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雲陸上偵察機
空技廠R2Y景雲 | |
---|---|
概況 | |
類型 | 偵察機 |
原產國 | 日本 |
製造商 | 海軍航空技術廠 |
設計者 | 大築志夫 |
主要用戶 | 大日本帝國海軍 |
製造數量 | 2架,其中1架未完成 |
歷史 | |
生產年份 | 1945年 |
首飛 | 1945年5月8日 |
衍生型 | R2Y2 |
景雲陸上偵察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由日本海軍航空技術廠(簡稱空技廠)為大日本帝國海軍研發的陸基高速遠程偵察機。它採用極其罕見的並聯發動機中置佈局,但也帶來一系列難以解決的機械故障,最終在戰爭結束前僅生產了兩架。海軍編號R2Y,無盟軍代號。
設計經歷
發展
太平洋戰爭爆發前,日本海軍沒有專用的陸基偵察機,內陸偵察由艦載偵察機兼任,這在廣袤的中國戰場上暴露出諸多水土不服的問題。基於這一經驗,日本海軍在昭和16年(1941年)年度計劃中提出設計一款專門的陸基偵察機,即空技廠的十七試陸上偵察機曉雲(R1Y1),設計方案Y-30。然而,由於日本在太平洋戰爭初期一帆風順,這種大型雙發偵察機價值不明顯,因而並未認真發展。等到1943年戰局急轉直下,此時日本海軍的需求已轉變為能高速突防,進行強行偵察的小型偵察機。鑑於十七試陸上偵察機的設計已不能滿足這一要求,空技廠廢止了Y-30的設計,轉而着手另一個稱為Y-40的方案,即十八試陸上偵察機景雲,起初設計師為曾主刀彗星俯衝轟炸機的山名正夫,後改為大築志夫[1]。
海軍提出的設計指標集中於速度和航程,要求最高時速400節(741千米),最大航程2,000海里(3,700千米),當時日本沒有一款飛機可以達到。為此空技廠參考了1940年從德國進口的兩架He-119高速偵察/轟炸機中的並聯發動機設計。景雲由兩台愛知熱田30型液冷發動機(德國DB 601發動機的授權生產版)並聯而成的熱田Ha-70-I發動機安裝於機身中段,共用一套減速器驅動一根長達四米的傳動軸,穿過機身直到機頭的一副直徑3.8米的六葉變距螺旋槳。和He-119不同的是,景雲採用了前三點式起落架、傳統的散熱器、渦輪增壓器和串聯增壓座艙,擁有異於其他日本飛機的獨特造型[2]。為了達到海軍提出最大航程,所以在景雲的左右機翼內設置整體式燃料箱(總容量為3,500升),還在機身或機翼底部增設外掛副燃料箱掛架用來裝上兩具400升或一具600升副燃料箱,以達成海軍要求的最大航程距離。
噴射化設想
1944年11月,日本在馬里亞納群島戰役中戰敗,日益萎縮的防禦圈使得高速遠程偵察機已無開發的必要。為使海軍保持對景雲的興趣,大築志夫提出為景雲加裝炸彈,並將熱田Ha-70-I活塞發動機改為兩台Ne-330軸流式噴氣發動機的高速轟炸機方案[3]。新發動機將使景雲能攜帶一枚800千克炸彈,達到783千米/時的最高速度,機頭的空間可以用來安裝油箱和機炮。日本海軍認可了這一方案,賦予其R2Y2的編號,有時也被非正式地稱為景雲改,而活塞發動機的R2Y1將作為機身結構的驗證機。空技廠提出過至少三種發動機佈局,包括翼下發動機吊艙、翼根進氣、機首進氣等,但在戰爭結束時都僅停留在設想階段,未曾着手設計[4]。
試飛
1945年4月,空技廠完成了景雲第一架缺少渦輪增壓器的原型機,並在千葉縣的木更津基地進行滑跑試驗。在試驗中,景雲暴露出前起落架震動劇烈和發動機過熱等問題。5月8日,景雲在第二次試驗中進行了首飛,但由於嚴重的發動機過熱而迫降受損。數日後,這架原型機在地面試車中發動機起火毀壞,7月下旬在維修過程中被美軍空襲炸毀[5]。第二架原型機在完成之前戰爭即告結束。最終被下令爆破處分、並將殘骸沉至海中。
性能數據
參考文獻
- ^ 一八試陸上偵察機「景雲」(R2Y1). (n.d.). Retrieved January 25, 2017, from http://www.geocities.co.jp/Bookend-Ohgai/3853/jnrs/jnrsC232j.ht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Wings of fame. (2001). London: Aerospace.
- ^ Dyer, E. M. (2009). Japanese secret projects: experimental aircraft of the IJA and IJN, 1939-1945. Hersham: Midland.
- ^ Yokosuka (Kugisho) « Keiun » (R2Y1) and « Keiun-kai » (R2Y2). (n.d.). Retrieved January 25, 2017, from http://www.secretprojects.co.uk/forum/index.php/topic,15633.0/all.html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Francillon, R. J. (1987). Japanese aircraft of the Pacific war. Annapolis, MD: Naval Institute Press.
- ^ Maloney, E. T. (n.d.). Japanese aircraft: performance and characteristics. Corona del Mar, CA: Planes of F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