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里弧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980 年 12 月,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局的辛迪·麥克菲在南極站記錄的光環顯示照片。照片中出現了幾種不同的光暈現象:兩個幻日(亮點)、一個幻日圓(水平線)、一個22° 暈(圓)、一個上切弧和一個帕里弧(頂部)。
複雜的月暈。可見的有:光環、帕里上切弧幻月
2015 年 11 月 24 日,在佛羅里達州聖羅莎海灘上看到的上切弧和向陽帕里弧。

帕里弧(Parry arc)是一種罕見的,一種偶爾出現在22° 暈上方的光學現象,同時還有上切弧。

發現

1820 年,威廉·愛德華·帕里爵士 (Sir William Edward Parry, 1790–1855) 在一次北極探險中尋找西北航道時首次描述了這種暈。 4 月 8 日,在惡劣的條件下,他的兩艘船被冰困住,迫使他在加拿大北部北極群島梅爾維爾島過冬,當天他繪製了這一現象的圖畫。該圖準確地呈現了幻日環22° 暈、一對幻日下切弧46° 暈圈外天頂弧。然而,他確實弄錯了上切弧。另一方面,他添加了兩條從 46° 暈的底部橫向延伸的弧,長期以來被解釋為錯誤繪製的下側弧,但也有可能是正確繪製的亞螺旋弧(兩者均由相同的晶體取向產生,但光線通過不同晶面)。 [1]

形成

帕里弧是由雙取向的六稜柱晶體產生的,即所謂的帕里取向,其中稜鏡的中心主軸和上下稜鏡側面都是水平取向的。這個方向造成了幾個罕見的光暈。格擋弧是光線穿過形成 60° 角的兩個側面的結果。帕里弧的形狀隨着太陽的高度而變化,隨後被稱為上弧或下弧,以表明它們是在太陽上方或下方發現的,並且根據它們的方向來判斷是凹的或凸的。 [2] [3]

柱狀晶體採用這種特殊的帕里取向的機制受到了很多猜測——最近的實驗室實驗表明,可能是由於存在具有斜角六邊形橫截面的晶體。 [4]


帕里弧可能與上切弧、 洛維茨弧和任何由金字塔形晶體產生的奇數半徑暈圈混淆。

另見

  • 洛維茨弧

參考資料

  1. ^ Cowley, Parry 1820
  2. ^ Cowley, Parry Arcs
  3. ^ Arbeitskreis Meteore, Parry Arc
  4. ^ Westbrook, C. D. Origin of the Parry arc (PDF). Quarterly Journal of the Royal Meteorological Society. 2011, 137 (656): 538–543 [2022-11-15]. Bibcode:2011QJRMS.137..538W. doi:10.1002/qj.76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