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徐光海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徐光海
性別
出生1907年
 大韓帝國慶尚南道密陽郡
逝世1938年11月23日(1938歲—11—23)(30—31歲)
 滿洲國三江省寶清縣張家窯
別名徐炳仁
民族朝鮮族
語言朝鮮語漢語
職業軍人
政黨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

徐光海朝鮮語:서광해,1907年—1938年11月23日),曾用名炳仁朝鮮族東北抗日聯軍將領,1937年起歷任抗聯第六軍一師政治部主任,兼富錦縣委書記、中共下江特委常委,2015年8月入選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體名錄[1][2]

早年生涯

1907年,徐光海出生於朝鮮慶尚南道密陽郡,1913年隨家人遷居中國瀋陽,後搬至開原,1926年定居黑龍江蘿北縣,在梧桐河東岸給奉系軍閥吳俊升開辦的福豐稻田公司開墾稻田。1930年秋,他曾在梧桐河減租減息運動中與其它群眾參與營救被軍閥逮捕的運動領導人崔庸健裴治雲,後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國共產黨九一八事變後開始從事抗日救國的宣傳工作。[3]:259-260[4]:169-170[5]:287

1933年7月,徐光海被中共湯原中心縣委派往一支報號「閻王」的義勇軍隊作爭取改造工作。1934年1月,他幫助僅有兩支槍的湯原中心縣委從閻王義勇軍借到2支槍,使得游擊隊得以喬裝從蘿北縣鳳翔鎮自衛團繳來二十餘支槍。同年10月,他帶領閻王義勇軍21人加入湯原游擊總隊,被分配到副官處工作。1935年2月12日,他與湯原游擊隊喬裝繳了樺川縣火龍溝地主姜海泉和依蘭縣西湖景地主孫小文自衛團的武裝,1935年9月又活捉了集賢縣王海屯地主漢奸何夢林,將其家產和糧食分給窮人和充作抗日經費。此後,游擊隊在完達山脈七星砬子峰建起密營。[3]:260-263[4]:170-171[5]:287

師政治部主任

1936年7月,徐光海被派往東北抗日政治軍事學校第二期學習。期間,他擔任班長,並介紹王明貴等人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同年11月,他完成學業返回東北抗聯六軍司令部。1937年2月,抗聯第六軍的4個團擴編成4個師,徐光海被任命為一師政治部主任。此後,他奉命協助中共富錦縣委開展建立抗日根據地的工作,在富錦寶清集賢等地開展游擊戰,發動群眾組建抗日救國會、婦女會、兒童團、農民自衛隊等公開或半公開的抗日組織。[3]:263-265[4]:171[5]:287

1937年9月,六軍一師師長馬德山奉命接應依蘭縣三十八團舉事抗日的兩個連,在返回途中遭關東軍突襲。徐光海聞訊率領一師一團和教導隊在寶清鮑家南山腳下成功幫助解圍。舉事抗日的兩個連後被改編為六軍一師六團。李雲峰被任命為團政治部主任。1938年4月,他和馬德山率六軍一師與高玉斌的六軍五師在蘿北縣聯合參加了老龍崗伏擊戰。同年6月,他率六軍一師教導隊趁夜潛入富錦縣的一個警察署,活捉24名警察、2名日本指導官和1名翻譯,後將日本指揮官和翻譯處決。同年7月,他根據情報率部在雙山成功伏擊從富錦到佳木斯換防的興安軍,擊斃興安軍約80人。[3]:265-267[5]:288

兼任富錦縣委書記

七七事變後,日軍開始發重兵圍剿松花江下游的抗聯軍隊,並通過強迫農民「歸屯並戶」來割斷抗聯與民眾的聯繫。抗聯第六軍和富錦寶清地區中共黨組織相繼被破壞。1938年秋,李兆麟率六軍教導隊與徐光海率領的一師部分隊伍在張老道廟會師。在幹部會上,李兆麟代表中共北滿臨時省委組織了第三批西征部隊。鑑於徐光海在富錦地區的群眾威信,他被任命兼職富錦縣委書記,參加下江特常委工作,與下江特委書記高禹民留守,全面負責下江的軍政工作。同年11月23日,徐光海帶領醫護人員和20餘名傷病員轉移時,與叛徒陳傳和的三十五團在張家窯遭遇。徐光海和裴成春等20餘人在戰鬥中犧牲。[3]:267-268[4]:172-173

紀念

參考資料

  1. ^ 中共抗战英烈:徐光海. 中國軍網. 2021-10-18. 
  2. ^ 2.0 2.1 民政部公布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中國政府網. 2015-08-24 [2024-03-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26).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3. ^ 3.0 3.1 3.2 3.3 3.4 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地方黨史研究所 東北烈士紀念館 編. 《东北抗日烈士传 第三辑》.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1981. 
  4. ^ 4.0 4.1 4.2 4.3 《中国共产党人的故事 第1辑 报国为民卷》. 中國方正出版社. 2017. ISBN 9787517404712. 
  5. ^ 5.0 5.1 5.2 5.3 於紹雄 主編. 《东北抗日联军将领传》.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009. ISBN 978-7-207-08456-9. 
  6. ^ 抗联革命烈士牺牲纪念地——七星峰. 中國日報. 2010-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