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
華夏 | |||||||||||||||||||||||||||||
繁體字 | 華夏 | ||||||||||||||||||||||||||||
---|---|---|---|---|---|---|---|---|---|---|---|---|---|---|---|---|---|---|---|---|---|---|---|---|---|---|---|---|---|
簡化字 | 华夏 | ||||||||||||||||||||||||||||
|
該條目屬於 |
中國的稱謂 |
---|
華夏,意思與中華相等,最初是指史前在黃河流域中下游一帶分佈的若干部落或政治共同體所組成的華夏人群,被後世視為漢文化及中華文明的起源之一[1]。根據《史記·五帝本紀》載,五帝中的首位是黃帝,後來的人稱黃帝為漢族的始祖。黃帝之後,最著名的有唐堯、虞舜、夏禹等人。禹是夏后氏部落之領袖,姒姓,又稱夏禹、大禹。夏禹治水有功,繼位於舜當了中原各部落之共主,成為華人的第一個君主制世襲王朝(家天下之始),也就是夏朝。
夏朝在上古為中央大國[2],但「夏人」一般是指夏朝遺民[3]。而「華夏」僅為漢朝之前的代名詞[4]。孔穎達《春秋左傳正義》:「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意即因中國是禮儀之邦,故稱「夏」,「夏」有高雅的意思;中國人的服飾很美,故作「華」,漢代之後,久而久之「華夏」便成了漢族的代稱[5][6]及中國的代稱。
先秦時代「華夏」的含義
目前中國可信文獻中,最早出現華夏二字並稱的,是《書經·周書·武成》:「華夏蠻貊,罔不率俾」,《偽孔傳》將其解釋為「冕服采裝曰華,大國曰夏」。《左傳·定公十年》「裔不謀夏,夷不亂華」。《春秋左傳正義》:「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意即因周朝是禮儀之邦,故稱「夏」,「夏」有高雅的意思;周朝人的服飾很美,故作「華」[7]。
在先秦時代,華夏僅為周朝的代稱[8],同時凡遵周禮、守義之諸侯國人,也稱為華人、夏人,通稱為諸華、諸夏,不遵守周禮、不尊重周天子、非周天子「母弟甥舅」的諸侯國則被視為「蠻夷戎狄」[9][10],縱使是周王族的吳國,不守周禮[11]及稱王的舉動,一樣被視為「蠻夷戎狄」。
比如作為軒轅黃帝後裔的郯國,時而被視為「中國」[12],時而被視為「四夷」[13];同是軒轅黃帝后裔的莒國[14]、邾國[15],被魯國視為「蠻夷」,而同是周王族後裔的晉國被魯國視為「兄弟」[16]。
先秦古籍中將「華」、「夏」作為中原,「夷」、「裔」作為四方,相對而言。與「四夷」、「四裔」對稱,華夏又稱中華、中夏、中土、中國。一些歷史學家認為華、夏兩字上古同音,本一字。《左傳》「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一語,華、夏同義反覆,華即是夏。 在漢族誕生之後,「華夏」便成為了漢族的代名詞[17]。
先秦部落名 [19] |
---|
先夏 |
戎狄[註 2] |
東夷 |
百越[註 3][註 4] |
荊楚(三苗)[註 5] |
參見
備註
- ^ 在《漢族民間信仰特質的人類學分析》一文表示漢族族源主要有炎黃集團、東夷集團、百越集團、三苗集團、戎狄集團。
- ^ 依《細講中國歷史叢書·夏》第一章明言夏人商人周人三者「是由氏族、部落、部落聯盟形成發展而來的宗族」,又據《中國傳統「族群觀」與先秦文獻「族」字使用淺析》一文分析,在《尚書》代表的周代以前的文獻中,「夏」並不是代表中原文明人群的泛指,而「夷」字也尚未成為「蠻夷」的泛指,當時「夷夏之辨」並沒有成為普遍的觀念。而周代的的「夷夏之辨」乃是根據文化傳統把「天下」的人群分做兩大類的區分,而不是一個「多種類」(甲族、乙族、丙族等)平行並存的分類框架,若以中原地區為文化中心來看,「夷夏之辨」表現的僅僅是「教化之內」和「教化之外」的區別,並不是什麼依據血緣、體質、語言的差別而固定不變的「民族」差別。故夏人商人周人三者皆非民族,而是部落或部族。又據《農業類型的演變與戎狄族群的興起》指出「晚商以前北方地區皆為華夏族群的活動地域,所謂『戎狄』族群應當是下一歷史階段里從華夏族群中分裂出去的一部分,因此,華夏與戎狄在血緣上本亦同源。」林沄《戎狄非胡論》亦指出戎狄群體與後世胡人各民族並沒有任何關係。
- ^ 在此並不包括雒越及西甌。
- ^ 百越並不符合民族擁有「共同祖先所連結起來的共同體」的定義,其後裔族群的祖先不同,有大禹(漢族)、雄王(京族)、布洛陀(壯族)、袍隆扣(黎族)等等,又據《中國傳統「族群觀」與先秦文獻「族」字使用淺析》一文分析,在《尚書》代表的周代以前的文獻中,「夏」並不是代表中原文明人群的泛指,而「夷」字也尚未成為「蠻夷」的泛指,當時「夷夏之辨」並沒有成為普遍的觀念。而周代的的「夷夏之辨」乃是根據文化傳統把「天下」的人群分做兩大類的區分,而不是一個「多種類」(甲族、乙族、丙族等)平行並存的分類框架。若以中原地區為文化中心來看,「夷夏之辨」表現的僅僅是「教化之內」和「教化之外」的區別,並不是什麼依據血緣、體質、語言的差別而固定不變的「民族」差別。
- ^ 即屈家嶺文化,一般稱為「三苗」或「楚蠻」,《早期中國文明:江漢文化與荊楚文明》認為「三苗」是虛無縹緲的存在,應改稱為「炎帝祝融文化」。
參考文獻
- ^ Cioffi-Revilla, Claudio; Lai, David. War and Politics in Ancient China, 2700 B.C. to 722 B.C.. The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1995, 39 (3).
- ^ 《書經·周書·武成》:『華夏蠻貊,罔不率俾。』疏:『夏,大也。故大國曰夏。 華夏謂中國也。』」
- ^ 《史記·卷一百二十九·貨殖列傳第六十九》:「潁川、南陽,夏人之居也。 夏人政尚忠朴,猶有先王之遺風。潁川敦願。秦末世,遷不軌之民於南陽。南陽西通武關、鄖關,東南受漢、江、淮。宛亦一都會也。俗雜好事,業多賈。其任俠,交通潁川,故至今謂之『夏人』。」
- ^ 《說文·文部》:「華,榮」。 「夏,中國之人」。唐孔穎達疏:「華夏為中國也」 中國是尊號,天朝上國。
- ^ 《隋書·卷八十一·列傳第四十六·東夷·新羅》新羅國...其人雜有華夏、高麗、百濟之屬,兼有沃沮、不耐、韓、獩之地。
- ^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二十六》吳元年冬十月丙寅,檄諭齊魯河洛燕薊秦晉之人曰:「自古帝王臨御天下,中國居內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國,未聞以夷狄居中國治天下者也,自宋祚傾移,元以北狄入主中國,四海內外罔不臣服,此豈人力,實乃天授,彼時君明臣良,足以綱維天下,然達人志士尚有冠屨倒置之嘆,........歸我者永安於中華、背我者自竄於塞外,蓋我中國之民天必命中國之人以安之,夷狄何得而治哉!予恐中土久污膻腥、生民擾擾,故率群雄奮力廓清,志在逐胡虜、除暴亂,使民皆得其所、雪中國之恥!爾民其體之,如蒙古、色目雖非華夏族類,然同生天地之間,有能知禮義願為臣民者,與中夏之人撫養無異,故茲告諭,想宜知悉。」
- ^ Liu, Xuediao. 中國文化史講稿. Taipei: 知書房出版集團. 2005. ISBN 978-986-7640-65-9 (中文).
- ^ 《書經·周書·武成》:「華夏蠻貊,罔不率俾。」
- ^ 《國語鄭語》史伯對曰:「王室將卑,戎狄必昌,不可逼也。當成周者,南有荊、蠻、申、呂、應、鄧、陳、蔡、隨、唐;北有衛、燕、狄、鮮虞、潞、洛、泉、徐、蒲;西有虞、虢、晉、隗、霍、楊、魏、芮;東有齊、魯、曹、宋、滕、薛、鄒、莒;是非王之支子母弟甥舅也,則皆蠻、荊、戎、狄之人也。非親則頑,不可入也。其濟、洛、河、潁之間乎!是其子男之國,虢、鄶為大,虢叔恃勢,鄶仲恃險,是皆有驕侈怠慢之心,而加之以貪冒。君若以周難之故,寄孥與賄焉,不敢不許。周亂而弊,是驕而貪,必將背君,君若以成周之眾,奉辭伐罪,無不克矣。若克二邑,鄔、弊、補、舟、衣、柔、歷、華,君之土也。若前華後河,右洛左濟,主芣、騩而食溱、洧,修典刑以守之,是可以少固。」
- ^ 《漢書·卷二十八下·地理志第八下·韓地》周宣王弟友為周司徒,食采於宗周畿內,是為鄭。鄭桓公問於史伯曰:「王室多故,何所可以逃死?」史伯曰:「四方之國,非王母弟甥舅則夷狄,不可入也,其濟、洛、河、潁之間乎!子男之國,虢、鄶為大,恃勢與險,崈侈貪冒,君若寄帑與賄,周亂而敝,必將背君;君以成周之眾,奉辭伐罪,亡不克矣。」
- ^ 韓愈《五百家注昌黎文集·卷十一·原道》:「孔子之作《春秋》也,諸侯用夷禮則夷之,進於中國則中國之。」
- ^ 《左傳·成公七年》春。吳伐郯,郯成。季文子曰:「中國不振旅,蠻夷入伐,而莫之或恤,無吊者也,夫,詩曰『不吊昊天。亂靡有定。』其此之謂乎!有上不弔,其誰不受亂,吾亡無日矣。」君子曰:「知懼如是,斯不亡矣。」
- ^ 《左傳·昭公十七年》秋。郯子來朝,公與之宴。昭子問焉,曰:「少皥氏鳥名官,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昔者黃帝氏以雲紀,故為雲師而雲名;炎帝氏以火紀,故為火師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紀,故為水師而水名;大皥氏以龍紀,故為龍師而龍名。我高祖少皥摯之立也,鳳鳥適至,故紀於鳥,為鳥師而鳥名。鳳鳥氏歷正也、玄鳥氏司分者也、伯趙氏司至者也、青鳥氏司啟者也、丹鳥氏司閉者也、祝鳩氏司徒也、且瞗鳩氏司馬也、鳲鳩氏司空也、爽鳩氏司寇也、鶻鳩氏司事也。五鳩,鳩民者也。五雉為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九扈為九農正,扈民無淫者也。自顓頊以來,不能紀遠,乃紀於近,為民師而命以民事,則不能故也。」仲尼聞之,見於郯子而學之,既而告人曰:「吾聞之『天子失官,學在四夷』,猶信。」
- ^ 《世本·諸侯世本·莒》周興,封黃帝之後於祁,而置莒後輿期於始都計斤。十一世茲丕歸莒,至紀公復己姓。
- ^ 《世本·帝王世本·陸終六子》其五曰安,是為曹姓。曹姓者,邾是也。
- ^ 《左傳·昭公十三年》邾人、莒人愬於晉曰:「魯朝夕伐我,幾亡矣。我之不共,魯故之以。」晉侯不見公,使叔向來辭曰:「諸侯將以甲戌盟。寡君知不得事君矣,請君無勤。」子服惠伯對曰:「君信蠻夷之訴,以絕兄弟之國,棄周公之後,亦惟君。寡君聞命矣。」叔向曰:「寡君有甲車四千乘在。雖以無道,行之必可畏也。況其率道,其何敵之有!牛雖瘠,僨於豚上,其畏不死。南蒯子仲之憂,其庸可棄乎!若奉晉之眾,用諸侯之師。因邾莒杞鄫之怒,以討魯罪。間其二憂,何求而弗克!」魯人懼聽命。
- ^ “华夏汉宴2018”汉服饰交流展示中国风俗.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年6月7日).
- ^ 汉族名称的来历.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年6月7日).
- ^
《左傳·閔公元年》:「狄人伐邢,管敬仲言於齊侯曰,戎狄豺狼,不可厭也,諸夏親暱,不可棄也,宴安酖毒,不可懷也,《詩》雲,『豈不懷歸,畏此簡書』。簡書,同惡相恤之謂也,請救邢以從簡書,齊人救邢。」
《左傳·襄公十四年》:「戎子駒支(羌戎之首領)曰:『(晉)惠公蠲其大德,謂我諸戎,是四岳(堯近臣)之裔胄也……我諸戎飲食衣服,不與華同,贄幣不通,言語不達,何惡之能為?』」
《左傳·昭公九年》:「伯父惠公歸自秦,而誘(允姓)以來,使偪我諸姬,入我郊甸,則戎焉取之。戎有中國,誰之咎也?」
《左傳·定公十年》:「犁彌言於齊侯曰:『孔丘知禮而無勇,若使萊人以兵劫魯侯,必得志焉。』齊侯從之,孔丘以公退,曰:『士兵之,兩君合好,而裔夷之俘,以兵亂之,非齊君所以命諸侯也,裔不謀夏,夷不亂華。』」
《周禮‧王制》:「中國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