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巴關河大橋

座標26°36′01″N 101°35′46″E / 26.60020°N 101.59600°E / 26.60020; 101.59600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巴關河大橋(1966年)
座標26°36′06″N 101°35′40″E / 26.60161°N 101.59450°E / 26.60161; 101.59450
跨越巴關河
地點 中國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區
河門口 · 玉泉
其他名稱河門口橋
設計參數
橋型上承式拱橋
全長67米
闊度橋面淨寬7米、兩側行人路各寬0.75米
負載限制汽-13、拖-60
歷史
開工日1965年8月16日
完工日1966年1月30日
統計
通行費免費
地圖
地圖
巴關河大橋(1994年)
座標26°36′01″N 101°35′46″E / 26.60020°N 101.59600°E / 26.60020; 101.59600
承載 310省道/蘇鐵中路
跨越巴關河
地點 中國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區
河門口 · 玉泉
設計參數
橋型梁橋
全長216.6米
闊度19.5米
歷史
設計師攀枝花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施工單位攀枝花市橋樑工程公司
完工日1994年5月
統計
通行費免費
地圖
地圖

巴關河大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川省道310線跨越巴關河的公路橋,位於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區。此段S310同時兼作城市道路,名為蘇鐵中路,在2005年以前名為平江中路。目前實際存在新老兩座巴關河大橋,分別建成於1966年和1994年。老橋原本已經封閉,但因新橋於2013年3月20日起封閉大修,老橋又臨時開放單向通行。為此在工程前期重新檢測加固了老橋,並重建了現狀310省道至老橋的聯絡道路。

巴關河

巴關河亦作「把關河」,是金沙江左岸支流,發源於鹽邊縣仁和區交界處,向南流經仁和區同德鎮布德鎮、西區格里坪鎮河門口街道,在金沙江法拉大橋上游300米處匯入金沙江。全長28公里,流域面積242平方公里[1]。巴關河下游最末3公里流經城區,是河門口街道玉泉街道的界河,巴關河大橋即位於此段。

老橋

老巴關河大橋也稱河門口橋,於1965年8月16日動工,1966年1月30日建成,為石砌台石拱橋,主拱兩肩上各有三個腹拱。橋樑全長67米,橋面淨寬7米,兩側行人路各寬0.75米,引道共長561.6米,設計荷載為汽—13、拖—60。[2]

新橋

新巴關河大橋位於老橋下游約250米處,由攀枝花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設計、攀枝花市橋樑工程公司施工,1994年5月竣工。此橋為鋼筋混凝土梁橋,全長216.6米,橋寬19.5米[3]。除去兩端橋台之外,中部有6個H形橋墩,因此橋面共有7段。其中自西向東第2段橋面跨越了巴關河。

大修

由於設計荷載等級較低,加之作為資源型工業城市的攀枝花市有大量重載車輛通行,導致該橋出現病害,被相關單位和檢測機構測評為四類橋,需要進行維修加固。維修工程由四川川交路橋有限責任公司承擔,於2013年3月20日起封閉施工[4],禁止車輛和行人通行。維修期間周邊道路交通實施分流,自東向西的全部車輛改經臨時開放的老巴關河大橋單向通行跨越巴關河;自西向東的車輛依據類別,公交客車、長途客車和大型貨車借道華電攀枝花三維發電公司(原502電廠)內部道路繞行,經廠內橋樑跨越巴關河;社會小型車輛經由巴關河口對面金沙江右岸的陶家渡片區繞行,走陶家渡大橋法拉大橋往返金沙江兩岸。工程原計劃於同年9月20日結束,實際提前於7月1日下午即已通車[5]。本次維修加固工程對全橋所有結構裂縫和結構缺陷進行了修補,對原橋蓋梁負彎矩區採用粘貼鋼板、正彎矩區採用粘貼碳纖維加固,對東岸橋台進行加固,重新預製安裝新的T梁,並重做橋面系,以提高設計荷載等級達到公路—Ⅰ級,工程總投資近1600萬元。[6][3]

參考文獻

  1. ^ 攀枝花市志 第二篇自然环境与资源 第一章地质、地貌、水系. www.panzhihua.gov.cn. 1994年7月.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11月29日). 
  2. ^ 攀枝花市志 第八篇交通 第三章桥梁和渡口. www.panzhihua.gov.cn. 1994年7月.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2月2日). 
  3. ^ 3.0 3.1 巴关河大桥维修加固工程招标代理机构比选公告. 攀枝花市交通投資開發有限公司. 2012年11月2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3月4日). 
  4. ^ 攀枝花市交通运输局牵头检查巴关河大桥施工及绕行线路交通组织工作. 攀枝花市交通運輸局. 2013年3月21日. [永久失效連結]
  5. ^ 巴关河大桥维修加固完工昨通车. 攀枝花日報. 2013年7月2日. [永久失效連結]
  6. ^ 巴关河大桥春节后封闭维修. 攀枝花日報. 2013年1月2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3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