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使用者:BoyuZhang1998/沙盒/2019年8月25日香港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遊行核算用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荃葵青遊行
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遊行與集會的一部分
集會人士冒雨行經楊屋道,並佔據所有行車綫
日期2019年8月25日 (2019-08-25)
地點
目標五大訴求
方法遊行、集會
結果
  • 部分公共設施及港鐵站關閉
  • 部分巴士路線需要暫停服務或改道
  • 遊行集會提早結束
  • 香港警務處首度出動人群管理特別用途車
  • 有12歲男童被捕
  • 二陂坊一帶的麻雀館等商鋪被破壞
  • 有軍裝警員開槍
  • 部分示威者轉至九龍並破壞部分公共設施
衝突方
示威者

2019年8月25日香港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遊行,通稱荃葵青遊行,是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中的一個遊行,於荃灣區葵青區舉行,起點位於葵涌運動場,途經葵福路楊屋道等道路,終點位於荃灣公園。遊行由荃葵青遊行籌備小組籌備[1],遊行申請人為林啟康[2],統籌人為余藝明[3]。因應遊行及集會所演變的衝突,人群管理特別用途車(水炮車)於當日首次出動,並於一小時內兩度射水[4]。遊行集會最終提早結束,而遊行被香港警務處(下稱「警方」)清場後,有示威者轉至曾發生疑似白衣人襲擊事件的二陂坊一帶破壞麻雀館等商鋪,並與數名警員爆發衝突,警方事後證實有軍裝警員開槍。

日期及路線

遊行日期原定為8月18日,惟由於民間人權陣線後來亦打算在同日舉辦遊行(最後為集會),原有遊行延後一星期舉行[5]。遊行路線原定為當日下午2時半於葵芳(南)巴士總站集合,3時起步,遊行至荃灣公園後集會。警方於8月23日對遊行發出反對通知書,原因是巴士總站不適宜作集合地點。遊行終點荃灣公園的中央廣場於當日下午5時至晚上8時亦進行集會,則獲發不反對通知書。遊行申請人提出上訴,並在8月24日展開上訴聆訊後,與警方就遊行路線達成共識,並撤回上訴,遊行亦同獲發不反對通知書,批准原因為改在葵涌運動場集合較為安全,以及遊行主辦方同意沿行人路遊行。遊行路線在修改後,改於葵涌運動場集合,集合時間、起步時間和終點不變,惟改由興盛路入葵福路,並改經馬頭壩道入荃灣公園,而不經馬頭壩道後的一段楊屋道[1][2][6]

經過

在集合時間以前,葵涌運動場已有不少市民聚集,部分人正在看台避雨。遊行下午3時在葵涌運動場起步,現場亦有不少家長帶同孩子參與。遊行期間,在葵涌中信電訊大廈對出的遊行人士已走出馬路,佔據葵福路部分行車線。現場不時有車輛駛過,示威者亦有讓路。3時20分,遊行隊伍隊頭已到楊屋道,由於參加者眾多,楊屋道幾條行車線已被遊行人士佔滿。3時35分,遊行隊伍隊頭已到達終點荃灣公園。4時,大會宣佈當日集會採用「流水式」形式,集會人士離開後可再繞路回來集會。大會又指,遊行隊伍隊尾仍在起點等待出發。同一時間,有示威者開始在德士古道拆毀路邊鐵欄,作設置路障之用;其後有示威者在楊屋道、馬頭壩道交界設路障;德士古道與聯仁街其後亦出現路障。4時40分,警方宣佈荃灣警署報案室暫停服務,並呼籲示威者不要阻塞緊急車輛通道,以免影響警方為市民提供緊急服務。5時半左右,警方在楊屋道施放多枚催淚彈。5時50分左右,水炮車抵達荃灣示威現場,為警方水炮車首次出動。6時10分左右,遊行發起人指,收到警方通知,在荃灣公園進行的集會需要解散,防暴警察亦已封鎖荃灣公園各入口;大會隨即宣佈遊行集會活動結束。同一時間,警方在大河道向路上水馬射水以嘗試清除障礙物,但不成功,終由速龍小隊移走路障。之後,警方在楊屋道及德士古道進行清場,示威者則退至荃新天地商場內或眾安街等內街,其時沙咀道川龍街交界仍設有路障。6時55分左右,警方在德士古道射水以驅散示威者。[3][4]

清場期間約晚上7時,有防暴警時在楊屋道、荃立坊附近將一名男童帶至一角包圍,並用索帶將其反手綁住,亦下令男童蹲下,其手肘擦傷流血。在場有社工高呼男童未夠16歲,要求介入協助,又著男童高呼個人資料,及提醒被捕需知,在場警員稱此舉或「妨礙司法公正」,記者上前追訪亦一度遭警員揮棍喝斥,多次追問下,防暴警亦拒絕透露拘捕罪名,僅著記者向警察公共關係科查詢,警員隨後將男童押送至白色私家車離去。男童期間向在場人士透露自己12歲。香港01後來得悉,男童涉「非法集結」被捕,已聯絡家長及律師,家人於當日下午8時許抵達警署,並正陪同其錄取口供。該男童也因此成為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中年紀最小的被捕人士。[7]

影響

交通運輸

港鐵則在遊行當日上午11時半左右宣佈,為確保乘客及員工的安全,荃灣綫葵芳站荃灣站西鐵綫荃灣西站會由當日下午1時半起暫時關閉,直至另行通知,期間荃灣綫列車不停葵芳站及荃灣站,並改以大窩口站為終點站,西鐵綫則不停荃灣西站[8]

多條途經遊行路線一帶的的巴士路線則需要改道。因有示威者走出原訂遊行路線並佔據區內多條道路九龍巴士有超過50條巴士路線於行車路線被佔據後陸續暫停服務。[9]

部份示威者在轉往九龍深水埗欽州街鴨寮街尖沙咀警署紅磡香港海底隧道黃大仙中心南館等地後,破壞尖沙咀的交通燈及海底隧道的收費設施及收費亭,期間有經過隧道的汽車獲免費放行。[3][4]

商舖

遊行被警方清場後,當日晚上8時,有示威者轉至之前曾發生疑似白衣人襲擊事件的荃灣二陂坊一帶,並與數名警員爆發衝突。當晚有黑衣人帶同鐵通,稱要為遇襲的「手足」報仇。他們來到二陂坊,並不斷用擊打麻雀館的鐵閘,之後打破了麻雀館的玻璃。他們之後走到大陂坊,攻擊一間遊戲機中心的鐵閘。示威者之後走到沙咀道及眾安街交界,與約6名藍衫及白衫持圓盾警員對峙。前排示威者衝前,以竹枝及長條狀的雜物攻擊警員,但現場突然傳出一下槍聲,數名警員舉槍指向示威者及記者群。警方事後在現場向傳媒表示,有5名警員受傷送院,亦證實有軍裝警員開槍。[10]

反應

因應港鐵連續兩日將大型遊行路線附近的車站關閉,有示威者當日預早兩小時從荃灣出發到葵芳,並在接受明報採訪時表示其認為港鐵關站做法乃有心想阻撓參與遊行的人。遊行統籌人余藝明亦譴責港鐵罔顧市民利益隨意關站,令市民難以離去[11]。港鐵在關閉車站時一度情況混亂,其中在葵芳站,下午1時許大批警員到場,將記者驅離到站外,之後將車站鐵閘關閉,期間曾與記者爆發口角並出手推撞記者。新民主同盟荃灣區議員譚凱邦的助理在混亂中被警方拘捕。而一名黑衣男子在站內被警員制服,其口角受傷流血[12]

香港政府發言人在遊行翌日凌晨指,示威者以磚塊、鐵枝等肆意襲擊警務人員,並向警車和警務人員多次投擲汽油彈。其也稱,有示威者在葵涌運動場取下國旗,並肆意踐踏,行為挑戰國家權威,亦涉嫌觸犯《國旗及國徽條例》。[3]

警方亦於遊行翌日凌晨開記者招待會時,時任公共關係科高級警司余鎧均播放一條有關警員向天開槍的短片,其中可見有多名示威者先破壞警車,之後警員下車,數名警員再被一群示威者攻擊,有警員曾跌底但仍被攻擊。有六名警員因而舉槍,而其中一名警員向天開槍示警。余表示,警員的行為是為了保護自己,開槍後無人受傷。余形容警員當時生命受威脅,警員「英勇、克制」,而其使用的武力屬「必須、合理」。余又形容示威者是「極暴力暴徒」,已「超越文明社會可以接受的底線」。[3]

遊行當晚,有年長男街坊張開雙臂擋在警員及示威者中間,其後跪下並叫「唔好呀!」,惟遭警員踢開[10]。余在記者招待會則稱此為警員的「自然反應」[3]

圖冊

參考資料

  1. ^ 1.0 1.1 荃葵青改今日遊行路線 獲警方不反對. 明報. 2019-08-25 [2019-08-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25). 
  2. ^ 2.0 2.1 李恩慈. 【825荃葵青遊行】改遊行路線 警批出不反對通知書. 香港01. 2019-08-24 [2019-08-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25). 
  3. ^ 3.0 3.1 3.2 3.3 3.4 3.5 陳淑霞; 王潔恩; 黃偉倫; 李慧妍; 張美華; 鄭秋玲. 【825荃葵青遊行・全日總覽】警解畫鳴槍:生命受威脅 英勇克制. 香港01. 2019-08-25 [2019-08-26]. 
  4. ^ 4.0 4.1 4.2 【荃葵青遊行.不斷更新】警首出動水炮車清場 楊屋道快速推進 數以十計示威者被制服. 立場新聞. 2019-08-25 [2019-08-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26). 
  5. ^ 修例風波:民陣818再辦維園遊行 斥警方濫用武力. 東網. 2019-08-13 [2019-08-26]. 
  6. ^ 周日荃葵青遊行獲發不反對通知書 路線改由葵涌運動場至荃灣公園. 立場新聞. 2019-08-24 [2019-08-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24). 
  7. ^ 陳淑霞. 【825荃葵青遊行】12歲男童被捕 消息:涉非法集結. 香港01. 2019-08-26 [2019-08-26]. 
  8. ^ 【荃葵青遊行】港鐵一時半關閉荃灣、葵芳、荃灣西3站. 立場新聞. 2019-08-25 [2019-08-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25). 
  9. ^ 溫偉俊; 黃偉倫. 【荃葵青遊行.交通消息】九巴深宵服務大致正常 龍運兩N線改道. 香港01. 2019-08-25 [2019-08-26]. 
  10. ^ 10.0 10.1 【荃灣遊行】沙咀道爆警民衝突 警方曾開槍阻襲擊 腳踢跪求街坊. 立場新聞. 2019-08-25 [2019-08-26]. 
  11. ^ 【逃犯條例.荃葵青遊行】警荃灣曾開槍 醫管局:衝突中8人送院. 明報. 2019-08-25 [2019-08-26]. 
  12. ^ 荃葵青遊行爆衝突 警拔左輪開槍 水炮車首出動 入夜後示威者多區快閃. 立場新聞. 2019-08-25 [2019-08-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