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曲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時代曲中國民間音樂歐洲爵士音樂的融合,起源於20世紀20年代的中國上海。上海時代曲是用國語演唱的,它被看作是時尚和先進文化的標誌。聽眾中有相當大的一部分人並不會說很流利的國語。20世紀30年代,上海佔據中國電影事業的主導地位。《漁光曲》是那個年代非常著名的一部影片,標誌着歌舞片的開端。一些著名的流行歌手,比如,周璇白光龔秋霞也參演了其他一些影片。她們美麗的嗓音保證了唱片的暢銷。後來,隨着粵語華語閩南語流行音樂的盛行,時代曲的聽眾數目逐漸減少。

同時,一些左派歌曲也顯示了城市老百姓的貧窮生活。一些時代曲歌曲與特定的歷史事件有關,比如,抗日戰爭。歌詞非常優美而且意味深長。這與作曲家淵博的文學知識緊密相關。中國古代小說中表達愛情的委婉方式,保留在了時代曲中,這使得時代曲非常具有藝術性。

以科學的重要性而言,時代曲歌曲的記錄方式,是記錄在78轉數的留聲機黑膠唱片上,這標誌着中國音樂歷史的一個新時期。通常情況下,由於只能記錄在一個唱片上,因此,音響工程師必須要格外小心地進行記錄。鋼針唱片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記錄媒體,然而由於數碼記錄的發展,現在已經被遺棄了。同時伴隨消失的,還有這種寶貴的錄音技術。

名稱

術語「時代曲」的字面含義是「時代的歌曲」。當在廣東演唱時,被稱為「粵語時代曲」,當在廈門演唱時,被稱為「閩南語時代曲」。術語「時代曲」被認為是由香港人創造的,用來描述首次出現在上海的華語流行音樂

另外,《時代曲》是著名流行歌手陳奕迅的首支派台歌。

傑出名人

興衰

在中國上海,時代曲被認為是始於20世紀20年代的中國流行音樂。20世紀40年代,時代曲到了全盛時期,到了1952年中國共產黨開始禁止夜總會和流行音樂的生產,時代曲開始滅絕。然而時代曲的傳統移到了香港,從20世紀50年代60年代後期在香港達到頂峰,後來被閩南語流行音樂和粵語流行音樂取代。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