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五色 (佛教)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佛教裏的五色上說是釋迦牟尼佛成佛時從身上發出的六種顏色(第六種爲前五種的混合),代表了如來的德行與智慧。這五色也被佛教採用爲象徵英語Buddhist symbolism,例如佛教旗

簡述

南傳佛教的傳說中,釋迦牟尼佛菩提樹下成正覺時,身上放出六種光芒,普照十方。其中五種爲藍、黃、紅、白、橙,第六種爲五色的混合,非肉眼可見。在北傳佛教中,受到道教五色的影響,橙色常代以綠色或黑色。在不同的國家或地區,藍色代以綠色(日本佛教旗)、暗藍色(緬甸佛教旗),橙色代以粉色(淨土真宗、緬甸佛教旗)、樺色或黑色(藏傳佛教)、紫色(尼泊爾佛教旗)、暗藍色(日本佛教旗)。在藏地和日本的密宗中,藍色代以綠色,橙色代以暗藍色。

五色或六色分別象徵着:

  • 大乘佛教的解釋:
    • 藍色光由佛陀的毛髮、肉髻放出,代表禪定
    • 黃色光由佛陀的金身放出,代表金剛堅固性。
    • 赤色光由佛陀的血液放出,代表慈悲精進
    • 白色光由佛陀的齒放出,代表清淨
    • 橙色樺色緇黑色光由佛陀的袈裟放出,代表忍辱

應用

五輪

佛教密宗的將五輪與五色相結合,五色各代表了一輪(元素),並表現在五輪佛塔的結構上。

佛教旗

1951年,在斯里蘭卡舉行的世界佛教友誼會上,將六色旗定爲會旗。1954年,世界佛教聯誼會第三屆會議正式定六色旗為國際佛教教旗。它在各國有多個變種。

其他概念

  • 五色根:名為色法、物質。佛教中講五根,又名五色根,是五種色法的,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
  • 五色縷、五色幢\幡:佛教中的五色縷見於《藥師經》:「燃七層之燈,懸五色續命神……或有疾厄求渡脫者,亦應讀誦此經,以五色縷,結我名字,得如願已,然後解結」;《大悲心陀羅尼經》:「爾時觀世音菩薩梵天言,誦此咒五遍,取五色線作索,咒二十一遍,結作二十一結,系項。此陀羅尼是過去九十九億恆河沙諸佛所說。」
  • 五色幕者,也;日本佛教的五色簾幕,懸掛於佛寺的門口;也就是日本佛教旗。

參見

註釋

  1. ^ 佛教旗幟, 福善庵, [2019-0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01-01 
    世界佛教徒的旗幟:佛旗, 大公網, [2019-0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27) 
  2. ^ 佛教五色旗的由来及五种颜色的含义, 無量光明網, [2019-0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