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鄭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慶鄭
晉惠公怒殺慶鄭
本名氏:慶
名:鄭
逝世前645年
國籍晉國
活躍時期春秋

慶鄭(?—前645年),中國春秋時期晉國大臣。

前647年,晉國發生饑荒,晉惠公秦穆公請求購買糧食,秦穆公答應了。前646年,秦國發生饑荒,晉惠公卻不肯賣糧食給秦國。慶鄭說忘恩負義會招致災禍,晉惠公不聽。[1]前645年,秦穆公討伐晉國,爆發韓原之戰。晉惠公問慶鄭:「敵人深入了,怎麼辦?」慶鄭回答說:「君王讓他們深入的,能怎麼辦?」晉惠公說:「放肆!」占卜車右的人選,慶鄭得吉卦。但晉惠公不用慶鄭,以步揚駕御戰車,家僕徒作為車右。以鄭國的小駟馬駕車,慶鄭說要用本國的馬匹駕車,熟悉水土,便於控制。晉惠公不聽。九月十四,秦晉兩軍作戰時,晉惠公的小駟馬陷入爛泥中。晉惠公向慶鄭呼救。慶鄭說:「不聽勸諫,違抗占卜,本是自取失敗,為何要逃走呢?」於是就離開了。韓簡的戰車由梁由靡駕駛,虢射作為車右,將要俘虜秦穆公。慶鄭叫他們救援晉惠公,使秦穆公走脫。被俘的晉惠公在呂省的幫助下回國,蛾析問慶鄭為什麼不逃走,慶鄭回答:「使國君陷於失敗,失敗了不死卻逃亡,又使國君不能加以刑罰,這就不是為臣下之道。臣下不合臣道,又能逃到哪去?」十一月,晉惠公回國。十一月廿九日,殺了慶鄭。[2]

參考文獻

  1. ^ 左傳·僖公十四年》:冬,秦飢,使乞糴於晉,晉人弗與。慶鄭曰:「背施無親,幸災不仁,貪愛不祥,怒鄰不義。四德皆失,何以守國?」虢射曰:「皮之不存,毛將安傅?」慶鄭曰:「棄信背鄰,患孰恤之?無信患作,失授必斃,是則然矣。」虢射曰:「無損於怨而厚於寇,不如勿與。」慶鄭曰:「背施幸災,民所棄也。近猶仇之,況怨敵乎?」弗聽。退曰:「君其悔是哉!」
  2. ^ 《左傳·僖公十五年》:三敗及韓。晉侯謂慶鄭曰:「寇深矣,若之何?」對曰:「君實深之,可若何?」公曰:「不孫。」卜右,慶鄭吉,弗使。步揚御戎,家僕徒為右,乘小駟,鄭入也。慶鄭曰:「古者大事,必乘其產,生其水土而知其人心,安其教訓而服習其道,唯所納之,無不如志。今乘異產,以従戎事,及懼而變,將與人易。亂氣狡憤,陰血周作,張脈僨興,外強中乾。進退不可,周旋不能,君必悔之。」弗聽。……壬戌,戰於韓原,晉戎馬還濘而止。公號慶鄭。慶鄭曰:「愎諫違卜,固敗是求,又何逃焉?」遂去之。梁由靡御韓簡,虢射為右,輅秦伯,將止之。鄭以救公誤之,遂失秦伯。秦獲晉侯以歸。……蛾析謂慶鄭曰:「盍行乎?」對曰:「陷君於敗,敗而不死,又使失刑,非人臣也。臣而不臣,行將焉入?」十一月,晉侯歸。丁丑,殺慶鄭而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