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松森起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亞松森起義(西班牙語:Revolución Comunera) 是1721–1725年和1730–1735年間秘魯總督轄區巴拉圭省英語Governorate of Paraguay居民為反對西班牙帝國以及耶穌會而發動的一系列起事起事的根本原因是巴拉圭人非常討厭耶穌會並且不滿當時的巴拉圭省省長偏袒耶穌會。[1]

1717年,西班牙國王任命迭戈·德·洛斯·雷耶斯·巴爾馬塞達英語Diego de los Reyes Balmaseda為巴拉圭省省長。迭戈·德·洛斯·雷耶斯·巴爾馬塞達支持耶穌會傳教士,這引起亞松森當地人的不滿。1721年,若澤·德·安特克拉·伊·卡斯特羅英語José de Antequera y Castro趕走迭戈·德·洛斯·雷耶斯·巴爾馬塞達並自任巴拉圭省省長。西班牙秘魯總督轄區總督命令他離職,但是若澤·德·安特克拉·伊·卡斯特羅拒不服從。1725年1月,秘魯總督轄區總督派兵佔領亞松森。3月,若澤·德·安特克拉·伊·卡斯特羅被捕。他在利馬監獄裏結識了巴拉圭人費爾南多·德·蒙波斯·伊·薩亞斯西班牙語Fernando de Mompox。費爾南多·德·蒙波斯·伊·薩亞斯逃回巴拉圭後繼續反抗西班牙國王和耶穌會。1730年底,若澤·德·安特克拉·伊·卡斯特羅的支持者控制巴拉圭。1731年7月5日,秘魯總督轄區總督下令處死若澤·德·安特克拉·伊·卡斯特羅。亞松森當地的反抗勢力下令搗毀耶穌會神學院,沒收效忠西班牙國王者的財產。1735年4月,西班牙軍隊攻佔亞松森,亞松森起義結束。[1]

參考文獻

  1. ^ 1.0 1.1 亚松森起义.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網絡版. 2022-12-23 [2023-05-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