於7月4日清晨在大西洋西部上空失去熱帶天氣系統特徵,轉變成溫帶氣旋,再在持續了約24小時逐漸消散[14]。這場風暴產生的影響很小,北卡羅萊納州海岸出現離岸流,新漢諾威縣卡羅萊納海灘有14人因海況惡劣需要救援,另有1人重傷。此外,同縣的庫爾海灘Kure Beach)有5人需要救援,至少1人入院治療。幸運的是,兩地都沒有人員因此喪生。[15]

颶風比爾

1級 颶風(SSHWS
 
持續日期7月11日-7月13日
強度75 mph(120 km/h)(一分鐘) 
987 mbarhPa

7月上旬,波多黎各以北的一條低壓槽中分離出大規模上層低氣壓。7月7日,系統發展出地表低壓槽,對流也有所增長,上層低氣壓向西北方向退卻後,巴哈馬以東海域有低氣壓區形成。系統所在海域的風切變減少,對流因此增長並組織起來,估計系統於7月11日在百慕大西南方向約530公里洋面發展成熱帶低氣壓。受逐漸逼近的冷鋒影響,氣旋形成後向東北方向移動,並迅速強化成熱帶風暴比爾,短暫對百慕大構成威脅。氣象部門因此向該島發布熱帶風暴警告,但很快就予撤銷,比爾沒有對百慕大產生影響。[16]

比爾繼續向東北前進並快速增強。到7月12日中午,風暴的衛星圖像上已經可以觀察到眼狀特徵,表明風暴在相對較高的緯度位置達到颶風強度標準。比爾升級成颶風,並達到持續風速每小時120公里,最低氣壓986毫巴(百帕,29.1英寸汞柱)的最高強度。在颶風強度下僅保持約12小時後,氣旋強度就回落到熱帶風暴標準,最終於7月13日在紐芬蘭島開普雷斯Cape Race)以南約298公里洋面被冷鋒吸收[16]。比爾在紐芬蘭島產生小雨,降雨量最高的地方也不到25毫米[17]

熱帶風暴克勞德特

熱帶風暴(SSHWS
 
持續日期7月13日-7月17日
強度45 mph(75 km/h)(一分鐘) 
1003 mbarhPa

7月11日,之前對颶風比爾移動方向構成影響的鋒面系統在美國東南部近海催生出不具備熱帶天氣系統特徵的低氣壓。隨着鋒面系統逐漸消散,低氣壓持續了一段時間基本沒有移動,再於7月13日在北卡羅萊納州威爾明頓東南偏南方向約523公里海域發展成第三號熱帶低氣壓。根據偵察機的數據,氣象部門認定系統迅速增強成熱帶風暴克勞德特。風暴向東北方向前進,從外灘群島東南方向經過。雖然受到風切變的不利影響,但氣旋還是發展出帶狀特徵。7月14日,克勞德特達到風力時速72公里的最高強度,然後因受鋒面系統影響轉向東進。[18]

風暴關聯的雷暴活動相對混亂且零散,克勞德特也在7月16日減弱成熱帶低氣壓。氣旋這天再度達到熱帶風暴強度,但很快就於當晚轉變成溫帶氣旋。此後不久,系統與冷鋒融合,其殘留於7月23日在亞速爾群島附近失去蹤影。[18]熱帶風暴克勞德特對陸地的影響很小[19],北卡羅萊納州出現強烈的離岸流,多人需要救援,有1人受傷,但沒有人員遇難[15]。北卡羅萊納州沿海地區部分居民甚至對風暴一直停留在海上感到失望,因為他們期望風暴能帶來雨水,緩解當地旱情[20]

颶風丹尼

1級 颶風(SSHWS
 
持續日期7月16日-7月26日
強度80 mph(130 km/h)(一分鐘) 
984 mbarhPa

7月16日,墨西哥灣北部上空發展出第四號熱帶低氣壓。低氣壓緩慢向東北偏東方向移動,於次日達到熱帶風暴強度並獲名「丹尼」(Danny)。氣旋繼續向東北偏東前進,並在達到颶風強度後不久從路易斯安那州普拉克明堂區比勒斯(Buras)附近登陸。由於登陸點陸地面積狹小,丹尼的大部分環流都位於水域上空,所以強度降幅很小。颶風回到墨西哥灣,經小幅強化後於7月19日以一級颶風的最低標準強度兩次登陸阿拉巴馬州。丹尼在約一天的時間裡基本沒有移動,然後開始北上並降級成熱帶低氣壓。向北穿越阿拉巴馬州期間,丹尼又轉向東面移動,從美國東南部上空經過。風暴中心進入北卡羅萊納州空域後,丹尼與逐漸發展的低壓槽發生相互影響,因此再次增強成熱帶風暴。此後不久,氣旋於7月24日從北卡羅萊納州和弗吉尼亞州邊界附近進入大西洋。風暴再一次轉向北上,於7月26日從距南塔克特不到48公里洋面經過。接下來丹尼轉朝海上移動,於7月27日被鋒面系統吸收。[6]

丹尼以颶風強度登陸,但由於其規模較小,因此只有小範圍地區出現狂風,只有路易斯安那州最東側的小片區域風速達到颶風強度[8][21]。受風暴影響,路易斯安那州降下傾盆大雨,普拉明克堂區的伯拉斯黛安芬降雨量達到全州最高的290毫米[22]。該州部分地區因暴雨引發洪災,這些洪災與狂風共同影響,導致全州有超過300套房屋和170家商戶受損[8][21]密西西比州南部也降下暴雨,引起街道和房屋受輕度水浸[23]。7月19日行經阿拉巴馬州多芬島期間,丹尼降下高達959毫米雨量,成為有紀錄以來在阿拉巴馬州產生降水最多的熱帶氣旋[22][24]。多芬島和莫比爾灣Mobile Bay)西岸測得颶風強度狂風,該地區有許多建築物的屋頂受損。此外,莫比爾縣境內的福爾河鮑德溫縣境內的費什河泛濫成災,對沿岸民房構成嚴重破壞[25]。丹尼在更北面的南卡羅萊納州催生出多場龍捲風,其中數場造成嚴重破壞[26]。局部地區降下暴雨,北卡羅萊納州中部部分地點測得200至300毫米降水。最終,氣旋還給馬薩諸塞州東南部帶去小雨[22]和熱帶風暴強度大風[8][27]。整場風暴一種造成9人遇難,經濟損失約有1億美元(1997年美元,相當於2024年的1.9億美元)[6]

第五號熱帶低氣壓

熱帶低氣壓(SSHWS
 
持續日期7月17日-7月19日
強度35 mph(55 km/h)(一分鐘) 
1008 mbarhPa

7月11日,一股東風波[注 5]離開非洲西岸進入大西洋。系統向西移動,逐漸穿越大西洋熱帶海域,並持續表現出有雲層系統中心存在的跡象。7月17日,衛星圖像顯示東風波關聯的深層對流已經集中起來,估計這片擾動天氣UTC當天早上6點在巴巴多斯以東約880公里洋面發展成第五號熱帶低氣壓。低氣壓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動,於7月18日開始表現出退化跡象。次日清晨,低氣壓退化成東風波,在此以前的偵察觀測結果表明系統有可能短暫達到熱帶風暴強度。東風波繼續西進,但未能重新發展,於7月23日在墨西哥灣東部上空失去蹤影。[28]

颶風埃里卡

3級 颶風(SSHWS
 
持續日期9月3日-9月15日
強度125 mph(205 km/h)(一分鐘) 
946 mbarhPa

9月3日,一股東風波在小安的列斯群島最南端以東約1850公里海域發展成第六號熱帶低氣壓,並於當晚升級成熱帶風暴埃里卡。系統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動並穩步增強,於9月4日達到颶風標準。埃里卡在小安的列斯群島以北近海掠過,之後因受逐漸逼近的低壓槽影響轉向北上。颶風迅速強化,於9月8日達到風力時速205公里的最高強度。在最高強度下保持了約24小時後,系統因行經海域水溫降低而減弱,之後轉向東進,先減弱成熱帶風暴,最終在經過亞速爾群島後轉變成溫帶氣旋。[7]

小安的列斯群島北部因這場颶風降下小雨,風力也不大[7]蒙塞拉特島上的蘇弗里埃爾火山曾於颶風經過數星期前噴發,埃里卡將火山灰雲帶到安地卡島上空。颶風產生的大浪在波多黎各北部引起海灘侵蝕,還導致兩名衝浪者遇難[7]。中等強度陣風令背風群島和波多黎各數以千計的居民失去供電[29]該島東北部水域有兩位衝浪者因遭遇大浪喪生[7],波多黎各和美屬維爾京群島一共遭受了1000萬美元(1997年美元,相當於2024年的1898萬美元)損失[30]。亞速爾群島同樣出現陣風和小雨,並且風暴存在晚期群島上的陣風時速還達到颶風標準,但沒有任何報道表明群島有因這場風暴而遭受破壞[7]。埃里卡是1997年8至9月間大西洋盆地僅有的熱帶氣旋,上一次出現這種情況則要追溯到60餘年前的1929年[31]

熱帶風暴法比安

熱帶風暴(SSHWS
 
持續日期10月4日-10月8日
強度40 mph(65 km/h)(一分鐘) 
1004 mbarhPa

9月22日,一股東風波從達喀爾附近離開非洲西海岸進入大西洋。系統向西移動,於約1星期後到達小安的列斯群島,在此期間沒有得到顯著發展。群島在東風波經過期間出現狂風暴雨,系統之後發展成大面積低氣壓區,並有下層環流形成,只是因受上層風切變的不利影響而未能立即得到進一步組織。低氣壓區經過波多黎各維爾京群島,由於前進方向和上層風一致,因此外界環境中的風切變有所減少。[32]

UTC10月4日下午18點,美國國家颶風中心估計系統在波多黎各以北約660公里海域發展成第七號熱帶低氣壓[32],但在實際操作中直至UTC10月7日下午15點才開始針對系統發布公告[33]。成形約24小時後,低氣壓於10月5日增強成熱帶風暴法比安。接下來的時間裡,氣旋強度沒有再出現顯著增長,最高風速也只達到每小時65公里。風暴逐漸失去熱帶天氣系統特徵,於UTC10月8日中午12點轉變成溫帶氣旋[32]

熱帶風暴格雷斯

熱帶風暴(SSHWS
 
持續日期10月14日-10月17日
強度45 mph(75 km/h)(一分鐘) 
999 mbarhPa

10月14日,伊斯帕尼奧拉島以北近海有溫帶低氣壓形成,並於次日達到烈風強度。同時,系統逐漸呈現出熱帶天氣系統特徵,於UTC10月16日凌晨0點成為熱帶風暴格雷斯。受強烈的風切變影響,風暴未能得到進一步發展,達到的最大持續風速為每小時75公里,最低氣壓999毫巴(百帕,29.5英寸汞柱)。格雷斯這時仍然存在溫帶天氣系統特徵,此後開始穩步減弱,於10月17日退化成溫帶低氣壓。[34]

形成格雷斯的擾動天氣令波多黎各普降暴雨,降雨量最高的艾沃尼托達到322毫米[35]。島上各地爆發山洪,引發多場泥石流,造成道路和橋梁受損。此外,多條河流溢出,迫使37人在島上各處尋求庇護[9]。全島共有1人遇難[9],經濟損失約146萬美元(1997年美元,相當於2024年的277萬美元)[10]。此外,風暴轉變成的溫帶系統給美屬維爾京群島帶去小到中雨,群島西岸沿線的降雨量達到180毫米[35]

風暴名稱

以下名單中列出的是1997年用來給北大西洋熱帶氣旋命名的名稱[36]。由於沒有名稱在1998年春退役,因此所有名稱都會在2003年再度使用[37][38]。這份名單與1991年大西洋颶風季使用的名稱基本相同,只有「比爾」(Bill)是新名稱,取代1991年的「鮑勃」(Bob)。列表中沒有命名的名稱會以灰色顯示。[36][39]

  • Henri(未用)
  • Isabel(未用)
  • Juan(未用)
  • Kate(未用)
  • Larry(未用)
  • Mindy(未用)
  • Nicholas(未用)
  • Odette(未用)
  • Peter(未用)
  • Rose(未用)
  • Sam(未用)
  • Teresa(未用)
  • Victor(未用)
  • Wanda(未用)

季節影響

以下表格中列出了1997年大西洋颶風季形成的所有風暴,其中包括其存在周期、名稱、影響區域、損失數額和死亡人數。死亡人數欄內括號中的數字表示間接導致的死亡人數,例如因風暴導致的交通事故喪生就屬於間接死亡。所有損失和死亡人數包括風暴處於溫帶氣旋、低氣壓或是東風波時期,損失數額單位為1997年美元。

薩菲爾-辛普森颶風風力等級
TD TS C1 C2 C3 C4 C5
1997年年北大西洋熱帶氣旋統計
風暴名稱 持續日期 風暴最高強度 1分鐘最大持續風速
英里/小時
(公里/小時)
最低氣壓
毫巴
影響地區 損失
美元
死亡人數 參考資料


無名 6月1至2日 熱帶風暴 50(85) 1003 0
安娜 6月30日至7月4日 熱帶風暴 50(85) 1000 0
比爾 7月11至13日 一級颶風 75(120) 986 紐芬蘭島 0
克勞德特 7月13至16日 熱帶風暴 45(75) 1003 美國東岸 0
丹尼 7月16至26日 一級颶風 80(130) 984 美國墨西哥灣沿岸地區路易斯安那州亞拉巴馬州)、美國東南部、中大西洋地區、新英格蘭 100 4(5)
7月17至19日 熱帶低氣壓 35(55) 1008 0
埃里卡 9月3至20日 三級颶風 125(205) 946 小安的列斯群島亞速爾群島 10 2
法比安 10月4至8日 熱帶風暴 40(65) 994 小安的列斯群島 0
格雷斯 10月16至17日 熱帶風暴 45(75) 999 美屬維爾京群島波多黎各伊斯帕尼奧拉島 1.46 1
季節總結
9個氣旋 6月1日至10月17日   125(205) 946 111.46 7(5)  

參見

注釋

  1. ^ 根據美國國家颶風中心的定義,熱帶風暴是指持續風速在每小時63至118公里之間的熱帶氣旋[3]
  2. ^ 根據美國國家颶風中心的定義,颶風是指持續風速在每小時119公里或以上的大西洋和東北太平洋熱帶氣旋,這一標準與西太平洋的颱風相同[3]
  3. ^ 大型颶風指最大持續風速可以在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中達到三級或以上的風暴[3]
  4. ^ 如無特別說明,所有風速數據均為1分鐘持續風速。
  5. ^ 東風波指的是沿信風移動的低壓槽[3]

參考資料

  1. ^ Chris Landsea; Neal Dorst (ed.). G: Tropical Cyclone Climatology. Hurricane Research Division: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Atlantic Oceanographic and Meteorological Laboratory. 2011-06-02. G1) When is hurricane season ?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01). 
  2. ^ 2.0 2.1 2.2 2.3 Hurricane Expert Predicts Active Season. WRAL-TV. 1997-05-30 [2015-06-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04). 
  3. ^ 3.0 3.1 3.2 3.3 Glossary of NHC Terms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13-03-25 [2014-06-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01). 
  4. ^ 4.0 4.1 Background Information: The North Atlantic Hurricane Season (HTML). Climate Prediction Center (報告) (College Park, Maryland: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12-08-09 [2014-09-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06). 
  5. ^ 5.0 5.1 5.2 5.3 Edward N. Rappaport. Atlantic Hurricane Season of 1997 (PDF)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1998-10-05 [2015-06-0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12-07). 
  6. ^ 6.0 6.1 6.2 Richard J. Pasch. Hurricane Danny Preliminary Report (HTML)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1997-08-21 [2015-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21). 
  7. ^ 7.0 7.1 7.2 7.3 7.4 7.5 Miles B. Lawrence. Hurricane Erika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1997-10-24 [2013-11-05]. (原始內容 (HTML)存檔於2013-10-01). 
  8. ^ 8.0 8.1 8.2 8.3 Hurricane Danny damage reports. USA Today.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1999-06-11. 
  9. ^ 9.0 9.1 9.2 Stuart Hinson. Puerto Rico Event Report: Flash Flood (報告). National Climatic Data Center. 1998. 
  10. ^ 10.0 10.1 Stuart Hinson. NCDC Storm Event Database (報告). National Climatic Data Center. 2011 [2011-05-05]. (原始內容 (HTML)存檔於2011-05-05). 
  11. ^ Atlantic Oceanographic and Meteorological Laboratory. Atlantic basin Comparison of Original and Revised HURDAT (HTML) (報告).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11-03 [2015-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08). 
  12. ^ David Levinson. 2005 Atlantic Ocean Tropical Cyclones. ational Climatic Data Center (報告) (Asheville, North Carolina: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08-08-20 [2016-09-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5). 
  13. ^ Jack L. Beven and B. Max Mayfield. Unnumbered Subtropical Storm Preliminary Report (HTML)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1997-11-12 [2015-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14). 
  14. ^ 14.0 14.1 Miles B. Lawrence. Tropical Storm Ana Preliminary Report (HTML)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1997-08-04 [2015-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17). 
  15. ^ 15.0 15.1 Stephen Del Greco. Storm Data And Unusual Weather Phenomena With Late Reports And Corrections (PDF) (報告). National Climatic Data Center. 1997-07 [2006-03-30].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6-03-30). 
  16. ^ 16.0 16.1 Lixion A. Avila. Hurricane Bill Preliminary Report (HTML)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1997-08-05 [2015-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1). 
  17. ^ 1997-Bill. Environment Canada. 2010-09-14 [2015-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5). 
  18. ^ 18.0 18.1 Edward N. Rappaport. Tropical Storm Claudette Preliminary Report (HTML)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1997-08-13 [2015-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1). 
  19. ^ Tropical Storm Claudette pushes north. Daily News. Reuters. 1997-07-14 [2015-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3). 
  20. ^ Steve Stone. Claudette- and all her rain – expected to remain out to sea. The Virginian-Pilot Archives. 1997-07-15 [2015-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6). 
  21. ^ 21.0 21.1 Stuart Hinson. Event Record Details: Hurricane (Louisiana) (報告). National Climatic Data Center. 1997. 
  22. ^ 22.0 22.1 22.2 David Roth. Hurricane Danny – July 14–28, 1997 (HTML) (報告). Hydrometeorological Prediction Center. 2007-04-23 [2015-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10). 
  23. ^ Stuart Hinson. Event Record Details: Hurricane (Mississippi) (報告). National Climatic Data Center. 1997. 
  24. ^ Roth, David M; Weather Prediction Center. Maximum Rainfall caused by Tropical Cyclones and their Remnants Per State (1950–2012). Tropical Cyclone Point Maxima (GIF). United States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s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2013-01-07 [2015-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19). 
  25. ^ Stuart Hinson. Event Record Details: Hurricane (Alabama) (報告). National Climatic Data Center. 1997. 
  26. ^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Local Sightings of Tornadoes and Funnel Clouds. Virginian Pilot. 1997 [2011-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09). 
  27. ^ Tropical Storm Danny Visits Portsmouth!. Portsmouth Weather Records Service. 1997 [2011-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09). 
  28. ^ B. Max Mayfield. Tropical Depression Five Preliminary Report (HTML)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1997-07-28 [2015-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8). 
  29. ^ National Climatic Data Center. Event Report for Puerto Rico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1997. 
  30. ^ Usatoday.com. Erika swipes Caribbean, hits Azores. USA Today. 1999-06-11 [2011-05-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1). 
  31. ^ Miles Lawrence. September Monthly Tropical Weather Summary.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1997-10-01 [2006-11-12]. (原始內容 (TXT)存檔於2012-10-25). 
  32. ^ 32.0 32.1 32.2 Lixion A. Avila. Tropical Storm Fabian Preliminary Report (HTML)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1997-10-28 [2015-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17). 
  33. ^ Gary Padgett. Monthly Global Tropical Cyclone Summary: October, 1997 (HTML) (報告). Australian Severe Weather. [2015-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03). 
  34. ^ Edward N. Rappaport. Tropical Storm Grace Preliminary Report (HTML)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1997-11-05 [2015-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17). 
  35. ^ 35.0 35.1 David M. Roth. Formative stage of Grace – October 12–15, 1997 (HTML) (報告). Hydrometeorological Prediction Center. 2007-06-21 [2015-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1). 
  36. ^ 36.0 36.1 Names Are Listed For 1997 Hurricanes. The New York Times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1997-05-26 [2015-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27). 
  37. ^ 2003 Atlantic Hurricane Names (報告). Louisiana Homeland Security. 2009-11-13 [2015-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26). 
  38. ^ Tropical Cyclone Naming History and Retired Names (HTML)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11-09-09 [2015-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24). 
  39. ^ Staff Writer. Ana, Bob, Claudette first hurricane names. Portsmouth Daily Times. 1991-06-02 [2015-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29). 

外部連結

1997年大西洋颶風季的熱帶氣旋編輯
薩菲爾-辛普森颶風風力等級
TD TS C1 C2 C3 C4 C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