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敏求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宋敏求(1019年—1079年),次道趙州(今河北趙縣)人,北宋文學家、史地學家。舉進士,官至史館修撰,龍圖閣直學士。

生平

家世顯宦,其父宋綬「繼世掌史」。藏書三萬卷,性慷慨,劉恕遠道向他借書,敏求還款待酒飯。[1]歐陽修稱其「文學該贍,多識故事」[2],詩贊「藏書萬卷覆強記,故事累朝能口傳。」敏求住春明坊,士大夫為借書方便,多居於此[3]

寶元二年(1039年)賜進士,歷任館閣校勘,後因忤王安石變法外遷,知亳州(今安徽亳縣)。為三司判官時,王安石編《唐百家詩選》時,是依據宋敏求「家藏唐詩百徐編」,「擇其精者」而成。治平(1064~1067年)中,召仁宗實錄檢討官、同修起居注、知制誥、判太常寺、龍圖閣直學士,主修史書等職。私撰唐武宗唐哀帝六朝實錄一百四十八卷,編集《唐大詔令集》一百三十卷,預修《新唐書》,另著有《春明退朝錄》、《長安志》二十卷。另撰有《河南志》二十卷、《東京記》三卷等,均佚。

註釋

  1. ^ 《宋史》卷四四四:「宋次道知亳州,家多書,恕枉道借覽。次道日具饌為主人禮,恕曰:『此非吾所為來也,殊廢吾事。』悉去之。獨閉閣,晝夜口誦手抄,留旬日,盡其書而去。」
  2. ^ 歐陽修:〈舉宋敏求同知太常禮院劄子〉(《歐陽修全集》之《奏議集》卷十八)
  3. ^ 朱弁:《曲洧舊聞》:「宋次道藏書皆校三五遍,世之蓄書,以宋為善本。居春明坊時,士大夫喜讀書者多居其側,以便於借置故也。」魏了翁《遂初堂書目跋》:「宋宣獻兼有畢文簡、楊文莊二家之書,不減中秘,而元符中盪為煙矣。」

參考書目

  • 杜澤遜《文獻學概要》,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9月第1版2002年4月北京第2次印刷,頁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