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鱷屬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摩洛哥鱷屬
化石時期:始新世早期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爬蟲綱 Reptilia
目: 鱷目 Crocodilia
科: 長吻鱷科 Gavialidae
亞科: 切喙鱷亞科 Tomistominae
屬: 摩洛哥鱷屬 Maroccosuchus
Jonet & Wouters, 1977
模式種
Maroccosuchus zennaroi
Jonet & Wouters, 1977

摩洛哥鱷學名Maroccosuchus),是一種已滅絕的長吻鱷,早始新世的森氏摩洛哥鱷(m zennaroi),有較寬闊的頜骨,它的上顳窩相對眶部要較小,森氏摩洛哥鱷的體長可達23尺(7米),從頜骨來看,森氏摩洛哥鱷可能會捕食較大的獵物,而不像現存的馬來鱷專門以魚類為食。


根據大量保存完好的標本,詳細描述了Oulad Abdoun盆地(摩洛哥)Ypresian的Maroccosuchus (zennaroi Jonet&Wouters,1977年)。

系統發育分析包括64個組內分類群和238個特徵,表明前納羅霉是最基本的托米斯特明(Tomistomines)。這一分支由10個明確的突觸形態支持,而只有兩個(兩者都與鼻部形狀有關,並且在加維類中觀察到)支持斯賓塞肯蒂修斯(Kentisuchus spenceri)和後來的托米斯特明之間更密切的關係。zennaroi支原體中沒有它們可以反映其介於基底鱷形類和長喙托米斯特明之間的中間形態。這清楚地表明了早始新世,並且托米斯特明出現的年齡不早於晚古新世,通過分子分析質疑了為加維亞利斯-托米斯特馬分歧提出的晚始新世、漸新世和中新世年齡。考慮到這一分析,對托米斯特明的生物地理學歷史進行了評估。這段歷史始於下始新世或最新古新世期間的西特提斯,之後是M.zennaroi,隨後是幾個西歐的托米斯特明。特提斯群島成為傳播到北美、非洲和亞洲的中心。系統發育分析還表明,至少有兩種獨立的物種從特提斯地區向亞洲擴散,一種情況下,現存的史氏Tomistoma schlegelii與歐洲中新世物種的關係更為密切,另一種情況則是Toyotamaphimeya machikanense和Penghusuchus pani與北美的Thecachampsa更為密切。然而,少部分漸新世和晚始新世遺骸無法確定分歧和擴散路線的明確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