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湯鎮

座標40°25′05″N 124°18′03″E / 40.41816°N 124.30074°E / 40.41816; 124.30074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東湯鎮
坐標:40°25′05″N 124°18′03″E / 40.41816°N 124.30074°E / 40.41816; 124.30074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上級行政區鳳城市
村級區劃單位數
時區北京時間UTC+8
行政區劃代碼21 06 82 110
電話區號+86 

東湯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遼寧省丹東市鳳城市下轄的一個鄉鎮級行政單位。[1]

名稱由來

1761年(清乾隆二十六年),鳳凰城旗署根據當地有自然噴涌的溫泉,又位於轄署東部,為該地取名為「東湯」。

政區沿革

滿洲國時期設立東湯村公所。

1945年9月3日,成立東湯區,屬鳳城縣管轄。

1945年10月中華民國政府進佔時期改設東湯鄉公所,1947年6月二次解放後恢復東湯區政府,1951年2月改稱鳳城第八區。

1956年2月撤區,轄村分劃為東湯、土城子、民生、石橋子4個鄉,1958年9月重新合併成立東湯人民公社。

1983年9月,恢復東湯鄉,1984年5月改為東湯滿族自治鄉人民政府。

1985年8月設鎮,以東湯為鎮名,一直延用至今。

自然地理

東湯鎮位於鳳城市東部,東與寬甸滿族自治縣楊木川鎮虎山鎮毗鄰;西與邊門鎮草河街道為界;南與振安區湯山城鎮相連;北與大堡蒙古族鄉石城鎮接壤。鎮區距鳳城市32公里,距丹東市52公里。

東湯鎮屬濕潤型溫帶季風氣候,一年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為7.8℃,最高溫度為36℃,最低溫度為零下27℃,常年主導風向春夏多刮東南風,秋冬常吹西北風,年平均降雨量為900—1100mm,相對濕度63%,全年平均無霜期182天,最長達200天,最短169天,年平均結凍期147天,凍土深度平均70cm。

東湯鎮現有耕地面積5.3萬畝,林地面積34萬畝,木材蓄積量33.3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69.8%。

境內有湯後河、安家溝河、民生河、房木河、愛河等大小河流10條,河流總長約125公里。其中愛河流段長約40公里,流經5個村,32個村民組,水量充沛,水資源豐富。

人口面積

全鎮總人口24782人,其中鎮區總人口3066人,總戶數6729戶。全鎮滿族人口為20832人,佔總人口的85%。另有外來居住人口1500人。

全鎮總面積326.7平方公里,東西長47.5公里,南北寬45公里。

名勝古蹟

聖泉寺

東湯鎮溫泉資源得天獨厚。東湯溫泉發現於唐朝,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溫泉水的日湧出量達2900餘噸,水溫高達78℃,以其水療效果極佳享有盛名。清乾隆皇帝曾親筆御書「聖泉第一」,當地百姓修築廟宇聖泉寺以示紀念,並在廟門以「聖泉第一」為橫額配成了一幅絕妙的對聯,上聯為「人間聖泉獨一處」,下聯為「世上神水無二家」。

行政區劃

東湯鎮下轄以下地區:[2]

東湯村、​土城村、​宏偉村、​房木村、​咸家村、​民生村、​陶李村、​石橋村和新興村。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