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馬克思主義學生同盟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日本馬克思主義學生同盟是隸屬於革命的共產主義者同盟全國委員會(黑田·本多派,1959年成立)的學生組織, 簡稱馬學同。

1963年,隨着革共同全國委分裂為本多派(中核派)和黑田派(革馬派),馬學同也隨之分裂為馬學同中核派和馬學同革馬派。

歷史概要

1960年4月,安保鬥爭最激烈的時候,它為了對抗共産主義者同盟的學生組織社學同而成立。 當時,馬克思主義學生同盟批評日本共產黨是「右翼的」、而共產主義者同盟為「極左」的,並試圖獲得中間勢力的支持。 安保鬥爭失敗後,許多放棄已經陷入癱瘓的共盟的積極分子加入了馬學同,使得馬學同迅速擴大了影響力,並接管了全學聯的領導權。

1961年7月,在第17次全學聯大會上,民青和反馬學盟勢力(社學同諸派、革共同関西派、社青同等)聯合成立的旨在奪回主導權的「つるや連合」遭到暴力驅逐,全學聯被置於馬學同的傘下。

1963年2月,以革共同全國委員會議長黑田寬一為首的革命的馬克思主義派分裂了出來,大多數學生活動家站在了革馬派一邊,並成立了「日本馬克思主義學生同盟·革命的馬克思主義派」(馬學同革馬派)。 只有少數學生加入了本多延加總書記的派系,該派系是指導部的多數派,他們也組建了一個學生組織,名為「日本馬克思主義學生同盟·中核派(馬學同中核派)。後來中核派的勢力不斷擴大,「中核派」開始被用來稱呼整個本多派,無論是自稱還是他稱。

有關各派別的詳細信息,請參閱:

日本革馬派學生組織列表·日本中核派學生組織列表

關於內訌的爭論

在1961年7月舉行的第十七次全學聯大會上,馬學同排除了反馬學同勢力「つるや聯合」(社學同諸派、革共同關西派、社青同),在全學聯中確立了領導地位。 馬學同在日本新左派歷史上首次使用武鬥棒消滅了つるや聯合反對派,但這有時被認為是內部競爭升級的原因,以至後來發生了可怕的相互殘殺。

內部競爭加劇的責任後來成為中核派和革馬派之間爭論的焦點。 中核派以革馬派搞分裂為由,指責革馬派挑起了內訌;革馬派則以當時指揮馬學同的是中核派的清水丈夫為由,指責中核派搞內訌。

參考文獻

關聯條目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