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對於西班牙內戰的干涉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德國對於1936年西班牙內戰的干涉
西班牙內戰的一部分
1937年遭受德國和意大利轟炸後的格爾尼卡[1]
地點 西班牙
目標支援西班牙國民軍
作戰單位 納粹德國
日期1936年至1939年
結果行動成功:

德國對於西班牙內戰的干涉是指從1936年7月西班牙內戰期間德國進行的干涉行為。阿道夫·希特拉在西班牙內戰早期就派遣了強大的空軍以及裝甲部隊來支持弗朗西斯科·佛朗哥及其西班牙國民軍蘇聯派遣了少量的部隊協助共和軍政府。而英國法國以及其它24個國家簽署了禁運令以阻止任何軍需品和士兵進入西班牙。儘管德國也是禁運令的簽署國之一,但卻屢次違反條約。西班牙內戰的戰場為裝備着世界上最先進裝備的德軍提供了戰鬥經驗。可德國進行干涉的同時也增加了其捲入戰爭的風險,而德國還沒有為戰爭做好準備。因此,希特拉減緩了他對西班牙的援助並轉而慫恿墨索里尼派遣大量的意大利軍隊進入西班牙。佛朗哥的國民軍最終贏得了勝利。他在成為德國非正式盟友的同時保持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中立立場。這場在西班牙持續了三年的衝突為即將在1939年爆發的世界大戰拉開了序幕。

有多個因素促使納粹支持佛朗哥:其一,這能夠將國際焦點從希特拉的中歐戰略上移開;其二,一個親德的法西斯主義西班牙會為法國帶來威脅;其三,這場戰爭為德軍訓練士兵並測試武器裝備和戰略提供了機會。

軍事行動

1936年7月,希特拉決定出兵支援西班牙國民軍。納粹德國空軍負責將非洲兵團運往西班牙。西班牙德國合辦的「西班牙-摩納哥運輸公司」(HISMA)和德國公司「原材料和商品採購公司」(ROWAK)相繼成立並將超過2500支部隊從西屬摩洛哥運往西班牙。早期的干預讓國民軍在戰爭初期佔據優勢。同時,德軍還協助國民軍進行軍隊訓練,其產生的作用並不亞於德軍直接加入戰爭。從7月29日到10月11日,德軍共計將13523支部隊以及270100公斤戰爭原材料從摩洛哥運往安達盧西亞。正是依靠德軍的運輸和補給,佛朗哥的非洲兵團才能夠在戰爭當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儘管德國在1936年8月24日簽署了不干涉協定英語Non-intervention in the Spanish Civil War,但卻屢次違反條約內容。在一次共和軍針對德國戰列艦德國號空襲之後,德國和意大利宣佈它們將退出不干涉協定委員會英語Non-intervention in the Spanish Civil War和海洋巡邏隊。1937年6月初,德國和意大利又返回了委員會和巡邏隊,但隨後它們因共和軍的攻擊而再一次退出。駐西班牙德軍在戰後宣稱他們共擊落了372架共和軍飛機英語Spanish Republican Air Force並擊沉了60艘共和軍軍艦英語Spanish Republican Navy。這些德軍後來被重新整編並命名為禿鷹軍團。據戰後統計,禿鷹軍團因敵對行動而損失了72架飛機,因事故或意外損失了160架飛機。按照1939年的經濟狀況來計算,德國資助給國民軍的物資價值大約4300萬英鎊(約合2.15億美元)。

來自德國的空中力量支援了馬德里保衛戰城堡圍攻戰英語Siege of the Alcázar中的國民軍。在這些戰役中,禿鷹軍團的飛行中隊和兩支地面裝甲部隊協同作戰。截止到1936年底,有大約7000名德國士兵在西班牙服役。在1937年2月的馬德里圍城戰和哈拉馬河戰役期間,西班牙國民軍都得到了德軍和德制裝備的支援。隨着戰爭的發展,一次又一次的失敗證明了禿鷹軍團的戰機不足以應對先進的蘇制戰機。在北方戰役英語War in the North中,裝備不斷更新換代的禿鷹軍團有效地輔助了地面部隊。在呂根島行動中,一波又一波的飛機轟炸並摧毀了位於格爾尼卡的目標。這次轟炸共造成1685人死亡,超過900人受傷。國民軍在畢爾巴鄂的進攻行動同樣有大規模的空中力量配合地面部隊作戰。這些都證明了禿鷹軍團對於國民軍的重要性。禿鷹軍團的空中和地面部隊同樣在布魯內特戰役英語Battle of Brunete特魯爾戰役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據統計,在國民軍的反攻期間,禿鷹軍團每天執行行動超過100架次。1937年4月至6月在阿拉貢的國民軍攻勢之中,禿鷹軍團的空襲和地面部隊也協助了貝爾奇特戰役英語Battle of Belchite (1937)等諸多行動。7月24日至25日,西班牙共和軍主動發起了厄波羅河戰役。儘管禿鷹軍團的偵查部隊向國民軍發出了警告,但並沒有引起國民軍的警覺。禿鷹軍團空軍在此期間的422架次飛行行動後來被證明起到了重要作用。正是這些來自禿鷹軍團的增援為之後國民軍的反攻贏得了機會。

在海上,禿鷹軍團的海上空軍偵查隊對共和軍的船隻,港口,海岸沿線的通訊設備甚至內陸目標實施了有效的打擊。隸屬於德國海軍的北海艦隊在西班牙附近巡航。這支艦隊由小型戰列艦德國號,小型戰列艦舍爾海軍上將號輕型巡洋艦科隆號,以及四艘魚雷艇組成。除此之外,德軍還制定了厄修拉計劃,即派遣大量U型潛艇在西班牙附近行動,但這個計劃最終也沒有被執行。

動機和志願者

西班牙內戰剛剛開始,希特拉便開始為德國的干預尋找理由。這些理由有但不限於:為德國再武裝轉移注意力,阻止共產主義在西歐的擴散,創造一個親德的主權國家用於干擾英法,和使德國進一步經濟擴張變為可能。[2] 雖然對馬德里的進攻計劃在1937年3月被放棄,德軍卻製造了一系列對共和軍防守較弱地區的打擊。儘管這些行動會使內戰延長,但它無疑有助於將歐洲國家的注意力從希特拉的中歐戰略上移開。[3] 作為一個礦業和工業重地,德軍對維茲卡亞英語Vizcaya的襲擊為德國境內工廠帶來了原材料和機械。[4] 1937年6月27日,希特拉在他於維爾茨堡的公開演講當中聲明他會支持佛朗哥奪取西班牙境內礦產的控制權。[5]

1937年1月,對於德國干預西班牙目的的討論越來越激烈。德國政府想要盡全力避免一場牽扯到整個歐洲的戰爭,他們擔心如果他們繼續從西班牙獲取資源就會引起這場戰爭。[6] 因此,德國領導層開始出現分歧。恩斯特·馮·魏茨澤克英語Ernst von Weizsäcker認為現在的問題就是如何快速圓滑的抽身,而赫爾曼·戈林表示德國永遠不會接受一個「紅色西班牙」。德意經過商討後決定,在2月初運往西班牙的物資將是最後一批援助,之後他們將停止援助。[6]德國在之後將僅提供能保證國民軍不輸掉戰爭的物資。[7]

對於西班牙內戰的干涉使墨索里尼和希特拉更為親密,這有助於希特拉為他的與奧地利合併的計劃贏取墨索里尼的支持。[8]奧地利的反納粹專制天主教政府,也就是祖國陣線,有效地阻止了奧地利境內法西斯主義的興起。[9] 然而隨着1934年奧地利總理恩格爾伯特·陶爾斐斯被刺殺,意大利有可能會在德國入侵奧地利的時候給予奧地利軍事援助。但靠着在西班牙內戰中誕生的羅馬-柏林軸心,希特拉已經無需再擔心意大利會幫助奧地利。[10]

大約有5000名德國人和奧地利人自願加入了國際縱隊,他們當中有些人是享有政治庇護的難民。相比較而言,幾乎沒有人自願加入國民軍陣營。[11]

不干涉協定

顯示各國控制區域的地圖。德國以灰色標明。[12]

英法在聯合外交倡議當中提出了不干涉主義並發起了不干涉協定英語Non-intervention in the Spanish Civil War的簽署,[13]這是為了避免西班牙的戰火燃到整個歐洲大陸。[14] 1936年8月4日,法國政府決定不對納粹德國的戰事進行干預並要求其簽署不干涉條約。德國此時的態度是只要蘇聯還活躍在歐洲大陸上,任何時候有關防止戰事進一步擴大的問題都可以進行協商,無論是否要簽署不干涉條約。[15] 在這次會晤當中已經涉及到了關於德國正在為西班牙國民軍輸送補給的問題。[15] 8月9日,德國政府發電告知英國政府「之前沒有任何軍需材料從德國運出,之後也不會有。」但這只是一個赤裸裸的謊言。[16] 一架德國空軍的Ju 52運輸機在共和軍領空通行的時候被擊落。共和軍聲明在德國簽署不干涉協定之前他們不會歸還這架飛機及其機組成員。[17] 此時有越來越多的人相信沒有人會遵守所謂的不干涉協定。[18] 埃里希·雷德爾此時敦促德國政府要麼選擇不遺餘力的志願西班牙國民軍,然後將整個歐洲拖入戰爭,要麼選擇拋棄佛朗哥。24日,德國簽署了協定。[17][19] 此時,各國政府組建了不干涉協定委員會來監督協定的履行情況,但是德國和蘇聯的私下交易對於國際社會來說已經越來越明顯了。[20] 德國打破其簽訂的協定對各國來說已經司空見慣了。[21]

參考

註腳


來源

  1. ^ Carr (1971). p. 209.
  2. ^ Westwell (2004). p. 12.
  3. ^ Westwell (2004). p. 29.
  4. ^ Westwell (2004). p. 30.
  5. ^ Thomas (1961). p. 459.
  6. ^ 6.0 6.1 Thomas (1961). p. 341.
  7. ^ Thomas (1961). p. 342.
  8. ^ Cienciala (1968). p. 30.
  9. ^ Payne (1996). p. 250.
  10. ^ Payne (1996). p. 251.
  11. ^ Knight (1998). pp. 71–72.
  12. ^ Thomas (1961). p. 395.
  13. ^ Beevor (2006). p. 374.
  14. ^ Stone (1997). p. 134.
  15. ^ 15.0 15.1 Thomas (1961). p. 257.
  16. ^ Thomas (1961). p. 259.
  17. ^ 17.0 17.1 Alpert (1998). p. 44.
  18. ^ Thomas (1961). p. 260.
  19. ^ Thomas (1961). p. 261.
  20. ^ Thomas (1961). pp. 263–264.
  21. ^ Stone (1997). p. 133.
  22. ^ Heydecker, Leeb (1975). p. 174.

傳記

第一手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