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話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開封話中原官話的一種,有其獨有特點。這裏的開封話主要是指開封市區使用的方言,不包括開封郊縣的方言。開封方言直白易懂,方言詞彙很多,詼諧幽默。

與其他中原官話相比,開封話主要特點為兒化音明顯,存在吞音,和『平水韻九屑』元音【e】的大量使用。

音系

兒化音

與鄭州話相比,開封話兒化音現象突出。有人把鄭州話比作「河南味的普通話」,把開封話比作「河南味的北京話」,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其兒化音的大量使用。且兒化音往往伴隨着縮減詞句的功能,如把「繩子」、「小妮子」、「小舅子」、「妗子」、「花」、「門」、「小李」直接兒化讀作「繩兒」、「小妮兒」、「小舅兒」、「妗兒」「花兒」、「門兒」、「小李兒」。

尖團合流

例如「幸」「姓」同音。

吞音

開封話中存在廣泛的吞音等語流音變的現象。由於吞音,語速更快,但講話含混不清的情景更多。例如,「你去弄啥呢?」「不喜歡」「學院門」「新街口」在開封話中變成「女nua啦」「不旋」「旋門兒」「歇口兒」等。

輔音置換

「就是」在開封話中說成「逗是」。 「就這樣吧」說成「逗就這吧」。

『平水韻九屑』元音【e】的普遍使用

開封話另一大特點就是把『平水韻九屑』元音/e/作為主元音來使用,如「這」/dʒè/,「車」/tʃé/,「熱」/ʒé/,「蛇」/ʃè/,「核桃」/hètào/,等。這個特點已經成為了分辨開封人和鄭州人的依據之一。/e/音使用的現象在其他河南方言中不多見,但在中國其他官話地域卻有類似情況,比如重慶話中,就也有/e/音大量使用的現象。

減縮字

詞句的減縮是中原官話的特點之一,往往幾個字就能夠代表其他方言的長句。而開封話相對中原官話顯得更加減縮。如:把「筷子」讀作/kuiáo/,把「孩子」讀作/hiào/,把「雞子」讀作「揪」,都省去了「子」字。

方言字

  • 「中」:行。
  • 「羊二」:現在。
  • 「就彎兒」:根本。。。乾脆。。。
  • 「可」:非常。
  • 「興」:態度蠻橫,厲害,發狠,興奮。
  • 「蹩」:固執。
  • 「嗻」:依靠,撒嬌。
  • 「bè」:「別」字的異讀。
  • 「冇」 [mou]:沒有。
  • 「屙」 [e]:排大便。
  • 「攉」 [huo]:潑,倒。
  • 「能」:聰明。
  • 「精喜」:聰明(貶稱)。
  • 「半吊」:二百五。
  • 「月白/be/」:事情沒下文了。
  • 「和攪」:攪合,搗亂。
  • 「夜個」:昨天。
  • 「雞個」:今天。
  • 「咩個」:明天。
  • 「嗷嗷」:大聲喊叫。
  • 「張精」:逞強,逞能,張揚。
  • 「挾邩」 [xiehuo]:大聲說話。
  • 「賴孫」:壞蛋。
  • 「燕麵糊」:蝙蝠。
  • 「鬼溜」:得意。女孩兒長得迷人(貶稱)。
  • 「遮楞」:「側着、斜着、歪着」。
  • 「直楞」:「豎起來的、精神的」。
  • 「撮革/gé/囊」:「倒垃圾」。
  • 「揢」/ke/:捕捉。如「捉小偷」說成「揢/kè/小偷」。
  • 「hào」:「風箏」,有音無字。
  • 「打/dèlou/」:「打陀螺」,有音無字。

與鄭州話的爭議

一部分開封人認為鄭州話是一種新興的語言,由於交通便利發展迅速,各地居民(河南人居多)迅速湧入鄭州。語言混雜,於是按照普通話的標準河南味化,形成了鄭州話。不能代表河南話。但是同樣有人認為鄭州話由於沒有大量的特殊字詞發音,因此與外省人溝通方便,利於交流。事實上,如今電視節目中的河南方言大多是鄭州話,這種話很容易被官話語系的人聽懂。這樣引起了一些認為開封話才是正宗河南話人士的反對,因為開封長期作為河南省會,其語言在鄭州崛起前一直被視作河南話的代表。但是有人認為開封話讀音使用都與普通話有較大區別,會給外地人難以聽懂的感覺。

河南省會從開封遷至鄭州後,隨着大批開封人的到來,開封話對鄭州話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再加上國家大力推廣以北京話為藍本的普通話,而開封話和北京話原本就有一定程度的近似,同屬於北方話次方言。同時,隨着經濟的深入發展,便利的交通使本省乃至全國各地居民湧入鄭州,語言混雜,相互影響,所以,以開封話為基礎演變而來的鄭州話,在其發展過程中又受到普通話的影響,最終形成了具有河南特色但又接近普通話風格的鄭州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