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沙伯皇太后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3年4月12日) |
伊利沙伯皇太后 | |||||
---|---|---|---|---|---|
皇太后陛下 HM The Queen Mother | |||||
聯合王國及其自治領皇后 | |||||
在位 | 1936年12月11日-1952年2月6日 (15年57天) | ||||
加冕 | 1937年5月12日 | ||||
印度皇后 | |||||
在位 | 1936年12月11日-1947年8月15日 (10年247天) | ||||
出生 | 英國英格蘭赫福郡希欽 | 1900年8月4日||||
逝世 | 2002年3月30日 英國英格蘭伯克郡溫莎皇家小屋 | (101歲)||||
安葬 | 2002年4月9日 | ||||
配偶 | 佐治六世 (1923年結婚—1952年喪偶) | ||||
子嗣 | 伊利沙伯二世 瑪嘉烈公主 | ||||
| |||||
王朝 | 溫莎王朝(經由婚姻加入) | ||||
父親 | 克勞德·鮑斯-雷昂 | ||||
母親 | 塞西莉雅·卡雲迪殊-本廷克 |
伊利沙伯·安圭拉·瑪嘉烈·鮑斯-萊昂(英語:Elizabeth Angela Marguerite Bowes-Lyon,1900年8月4日—2002年3月30日),在位時稱伊利沙伯皇后(Queen Elizabeth),為英皇佐治六世之妻,英國皇后兼任末代印度皇后,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之母。丈夫逝世後,為避免與繼承皇位的女兒(Queen Elizabeth II)混淆,因此皇室其正式頭銜改為女皇之母伊利沙伯皇后(Queen Elizabeth The Queen Mother),中譯為伊利沙伯皇太后[1]。以在二戰中展現的正義形象聞名於世,希特拉甚至形容她是「全歐洲最令我畏懼的女性」。即使皇室後來受到諸多非議,形象不如以往,她身為太后,仍有極佳風評,廣受人民愛戴。
早年
伊利沙伯據傳出生於倫敦西敏區(實際地點仍不明確),為家中四女,在十個孩子中行九,由於戶口登記在家族鄉村別墅聖保羅瓦爾登堡而引來衆多訛傳,例如說她外型異於父母或兄弟姊妹,且與前一個小孩相差六歲。都市傳說曾報導她是某愛爾蘭瓦特福婦人所生的雙胞胎、實際年齡比官方記錄大兩歲等等。
伊利沙伯幼年多在祖宅聖保羅瓦爾登堡和蘇格蘭安格斯格拉姆斯城堡中度過。一戰期間在傷兵療養院工作時,一名曾被她醫治過的士兵在自傳中形容她「『掛拉分』……『掛』戴着鑽石首飾,『拉』駕着上好馬車,『分』住着頂好宮殿」("Hung, drawn and quartered... hung in diamonds, drawn by the best carriages, and quartered in the finest palaces in the land")。
嫁入皇室
1921年,伊利沙伯與佐治五世[2][3]次子亞厘畢王子(後來的佐治六世)相親,她當時以「我怕以後再也不能自由地生活」拒絕王子的告白。當王子表示非她不娶時,王子之母瑪麗皇后下旨把王子的情敵莫瑞伯爵遠派海外,讓他無法與王子競爭,而成就此段姻緣。
亞厘畢王子夫婦於1923年4月26日在西敏寺舉辦婚禮。婚禮結束後,伊利沙伯出人意料地把捧花留在無名戰士墓。此一先例成為之後英國皇室婚禮上的新娘們約定成俗的儀式(僅改為離開教堂時放置)。由於結婚時亞厘畢王子的正式爵位是約克公爵,因此伊利沙伯婚後也受封為約克公爵夫人,敬稱殿下(Her Royal Highness The Duchess of York)。夫妻新婚後先去萊西·波爾斯登的蘇里度蜜月,之後再到蘇格蘭。
1926年,公爵夫人誕下長女伊利沙伯公主(後來的女皇伊利沙伯二世),四年後,次女瑪嘉烈公主出生。
皇后生涯
1936年1月20日佐治五世駕崩,繼位的愛德華八世想迎娶華莉絲·辛普森而不見容於當時的法律與社會,長公主瑪麗勸告愛德華:「人民不會接受她成為皇后,若堅持這段婚姻,您將被要求退位。」最後愛德華八世決定讓位給從未想成為國王、也很少受過相關訓練的弟弟亞厘畢(後來的佐治六世),並和辛普森結婚。據傳亞厘畢在得知此消息時當場淚流滿面,伊利沙伯也從未原諒愛德華的這個決定。愛德華國王退位後受封為溫莎公爵殿下(辛普森夫人因而獲銜溫莎公爵夫人殿下)。
1937年5月12日,亞厘畢與伊利沙伯加冕為英皇與皇后及印度皇帝與皇后(1947年印度自治後即放棄皇帝與皇后尊號),伊利沙伯加冕用冠係修改自瑪麗皇后者,皇冠前方鑲嵌名叫光之山的鑽石,頂部為可拆的鑲飾拱頂(1953年她配戴無拱頂的皇冠出席長女伊利沙伯二世的加冕大典)。
巡訪加拿大
1939年6月,英皇伉儷成為首位訪問加拿大與美國的英國君主,各地發起自發性的歡迎活動(除了某些抵制他們訪美的愛爾蘭裔眾議員),改變了大眾原本認為佐治六世只是替代愛德華八世的觀念[4]。這次訪問中,一位一戰的退役軍人問伊利沙伯:「妳是蘇格蘭人還是英格蘭人?」,她立刻答道:「我是加拿大人」。這個回答在加拿大被傳頌不已,後來伊利沙伯也曾說:「加拿大造就了我們」,他們也經常再以官方或是私人的行程到訪。
二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皇伉儷成為抗戰的精神象徵,伊利沙伯拒絕離開倫敦並公開說道:「孩子不會離開我,我不會離開國王,而國王絕不離開這裏。」他們常巡視受納粹德國空軍轟炸的倫敦,特別是倫敦碼頭東區。起初,衣裝華麗的皇后不受東區貧窮而受戰火之難的百姓歡迎。但白金漢宮的大部分建築在轟炸中被破壞殆盡之後,伊利沙伯道:「現在我能正視倫敦碼頭東區的百姓了!」轟炸期間,英皇伉儷白天仍住在白金漢宮,晚上則在離倫敦20哩(約35公里)的溫莎堡過夜以維安全,公主們亦在溫莎堡度過戰時歲月。
由於她鼓舞了全國人民的信心,連希特拉也說:「邱吉爾是歐洲中最令我畏懼的男人,她是最令我畏懼的女人。」然而,在一、二次大戰之間,國皇夫婦就像多數國會議員與民眾一樣,曾力贊張伯倫的綏靖政策認為應該不惜一切成本避免戰爭爆發,然適得其反。
皇太后(1952年-2002年)
寡居中的新角色
1952年丈夫駕崩,伊利沙伯改銜「伊利沙伯皇后,女皇之母」,採用此頭銜係因稱「伊利沙伯皇后」(Queen Elizabeth)會與長女伊利沙伯二世(Queen Elizabeth II)太像,一般她常被稱為「王母」(The Queen Mother或簡稱The Queen Mum)。
在丈夫過世後,邱吉爾得知伊利沙伯曾與亡夫通靈,基於擔憂而極力勸說她停止退休計劃,由此伊利沙伯重拾公眾事務,變得跟以前還是皇后時一樣忙碌,她在蘇格蘭凱瑟尼斯海岸負責監督梅伊城堡的修復工作,這裏後來也成為她最喜歡的居所。
在戴安娜王妃與查理斯王子結婚前,她都是英國皇室中最受愛戴者,迷人且戲劇性的本性也使她異於眾人,她穿戴翹緣帽搭配網紗及褶襉狀衣服等獨特打扮,成為皇家穿着中的特殊形式。
這些和藹迷人的魅力背後所展現的是一位精明幹練且意志堅毅的女性,她在公爵伉儷時期的抱負以及在眾多壓力下的堪忍,給予佐治六世的堅定支持,處處顯示出她的幹練與堅毅。部分史家認為,佐治六世性格內向羞澀且口吃嚴重,是她在背後給予強大支持而挽救了英國皇室。與同時代的人一樣具有「絕不抱怨、絕不推諉」的人生觀,這個信念也幫助她度過許多人生困境。
她喜愛克勞德·莫奈、奧古斯都·約翰、彼得·卡爾·法貝熱等藝術家的作品,這些瑰寶在其身後均被送至皇家收藏院。
百歲年華
伊利沙伯以長壽為眾周知、廣受民眾愛戴,也使英國君主政治體系得以維持,她的百歲壽辰慶典以多種方式進行,其中包括以她人生重要事件為主題的遊行,即便已百歲高齡,她仍堅持站立着觀賞完歷時一小時的遊行。
趣聞
在佐治五世的嚴厲要求下,伊利沙伯算是被迫與佐治六世結婚,此後伊利沙伯不願舊事重演,與其利用威權強迫,她更喜歡使用客氣而勸誡的口吻。
報章媒體也常引用皇太后某些坦率、嘲諷甚至發人省思的妙語:
一次在經過拿着石頭丟車子的年輕人群,伊利沙伯搖下車窗制止時說:「不知道美國的遊客看到這樣的狀況會怎麼想?」(Whatever would American tourists think?)
一次晚宴中,她對一群退伍軍人問道:「不知道除了我以外,是不是還有人也覺得自己變年輕了?」
她在一次午餐中,勸阻伊利沙伯二世喝第二杯酒時說:「這樣好嗎,親愛的?妳還得為一整個下午的王呢!」
在一次參加慶典聚會的過程中,伊利沙伯由同志作家諾爾·寇威爾爵士陪同步上站有衛兵的階梯,伊利沙伯注意到爵士的視線在士兵間游移閃爍,她不疾不徐地說道:「我要是你,我就不會這樣(對他們參生鬼主意),他們在把衛兵擺上去前就先數過啦!」
伊利沙伯的男性管家、私人僕役,主要由同志擔任,她將其中比較女性化的年輕人戲稱為「皇后」(queens)。有一次,太后的管家威廉·塔倫與男友雷金納德·威爾科克(Reginald Wilcock)爭執,一直沒有把酒送去給她,太后就說道:「你們幾個皇后,可以把酒拿過來給我這個太后了嗎?」[5]根據一份2002年在《觀察家報》文章上的記載,70年代保守黨領袖曾經向太后建議,不要僱用同志僕人,她回答:「(如果這樣)我們就不得不自助服務了(self-service)!」[6]。
逝世
皇太后最後的公開活動是2002年2月15日出席么女瑪嘉烈公主的葬禮,一個多月後(3月30日)皇太后於溫莎城堡皇家小屋逝世,享嵩壽101歲,為當時皇室最長壽成員。在停靈西敏宮西敏大廳的三天中,有超過20萬人前來悼念,4月9日葬禮當天,逾百萬人沿着倫敦中央道路兩旁綿延到溫莎城堡,她與丈夫、小女兒一同長眠在於溫莎城堡聖佐治教堂中的英皇佐治六世紀念教堂(長女伊利沙伯二世伉儷也於2022年9月20日入葬同處)。依其遺囑,棺木上的花圈在葬禮後被送到西敏寺的無名戰士墓。
爭議
儘管是近代最受歡迎的皇室人物,皇太后仍多次受到非議。
《皇室成員》內的爭議
姬蒂·凱莉備受爭議的書籍《皇室成員》宣稱皇太后在二戰時並未遵守定量配給規定,又指出皇太后對黑人帶有種族歧視,然而這本著作並沒有在英國發行,出版商也被迫將該書送交誹謗法庭審理,其中許多說明都被標記為來源不明。
賽馬
她終生對賽馬活動樂此不疲。傳聞皇太后在顧資銀行有多個透支數百萬的帳戶,她如賭徒般熱愛賽馬,據說在其住所與賭馬商間有直通線路方便她下注。[來源請求]80年代的英國諷刺電視木偶戲《吐出圖像》將她描繪成手上永遠拿着馬經、帶有伯明翰口音的女士,不過,這些帶有詼諧而諷刺的形象也很難被認為是指責。
爭議文件
有關皇太后在愛德華八世退位後及二戰期間的部分文件至今仍未解禁。國家檔案館原定要解禁的檔案已被暫緩,推測可能包含她對溫莎公爵夫人及戰後英國情勢的一些爭議內容,例如與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子爵來往的資料,據信她打算在納粹佔領英國時仍主張維持君主體制[來源請求],目前這些文件還保留在皇家檔案館中,將在皇太后加冕一世紀後的2037年才會解禁。
頭銜、榮譽、紋章與旗幟
頭銜
- 尊貴的伊利沙伯·鮑斯-萊昂(1900年8月4日-1904年2月16日)
- 伊利沙伯·鮑斯·萊昂 女勳爵(1904年2月16日-1923年4月26日)
- 約克公爵夫人 殿下(1923年4月26日-1927年6月27日)
- 約克公爵夫人 殿下, 受勳(大英帝國勳章/GBE)(1927年6月27日-1931年4月4日)
- 約克公爵夫人 殿下, 受勳(大英帝國勳章/GBE,印度皇冠勳章/CI) (1931年4月4日-1936年12月10日)
- 約克公爵夫人 殿下, 受勳(大英帝國勳章/GBE,印度皇冠勳章/CI,皇家紅十字一等獎章/RRC)(1936年12月10日-12月11日)
- 皇后 陛下(1936年12月11日-1952年2月6日)
- 英屬印度:皇后—皇后陛下(Her Imperial Majesty The Queen-Empress)(1936年12月11日-1947年8月15日)
- 皇太后 陛下(1952年2月6日-2002年3月30日)
榮譽
- 英國(英格蘭)嘉德大騎士勳位團成員
- 英國(蘇格蘭)薊花大騎士勳位團成員
- 印度皇冠大騎士勳位團成員
- 英國皇家維多利亞勳銜
- 英國不列顛帝國大騎士勳位團成員
- 加拿大勳章
- 耶路撒冷聖約翰榮譽騎士團成員。
紋章與旗幟
以她命名的事物
獎項及紀念徽章
建築物
道路
參考文獻
- ^ 网站特稿:英国最受欢迎的老母——伊丽莎白王太后. 中國中央電視台. 2002-04-01 [2015-08-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7).
- ^ 香港(佐治五世)紀念公園(英語:King George V Memorial Park) 位於香港西營盤. [2018-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7).(繁體中文)
- ^ 香港佐治五世紀念公園 位於香港西營盤,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公園。現在由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1954年3月29日. [2018年6月2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10月16日).(繁體中文)
- ^ 英皇愛德華八世因內閣和各自治領政府不同意他同美國平民辛普森夫人(Wallis Warfield-Simpson)的婚姻,1936年12月11日發表了告別廣播講話,宣佈正式退位,成為溫莎公爵。
- ^ Nicki Gostin. The Queen Mother was ‘really camp, liked to put on a show’. Page Six. 2022-11-19 [2023-07-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28).
- ^ Ben Summerskill. Upstairs, downstairs, in my lady's chamber. 《觀察家報》. 2002-11-10 [2023-07-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28).
外部連結
- Official memorial site for HM Queen Elizabeth, The Queen Mother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Remember This - An Elegy on the death of HM QUEEN ELIZABETH,THE QUEEN MOTHER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by Andrew Motion, Poet Laureate, at the BBC News website.
- Yahoo - Queen Elizabeth the Queen Mother directory category
- Order of Canada Citation
- Telegraph.co.uk- Timeline of the Queen Mother's Life Archive.is的存檔,存檔日期2007-03-11
- Royal Family Tre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