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佛山
36°38′11″N 117°01′47″E / 36.63639°N 117.02972°E
千佛山摩崖造像 | |
---|---|
濟南市文物保護單位 | |
地址 | 濟南市歷下區千佛山山陰 |
分類 | 石窟寺及石刻 |
時代 | 隋 |
編號 | 2-31 |
認定時間 | 1995年 |
千佛山位於中國山東省濟南市南郊,是濟南的名勝,是泰山的北端余脈,海拔285米。
歷史
現代又稱歷山,春秋時稱「靡笄山」,戰國時稱「靡山」,傳說舜曾經躬耕於此山腳下,所以也叫做舜耕山,曾建有舜祠。隋開皇年間(581年-600年),佛教盛行,隨山勢雕刻了數千尊佛像,故名千佛山,並建「千佛寺」。[1]唐貞觀年間(627年-649年),將千佛寺重新修葺,並改稱「興國禪寺」。
景點
由千佛山向北方眺望,可以看到黃河,以及華不注山(又稱華山)、鵲山、匡山、標山等幾座小山。這一景色被稱為「長河一線,齊煙九點」。千佛山半山腰有一牌坊,上書「齊煙九點」四字。山上還有文昌閣、舜祠、一覽亭、興國禪寺等建築。山東麓有辛亥革命烈士紀念碑。
同名地點
台灣台南市關廟區的菩提寺,在釋白雲擔任菩提寺住持時,將此地命名為千佛山。
參考文獻
- ^ 《康熙濟南府志》
延伸閱讀
[在維基數據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