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杆
此條目可能包含原創研究。 (2014年7月3日) |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08年4月19日) |
戰杆屬於刺擊類冷兵器,是中國地區北方漢族對沒有纓、綾、穗等裝飾的矛或槍的稱呼,有時也指普通的矛或槍,或指槍或矛的杆部。在其他地區(比如東歐和西亞)的民族中這種武器也有廣泛的使用,只不過大多數民族的語彙中不會把戰杆與一般的槍或矛進行區分。
戰杆的使用
戰杆和普通的槍、矛屬於同一個起源——尖木,並同樣流行於冷兵器時代。隨着冷兵器時代的消退,因附有裝飾物而具有審美意義的槍和矛被保存到了民間的體育、文藝或民俗儀式中,而戰杆則基本退出歷史舞台,只在一些狩獵民族中還有使用,偶爾也會出現在文明人的械鬥或示威之中。
戰杆的意義
在大多數情況下,人們在言語中不會去區分戰杆和一般的槍和矛,指涉槍和矛的概念時一般也就包括了戰杆的概念。但是對於專業的冷兵器或古代軍事學者和愛好者來說,他們通常會出於科學和嚴謹的考慮對二者進行區別,他們也會把近戰肉搏用的戰杆和遠程投射用的標槍進行區別。另一種人也會進行這種區別,他們是曲藝藝人和曲藝作者,以及一部分俗文學的作者,他們為了使聽眾感到新鮮而對一些常用的詞語進行「陌生化」處理,把戰杆從一般的槍或矛中區分出來,或者把一般的槍或矛說成戰杆,又或者把一般的槍或矛的杆部稱作戰杆。另外,舊時一些曲藝班子的老闆為了方便道具的管理,也會用戰杆和槍來指涉不同的道具。
史料
關於文藝現象,我們可以找到相關例子,如小說《續濟公傳》(作者坑餘生)中有:
「那總兵鄭元龍頭戴三岔亮銀盔,上邊珍纓高結,身披鎖子連環甲,內襯素龍袍,上繡冰炸梅花朵,護心寶鏡,光明閃照,九股楞的絆甲絛,肋下佩三尺龍泉劍,左邊袋內龍角弓,右邊壺盛狼牙箭,胯下銀河獸得勝勾,掛着素纓梅花戰杆,懷抱令箭,面如白玉,三絡長髯飄灑胸前」
又如連珠快書《定軍山》(作者不詳)中也有:
再如太平歌詞《秦瓊觀陣》(作者不詳)中亦有:
「觀東方青龍刀大砍刀刀刀偃月,觀南方月牙斧夾鋼斧斧閃金星。觀西方素銀槍亮銀槍槍抖動銀戰杆,觀北方五股叉托天叉混海蛟龍」的說法。
細分
從冷兵器科學分類法的角度開看,戰杆類兵器按形態可分為四種:「尖木」、「刺杆」、「戰杆」、「整鑄槍」。尖木是原始人發明的簡易武器,僅僅是把木棍削尖在把尖部燒結實而已,維柯在《新科學》裏對此有相關闡述;刺杆是一整根金屬杆,形狀如尖木,這種冷兵器常常被作為固定畜體進行燒烤的炊廚工具,出現在餐飲或秀色題材的文字或圖片裏;戰杆是一根木棍和一個金屬頭部安插組成的,和普通的槍的區別只在於沒有裝飾物;整鑄槍指槍的形狀的整鑄鐵器,從剪影上看和真槍完全一樣,適合大力士使用,優點是能夠刺殺的同時也可以利用金屬的重量重擊對手。以上四種武器,除戰杆外,都是一體化的,而不是組裝型的,因而也就沒有安裝裝飾物的設計,此四類均被歸為戰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