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蘭芳
梅蘭芳 | |
---|---|
曲藝家 | |
本名 | 梅瀾 |
暱稱 | 裙姊 梅老闆 |
別名 | 梅鶴鳴 |
國籍 | 大清(1894年—1911年) 中華民國(1912年—194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1961年) |
民族 | 漢族 |
籍貫 | 江蘇泰州 |
出生 | 1894年10月22日 |
逝世 | 1961年8月8日 | (66歲)
職業 | 京劇演員 |
語言 | 普通話、英語 |
配偶 | 王明華(元配) (1910年結婚—1929年喪偶) 福芝芳(平妻) (1921年結婚—1961年結束) 孟小冬(外室,未獲承認,1927—1931年) |
兒女 | 梅大永(王明華生子,早夭) 「五十」(王明華生女,早夭) 梅葆琛(福芝芳生長子) 梅紹武(福芝芳生次子) 梅葆玥(福芝芳生長女) 梅葆玖(福芝芳生么子) 另有5名福芝芳所生子女,均早夭未成人。 |
父母 | 梅竹芬(父) 楊長玉(母) |
親屬 | 梅巧玲(祖父) |
音樂類型 | 京劇 |
出道地點 | 北京 |
出道日期 | 1904年 |
出道作品 | 《長生殿·鵲橋密誓》(飾織女) |
代表作品 | 《穆桂英掛帥》、《貴妃醉酒》、《太真外傳》、《女起解》、《宇宙鋒》、《霸王別姬》[1] |
活躍年代 | 1904—1961年 |
相關團體 | 梅派 |
梅蘭芳(1894年10月22日—1961年8月8日),名瀾,又名鶴鳴,小名裙子、群子,字畹華,別署綴玉軒主人[2],中國近代京劇表演藝術家,祖籍江蘇泰州,生於北京,工旦行,因其精湛演技和愛國情懷而舉世聞名,為京劇「四大名旦」之首,梅蘭芳也得到中共領導人毛澤東賞識,甚至稱呼他為「梅老闆」。
生平
清朝光緒二十年農曆九月廿四日(公元1894年10月22日),梅蘭芳出生在北京前門外李鐵拐斜街的梅家老宅。梅蘭芳家族世代從藝,其祖父是北京著名青衣花旦演員梅巧玲。1899年,梅蘭芳進入私塾開始讀書,在父母雙亡後,開始由當京劇琴師的伯父梅雨田撫養。八歲起(1902年),開始師從其祖父的摯友、「同光十三絕」之一的青衣演員吳菱仙學戲。1904年8月,十歲的梅蘭芳在北京前門廣和樓首度登台。1907年始搭「喜連成班」演出,並被班主葉春善收為徒弟。1913年赴上海演出《穆柯寨》,轟動上海,一舉成名。
梅蘭芳在1919年首度訪問日本演出引起轟動,曾有評論「有此雙手,其餘女人的手盡可剁去」。1920年齊如山介紹齊白石和梅蘭芳相識[3]。1924年因日本發生關東大地震,他為了賑災義演而受邀再次赴日演出,期間突患急性腸胃炎危及生命,而被日本醫生醫治。這位醫生並未收費,僅要求他給予一副景泰藍袖扣。同年拜師齊白石學畫工蟲,齊白石還和金北樓、王夢白在梅蘭芳的綴玉軒聯手作畫給他的30歲生日[3]。1928年4月6日,梅蘭芳在北京中和戲院首演新編京劇《鳳還巢》。[4]他在1930年前往美國並在西雅圖、芝加哥、華盛頓、紐約、三藩市、洛杉磯、聖地亞哥、檀香山等地演出72天引起轟動,美國波莫納學院、南加州大學分別授予梅蘭芳文學榮譽博士學位。梅蘭芳在1932年遷居上海,然後在1935年造訪蘇聯。
1938年,梅蘭芳率領梅劇團到香港演出[5],1941年因經濟原因,回到上海,汪精衛國民政府力邀他演出,但他不為所動,還刻意蓄鬚,宣示和日本勢力一刀兩斷的決心。[6]由於他此間並無演出,經濟來源斷絕,靠着販賣字畫和獎盃維持家人和劇團生活。1945年日本投降,10月梅蘭芳重出舞台。[7]
1951年7月梅蘭芳遷回北京,定居護國寺街1號(現梅蘭芳紀念館)。1952年,他第二度訪問蘇聯進行演出。1954年,他當選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9月,他出席第一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討論憲法草案,期間並發言[8]。他在1956年第三次訪問日本再次引發轟動,同時履行30多年前袖扣承諾。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0年,梅蘭芳拍攝最後一部昆劇電影《遊園驚夢》。[9]
1961年8月8日凌晨5時病逝於北京,享年67歲。
藝術成就
梅蘭芳與程硯秋、尚小雲、荀慧生並稱「四大名旦」,梅蘭芳為領銜人,中國京劇旦角的最重要代表,風靡一代,他男扮女裝的技巧出神入化,並提升京劇這種原本通俗的戲劇,呈現審美的抒情境界。梅腔悠然而有餘韻,令觀眾感受到古典女子優美的情致。[10]
少年時期的梅蘭芳,聽從了良師益友齊如山的建議,繼承了優良傳統的京劇的華麗與身段,並針對京劇過往只重形式,缺乏情感靈魂表演的缺失加以修正,配合詞曲韻律之和諧,注入更充沛的情緒感情於表演之中,此外更創作了眾多優美而令人難忘的藝術形象,積累大量的優秀劇碼,發展並提高京劇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藝術,創造了具有獨特風格的表演藝術流派──梅派。
梅蘭芳是中國京劇史上鼎盛期和清末以及中華民國成立後文化繁榮時期,承上啟下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在五十餘年的舞台生涯中,塑造了眾多的婦女藝術形象,發展了京劇旦角的表演藝術。其幼子梅葆玖是梅派的傳人。
梅派劇目
梅蘭芳主演的京劇、崑曲電影
中國大陸
- 《春香鬧學》(1920年,崑曲)
- 《天女散花》(1920年)
- 《生死恨》(彩色,劇藝顧問王少卿,場面領導王燮元,費穆執導,1948年)
- 《洛神》(1955年,吳祖光執導)
- 《梅蘭芳舞台藝術》(1955年,彩色,含梅蘭芳藝術生活紀錄片和《白蛇傳·斷橋》、《宇宙鋒》、《霸王別姬》、《貴妃醉酒》4部戲,吳祖光執導,《斷橋》是崑曲)
- 《游園驚夢》(1960年,崑曲,彩色,許珂執導)
英國
- 《上元夫人》(1923年,在北京拍攝)
英屬香港
- 《西施·羽舞》、《霸王別姬·劍舞》、《上元夫人·拂塵舞》、《木蘭從軍·走邊》、《黛玉葬花》(1924年,在北京拍攝)
日本
美國
蘇聯
- 《虹霓關》(謝爾蓋·愛森斯坦執導,1935年)
學生
他的學生(門下弟子)有程硯秋、張君秋、魏蓮芳、章遏雲、李世芳、毛世來、劉元彤、李玉芙、言慧珠、顧正秋、陳永玲、秦慧芬、楊榮環、杜近芳、陳正薇、楊秋玲、關肅霜、胡芝風、北平李麗等,超過100人。
個人生活
1910年,梅蘭芳與出身於京劇世家的王明華結婚。婚後王明華生了一雙兒女後做了節育手術,後來兒女不幸夭折。因為梅蘭芳大伯無子,梅蘭芳「兼祧兩房」,1921年梅蘭芳經王明華同意以兼祧的名義娶旦角演員福芝芳為「平妻」[a]。福芝芳和梅蘭芳共生有九個小孩,但只有四個長大成人,分別是梅葆琛、梅葆珍、梅葆玥、梅葆玖。王明華後於1929年逝世。王明華與福芝芳關係融洽,福芝芳主動將所生長子抱至王明華處撫養,1961年梅蘭芳去世時,福芝芳在香山東側的萬花山主持修建梅蘭芳墓地,堅持將梅蘭芳與王明華合葬,福芝芳去世後也葬在此處。
1925年,梅蘭芳與京劇名老生孟小冬相戀。1927年,再度以兼祧的名義娶孟小冬為「平妻」。此時王明華仍在世,依照當時法律,福孟二人皆無梅蘭芳妻子身份,在法律上視其為妾[a]。而按照民俗,承認福芝芳為梅蘭芳因「兼祧」無子的大伯一房所娶的「平妻」,孟小冬即使在民俗上也不具備「平妻」身份,而僅為「外室」。孟小冬後來宣稱的「成婚」、「兼祧」皆為不實之詞。農曆正月二十四日,兩人在北平「成婚」,馮耿光證婚。此段婚姻未獲得外界認可,更未獲得梅蘭芳家族以及妻子王明華,「平妻」福芝芳的承認。1931年七月,孟小冬與梅蘭芳正式分手。1933年9月,孟小冬在天津《大公報》刊登啟事,公開說明分手原因,宣佈與梅蘭芳脫離家庭關係[12]。
梅蘭芳眾子女中,女兒梅葆玥和幼子梅葆玖繼承了其梅派京劇藝術。
家庭
- 元配 王明華
- 第一子 梅大永(早夭)
- 第一女 「五十」(早夭)
- 外室 孟小冬(未獲承認)
家系
王明華 | 福芝芳 | 孟小冬 | 梅蘭芳 | ||||||||||||||||||||||||||||||||||||||||||||||||||||||||||||||||||||||||||||||||||||
梅大永 | 梅五十 | 梅大寶 | (待考證) | 梅葆琪 | 梅葆琛 | 梅葆珍 | (待考證) | 梅葆玥 | (待考證) | 梅葆玖 | |||||||||||||||||||||||||||||||||||||||||||||||||||||||||||||||||||||||||||||
生平紀錄影片
生前
1955年,北京電影製片廠攝製《梅蘭芳舞台藝術》彩色電影時,由吳祖光執導了第一部彩色的梅蘭芳藝術生活紀錄電影片,配上王震亞作曲的管弦樂,在同一部電影的崑曲《白蛇傳•斷橋》前面播映。
身後
- 2000年,紀錄片《梅蘭芳的世界》,陳玫君執導
- 2004年,10集電視紀錄片《梅蘭芳》等
- 2006年,電影紀錄片《又見梅蘭芳》,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攝製,梅葆玖做藝術指導
- 2008年,電影《梅蘭芳》,陳凱歌執導,改編自兒子梅紹武的著作《梅蘭芳自敘》
影視作品
年份 | 片名 | 飾演演員 |
電影 | ||
---|---|---|
2008年 | 電影《梅蘭芳》 | 黎明、余少群 |
電視劇 | ||
年份 | 劇名 | 飾演演員 |
2001年 | 大陸電視劇《大宅門》 | 宋小川飾萬筱菊 |
2009年 | 香港無綫電視劇《蔡鍔與小鳳仙》 | 曾偉權飾梅蘭芳賭神黨浪紅 |
2015年 | 香港無綫電視劇《梟雄》 | 曹永廉飾尚文彬(影射梅蘭芳) |
延伸閱讀
年份 | 書名 | 作者 | 出版社 | ISBN |
1952年 | 《舞台生活四十年》 (第一、二集) |
梅蘭芳述、許姬傳記 | 上海:平明出版社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
|
1981年 | 《舞台生活四十年》 (第三集) |
梅蘭芳述、許姬傳記 |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 |
2010年 | 《抒情傳統與中國現代性》 | 王德威 | 北京:三聯書店 | ISBN 9787108034625 |
2010年6月號第96卷第6期 | 〈只願君心似我心:孟小冬與梅蘭芳、杜月笙的交會〉,《傳記文學》,頁23-38 | 沈超群 |
參見
註釋
參考資料
- ^ 梅蘭芳. 《梅兰芳全集》. 中國: 中國戲劇出版社. 2016-08-01. ISBN 9787104043362 (中文(簡體)).
- ^ 章詒和、顏長珂:從電影《梅蘭芳》談梅蘭芳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9-03-28.
- ^ 3.0 3.1 梅兰芳与齐白石的师友之谊. 新浪收藏. 2015-12-15 [2017-1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11).
- ^ 《京剧的文学·音乐·表演 上 第六届京剧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傅谨主编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7 第604页. [2022-0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23).
- ^ 梅蘭芳在香港叉麻雀畫山水. 盛京時報 (奉天). 1938-12-24.
- ^ 王德威:《抒情傳統與中國現代性》,頁203-204。
- ^ 王德威:《抒情傳統與中國現代性》,頁204。
- ^ 張希坡著.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创建史. 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 2009.08: 657. ISBN 978-7-5098-0341-7.
- ^ 王德威:《抒情傳統與中國現代性》,頁205。
- ^ 王德威:《抒情傳統與中國現代性》,頁201-203。
- ^ 程郁. 《民国时期妾的法律地位及其变迁》. 史林 (上海市: 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2002, (2002年第2期). ISSN 1007-187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0) (簡體中文).
- ^ 作者:蔣晗玉. 人物风流:梅兰芳--与孟小冬情投意合却劳燕分飞(2). 2004-11-23 [2016-09-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14) (簡體中文).
外部連結
- YouTube上的《霸王別姬》,梅蘭芳、劉連榮演出,1955年,CCTV
- YouTube上的《洛神》,梅蘭芳、姜妙香演出,1955年,CCTV
- YouTube上的《白蛇傳‧斷橋》,梅蘭芳、俞振飛、梅葆玖演出,1955年,CCTV
- YouTube上的《貴妃醉酒》,梅蘭芳、蕭長華、姜妙香演出,1956年,CCTV
- YouTube上的《牡丹婷‧遊園》,梅蘭芳、言慧珠演出,1960年,CCTV
- 梅蘭芳—中國人的一個夢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東瀛品梅——紀念梅蘭芳首次訪日100周年美術展」日本巡展在東京開幕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王德威:〈春天帶來無盡的悔恨――費穆、梅蘭芳與中國電影詩學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吉川幸次郎:〈梅蘭芳及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