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邱漢橋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眾多著名美術評論家點評邱漢橋中國山水畫

邱漢橋,我國成就卓著的山水畫大家,思想家。中國當代繪畫「北勢南氣」大格局理論思想的倡導者。當代藝術美學新哲思「忘我忘象」理論的創立者。提出當代繪畫新理論發展綱要邱漢橋十八字法 「 錘頭皴和水潤墨漲法」是邱漢橋在中國繪畫近兩千年來技法創造中的第三十六皴法。

邱漢橋25歲作品《秋泉》《霜月花》《三月扣林山》《鄉夢》等入選遼寧省美術大展併入選文化部國外巡展和全軍美展。30歲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個人畫展。32歲作品《外面的世界》獲法國尼斯國際雙年展最佳作獎,33歲作品《三月尋故里》獲中日藝術展銅獎。36歲作品《世紀魂》獲全國第八屆全國美展最高獎。40歲作品《豐碑》獲香港全球華人藝術展特別金獎。43歲作品《雨後斜陽》榮獲聯合國和平金獎,聯合國秘書長安南簽發獎章及證書。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武警總部專職畫家,聯合國教科文民間藝術國際組織成員。

中國藝術研究院教授王鏞:中年實力派畫家邱漢橋正在當今中國畫壇崛起。他創造的山水畫境界,「如幽燕老將,氣韻沉雄」,色調紅的壯麗,黑的崇高。在另一方面他創作大量濃墨重彩(黃色調)、淡彩或淡墨及山水田園風光的作品,筆墨蒼潤,境界開闊像他的大幅作品一樣表現了畫家特有的沉雄的氣韻……

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劉勃舒:邱漢橋的繪畫作品是感人的,是非常真摯的情感,他不是畫一個具體的山,一個具體的農莊表面,而是他對故土,對往日童年生活的眷戀,當大批畫家還朦朦朧朧之中,談論從傳統走向現代的時候,如何突破枷鎖,如何變成一個新的風格的時候,邱漢橋作品走在時代前列,他的繪畫作品,即古樸又很現代,很鮮明,很感人。

中國美協理論委員會副主任水天中:邱漢橋作畫時是沉酣於寧靜幽深的自然和單純而多變的水墨世界的,也許正是這種創作態度,使他的作品很從容地傳達出中國詩人呤詠千載的那種心物交融之美。他的許多畫面在大塊墨,白,皴點的組合穿插上,又構成了音韻的旋律。

旅美文化學者南子緒:邱漢橋幾十年裡他對傳統哲學思想的探索,對自隋唐以來諸子百家繪畫之畫理的疏理,溶南北畫派為一爐,蕩滌陳規,揚長避短,從而形成了自家「北勢南氣」的大格局。他的畫不但雄偉壯觀,而且華滋深厚、氣勢磅礴、雄沉壯麗;在創作南國田園小景畫上又體現着意氣盎然、生機勃發、清幽靈動之美感。

中國藝術研究院教授陶詠白:百年來中國畫一直在探索,我覺得邱漢橋的水墨畫既是傳統的,也是現代的,他突破了傳統的筆墨程式,對繪畫的結構進行了一場革命,以自己的繪畫語言圖式,確立了自己的個性,達到了一種壯闊、雄厚、具有大美精神的繪畫風格。

中央美院美術史系副主任王宏建:邱先生「北勢南氣」題目很好,很貼切,北方和南方兩種不同的東西在作品中渾然天成。「北」和「南」是兩種不同氣象風格,邱漢橋一些大畫體現的是北方的雄壯、雄渾、壯觀、壯麗,在美學上叫崇高。

中國藝術研究院教授郎紹君:傳統與現代如何鏈接是中國畫發展的一大難題,唯求似與則陳舊,唯務新奇則不似,兩者相加則貌合神離,銜接好需要傳統的功底,現代的觀念,語言的蛻變與創造,學識與才能的相輔相成,邱漢橋經過多年的研究,終於突破了這一觀點,實在不易,他的山水洋溢着現代氣質,又來自傳統,含古接今,自成一格,恢宏而不小巧,境界沉靜而生機鬱勃。

新浪收藏留言2019年11月22日 (五) 03:55 (UTC)新浪收藏[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