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討論:Woodygong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您好,Woodygong!歡迎加入維基百科!

感謝您對維基百科的興趣與貢獻,希望您會喜歡這裡。除了歡迎辭外,也請您了解以下重要文章:

政策
政策
GNU
GNU
版權問題解答
貢獻內容必須是您所著或獲得授權
同意在GFDL條款下發布
手冊
手冊
問號
問號
有問題?請到互助客棧詢問,或在我的對話頁提出。別忘記:討論後要簽名,方式之一是留下4個波浪紋「~~~~」。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Chinese Wikipedia, please leave a message here. Thank you for visiting!

--刻意 07:10 2006年5月4日 (UTC)

感謝您對肯·馬丁利以及阿波羅13號的貢獻

--Tianxiaozhang 01:34 2006年8月13日 (UTC)

關於命名常規

您好。條目名字請用半角括號「()」,且前空一格。--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08:07 2006年9月7日 (UTC)

檔案存廢討論:通知

您好。您上傳的檔案File:Dtt.jpeg已列入Wikipedia:檔案存廢討論中,具體原因及討論請參閱該頁面。圖片可能是缺乏圖像版權標誌等重要資訊,如是者請盡快補充,否則文件一定會被刪除。同時藉此機會提醒您,維基百科極為注重著作權,請參考相關的Wikipedia:圖像使用守則#版權Wikipedia:版權信息#圖像指導以及wikipedia:合理使用準則等指導頁面。謝謝!--Advisory 2009年7月24日 (五) 13:09 (UTC)[回覆]


Talk:靜態圖像壓縮技術頁面存廢討論通知

您好,您先前創建或編輯的頁面Talk:靜態圖像壓縮技術已被列入頁面存廢討論列表中,正在投票表決是否應該刪除。有編者認為條目可能不符合維基百科的收錄方針,並已經解釋了原因。(參見維基百科不是什麼

我們歡迎您參與討論並留下關於條目是否符合方針、應當如何處理的意見;請在WP:頁面存廢討論#Talk:靜態圖像壓縮技術中留下您的意見。記得使用~~~~簽名。您也可以在討論期間改寫您原先的條目,但請不要移除條目頂端的條目刪除模板。謝謝合作,祝編輯愉快!Rat2.Call me Remy 2010年10月31日 (日) 02:35 (UTC)[回覆]

檔案存廢討論:通知

您好。您上傳的檔案File:Suzuki Honami.jpg已列入Wikipedia:檔案存廢討論中,具體原因及討論請參閱該頁面。圖片可能是缺乏圖像版權標誌等重要資訊,如是者請盡快補充,否則文件一定會被刪除。同時藉此機會提醒您,維基百科極為注重著作權,請參考相關的Wikipedia:圖像使用守則#版權Wikipedia:版權信息#圖像指導以及wikipedia:合理使用準則等指導頁面。謝謝!--Wing (留言) 2011年10月21日 (五) 10:48 (UTC)[回覆]

請您更正

;[[軍政時期]](民國初期)
*1917年,「'''漢陽兵工專門學校'''」成立於[[湖北]][[漢陽]],屬[[漢陽兵工廠]],成立於民國六年,設造兵、製藥二科。
*1926年,改名為「'''[[國民政府]]兵工專門學校'''」。

;[[訓政時期]](對日抗戰)
*1937年抗日軍興,奉命西遷。
*1938年經[[湖南]][[株州]]遷[[四川]][[重慶]],設校於[[磁器口]]小揚公橋董家院。
*1939年,軍政部成立,改制為「'''[[中華民國國防部|軍政部]]兵工學校'''」遷校於[[南京]]中華門外,,內分四年制之造兵、製藥二科;及三年制之軍械技術科。抗戰勝利後計劃東遷,以[[上海]][[吳淞]]為臨時校址,擴大教學範圍,包括兵工設計、製造、保養、補給諸部門,直屬聯合勤務總司令部。
*1947年正式於[[上海]][[吳淞]]建校。
*1948年,設兵工、化學兵與軍官訓練班,將原軍用文人身分正式成立軍制「兵工」官科,並將「陸軍機械化學校」(今「[[裝甲兵學校]]」)的「[[戰車]]工程研究班」併入,成立造兵、應化、車輛三系,稱為「'''兵工工程學院'''」,原設兵工勤務班及化學兵專修班,統由「兵工學校」管理。

;[[憲政時期]]
*1949年元月,奉命遷校於[[台灣]][[花蓮]]。(適國共[[淮海战役]]時,由[[滬]]遷台時,部份教授、校友因故滯留[[上海]]。1953年徵用「'''[[哈爾濱醫科大學]]'''」全部校舍,成立「'''[[軍事工程學院]]'''」。)
*1955年冬,改隸[[陸軍供應司令部]]兵工署,更名為「'''陸軍兵工學校兵工工程學院'''」。
*1962年9月,「兵工學校」校院分制,「'''兵工工程學院'''」分編成為「'''陸軍理工學院'''」,直屬於陸軍總部,除原有四個系之外,另增加土木工程、工業工程及物理三個學系,並以新生南路三段原校舍為該院院址;初級技術人員訓練班、兵工勤務班、化學兵專修班及軍械人員訓練班等,隨「兵工學校」(今「[[陸軍後勤學校]]」)遷往臺北市[[中正區_(臺北市)|中正區]][[信義路_(台北市)|信義路]]一段。
*1966年10月,「'''陸軍理工學院'''」更名為「'''[[中正理工學院]]'''」。

上述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及其討論頁面的文字非我所作,請您不要張冠李戴。ip地址顯示,上述文字為台灣中華電信用戶之貢獻,望明察。恕我要求:

  1. 請您更正上述頁面內對我的錯誤指向。
  2. 請您刪除在我的討論頁上創建的段落

謝謝!太虛乎留言2014年4月11日 (五) 13:13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