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楊劉之戰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楊劉之戰五代十國後梁晉國後唐)在楊劉(今山東省東阿縣東北姚寨鎮)的作戰。

916年(後梁貞明二年、晉天祐十三年)魏州之戰後,後梁退守黃河沿線,固守京師開封府。晉王李存勗乘機舉兵南下。917年(後梁貞明三年、晉天祐十四年)十二月黃河封凍,李存勗出晉陽(今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抵達魏州。十二月二十三日,從朝城縣(治今山東莘縣西南朝城鎮)踏冰渡過黃河。後梁將軍安彥之率三千兵駐守楊劉渡口,沿河築柵壘。李存勗率軍攻克柵壘,直達楊劉城下,派步兵毀壞梁軍鹿角,然後用蘆葦填滿壕溝,攻破楊劉城,俘獲安彥之[1]

923年(後梁龍德三年、後唐同光元年)五月,後梁攻取德勝南城,唐莊宗李存勗擔心後梁加兵楊劉,派宦官焦彥賓至楊劉,與鎮使李敬周共同防守。又派蕃漢馬步都虞候朱守殷放棄德勝北城,拆屋改成木筏,載着士兵沿黃河東下,協防楊劉。把儲備於德勝北城的糧草物資運往澶州,將近一半損耗。後梁北面招討使王彥章,也將德勝南城的房屋,拆做木筏,載兵沿河而下。至黃河彎曲處,梁軍和唐軍在河中互相射箭,一日百次,互有勝負。到楊劉時,雙方傷亡近半。五月二十六日,王彥章與段凝聯軍十萬,晝夜不停進攻楊劉,將巨艦九艘連接橫置在黃河渡口,阻止後唐援軍。楊劉城被李敬周率領士卒頑強抵禦,得以保全。王彥章退屯城南,連營而守。

六月初二日,李存勗率軍到達楊劉,見後梁防備嚴密。與樞密使郭崇韜商議後,派郭崇韜率大軍一萬連夜趕到博州修築城堡。他在楊劉苦戰,牽制梁軍。郭崇韜修築新城六天,王彥章才得知消息,即率大軍數萬抵達新城。六月十五日,攻新城時,又將巨艦十餘艘連接橫置在河道中間,以絕後唐援軍。郭崇韜以剛建的新城抵抗,派人向李存勗求援。李存勗率軍來援,在新城西岸擺陣。梁軍砍斷繩索,收回戰船,退到鄒家口(今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東南)堅守。七月初五日,李存勗領兵沿黃河南進,王彥章放棄鄒家口再往楊劉。七月十二日,後唐游奕將李紹興在清丘驛(今河南省濮陽縣東南)南擊敗後梁游軍。後梁北面招討副使段凝認為後唐大軍已經從黃河上游南渡,要進抵汴梁,於是責備王彥章不該深入鄆州之境。七月十六日,李存勗派李紹榮至後梁大營抓獲了梁軍哨兵,燒了梁軍連接的戰艦。七月十七日,王彥章知道李存勗已到鄒家口,於是撤軍逃向楊村。唐軍追擊,駐軍德勝。後梁被殺、被溺、傷暑而死達萬人,丟棄物資數以萬計,後唐保住了楊劉城[2]

參考資料

  1. ^ 《資治通鑑》卷二百七十 後梁紀五
  2. ^ 《資治通鑑》卷二百七十二 後唐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