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山頂
歇山頂 | |||||||
漢語名稱 | |||||||
---|---|---|---|---|---|---|---|
繁體字 | 歇山頂 廈兩頭造 | ||||||
簡化字 | 歇山顶 厦两头造 | ||||||
| |||||||
韓語名稱 | |||||||
諺文 | 팔작 지붕 | ||||||
漢字 | 八作 지붕 | ||||||
| |||||||
日語名稱 | |||||||
舊字體 | 入母屋造 | ||||||
|
歇山頂,又稱為九脊殿、曹殿、廈兩頭造、 四垂頂 或四面落水頂,為東亞常見的屋頂形式之一。在日本稱為入母屋造(假名:日語:いりもやづくり Irimoyazukuri)。在韓國稱之為팔작 지붕(漢字:八作 지붕)。為四坡式的屋頂結合兩面山牆,前後有完整且較大的斜坡,但左右只有部分較小斜坡,上段設三角形山牆。相當於上半部分為山頂或硬山頂的樣式,而下半部分則為廡殿頂的樣式。
此種屋頂形式為源於中國,並傳播至東、南亞大部分地區,包含臺灣、日本、朝鮮半島、蒙古、尼泊爾、印度、斯里蘭卡、越南。
名稱
歇山頂在宋朝《營造法式》稱九脊殿、曹殿、漢殿或廈兩頭造[註 1][1],廈兩頭造名稱在唐朝就已經存在[1]。稱做為九脊殿是因為歇山頂共有九條屋脊,即一條正脊、四條垂脊和四條戧脊。清朝《清式營造則例》稱為歇山頂[2]:107,因其山牆只延伸到中段,有山牆至此停歇之意[2]:107。在臺灣則稱之為四垂頂(臺灣話:sì-suî-tíng)[2]:106或四面落水頂(臺灣話:sì-bīn loh-tsuí-tíng)[3]。
結構
歇山頂包含四面屋坡,九條屋脊——正脊一條、垂脊四條和戧脊四條,屋頂兩側形成的三角形牆面——山牆[2]:107[./歇山頂#cite_note-李2-4 [3]]:107。
歇山頂分單檐歇山頂和重檐歇山頂兩種,所謂重檐分為上、下檐,就是在單檐歇山頂的下方,再加上一至二層環繞四周的屋檐形成二重檐或三重檐[2]:109,和廡殿頂大致相同。
歇山頂山牆常被稱為山花,原因是依照在北方官式作法,山牆裝有山花板,其上面繪有花紋,故曰山花。目的是封堵山牆、分隔室內外。外側有保護檁木的博風板、輔助及裝飾性的懸魚惹草。山牆結構的組合因地區、時代而異而有顯著的差異,形成形似懸山頂或硬山頂的形式,最主要的差異是山花和博風板的距離。懸山頂的形式,山花和博風板分離、山花板亦有可能位在實際的山牆外側;硬山式,則山牆和博風板重合。山牆可為木製的山花板、泥壁、磚牆、木連格子、漆喰、琉璃瓦甚至鏤空等不同材質即形式,在中國、韓國、日本各地區皆有不同表現,在台灣則多為磚牆封堵的硬山形式。
山牆可透過改變山牆的位置而有大小深淺的變化,稱之「收山法」[2]:109。按照北方官式,收山法通常由山面正心桁中,向內側收一桁徑為山花板外皮位置;如小式建築,則由山面檐檁中向內側收進一檁徑,定為山花板外皮位置。收山法並可分為順樑法及趴樑法。山牆的重量則可以透過山牆延伸至地面,或者以柱列和梁架支撐,並可以透過增柱造使山牆位置更靈活且支撐力更強。
歷史
中國
歇山頂的出現晚於廡殿頂,其起源有數種說法:其中之一為起源於在懸山頂的下方加披簷,第二種主張為四阿廡殿頂脊下兩端開洞通風[4],皆可以視為上側的懸山頂和下側的四坡頂的結合,分段明顯。在漢代四川牧馬山崖墓出土的明器中有分段式歇山頂的結構[5],到魏晉南北朝,在龍門石窟第1443窟古陽洞,北魏正始四年(507年)的安定王元燮造像龕出現了不分段的歇山頂;敦煌莫高窟北周296窟《五百強盜成佛因緣》壁畫中共繪屋頂六十個,其中歇山式三十五個,呈上下不連續狀的就有二十個。有此可知分段和不分段歇山頂此兩種形式有長期的共存時間。今日在日本仍可見到分段式的歇山頂,西安青龍寺遺址上1981年重建的「惠果空海紀念堂」便採取此種分段的方式。
此後歇山頂的樣式逐漸定形成熟。中國現存最早木結構歇山式建築是唐代的五台山南禪寺大殿,為三開間的單檐歇山頂,出檐深遠;其次是芮城廣仁王廟,面闊五間。敦煌莫高窟的壁畫中也大量出現歇山頂。
到了宋、遼、金時期,歇山頂已經大為流行,逐漸成為寺廟等重要建築的屋頂形式,一些建築物的單檐廡殿式主殿開始改為重檐歇山式。元朝的歇山頂建築蓬勃發展,同時結構也更為複雜,例如元大都大內中軸線上大明殿後的寢宮即為複雜的重檐歇山頂;元代龍舟奪標圖中有重檐歇山十字脊的水上建築。明代廡殿頂漸趨少見,尤其是在南方。重檐歇山頂逐漸成為主流,超越單檐廡殿,更廣為運用到殿宇建築之中,成為僅次於重檐廡殿的最高等級建築樣式。結構複雜的歇山頂也在此時大量出現,例如明代安文正的黃鶴樓圖和岳陽樓圖中,兩棟建築皆在當時採用複雜的不等大山牆或多角形歇山頂。
隨着時代的演變,歇山頂也產生外型的變化。早期歇山頂建築收山較明顯,山牆較小,唐朝正脊長度可能只有正面寬度的三分之一,明、清時期,由於官式做法使用采步金和草架柱子,因此出現了大歇山;同時,屋坡舉折也愈來愈陡峭高聳[6],自明代以來。歇山式建築日益高大,同時收山的尺度縮小、正脊的尺度加長,這使得建築看起來更加高峻凝重。早期山牆側透空,沒有山花板,只有懸山式的博風板,隨後山面開始不透空,明朝時多用磚頭壘砌山牆,到了清朝才常在博風板里加上山花板。
在中國古代,建築屋頂的樣式有等級差異。以重檐廡殿頂最高,其次為其中重檐歇山頂和單檐廡殿頂,再次為單檐歇山頂。依照《唐六典》紀載,只有五品以上官吏的住宅正堂才能使用[註 2],到後期制度逐漸瓦解,也有些民宅開始使用歇山頂。
日本
入母屋在日本有本土及外來起源,位在靜岡縣靜岡市的彌生時代的聚居地遺蹟——登呂遺址中的竪穴式建築即有復原的茅葺屋頂入母屋形式。奈良縣的佐味田寶塚古墳出土的家屋文鏡(かおくもんきょう)背面雕刻的四種當時的建築樣式,當中包括入母屋形式。魏晉南北朝時,梁朝和陳朝曾派遣工匠至百濟建造寺院,之後百濟又向日本派遣工匠,原生的入母屋頂與傳入的歇山頂融合,並保留了早期分段式歇山頂,實例包括法隆寺收藏的玉蟲櫥子、大阪四天王寺。在日本,分段式屋頂包括歇山頂和廡殿頂皆被稱為錣屋根[7]。在長崎則有兩段屋頂完全脫開的形式,例如長崎興福寺本堂、孔子廟大成殿。奈良法隆寺西苑伽藍則保存了世界上最早,飛鳥時代的木結構歇山頂建築。
不同於中國,日本文化視懸山頂(切妻)為最高等級的屋頂形式,廡殿頂(寄棟造)則是最低的形式[2]:221,混和二者的入母屋受中國文化影響,則常被用在宮殿、寺社等重要建築中。在沖繩(琉球),最高等級的建築是重檐入母屋(歇山頂),例如首里城正殿,寄棟造(廡殿頂)多為民居所用。
變體
歇山頂的基本樣式加以延伸,透過改變平面、立面、梁架等,可以演變出以下幾種變體。
- 四面歇山頂:四面歇山頂是由兩個歇山頂用相交所構成的屋頂,形成十字脊,四面皆為歇山頂的山牆,實例有北京故宮角樓、閱江樓、光嶽樓、臨汾東嶽廟戲台、新竹南園南樓。
- 丁字相交歇山頂:丁字相交歇山頂為四面歇山頂的變體,也是十字脊的方式,但只有三面有山牆,實例有正定關帝廟。
- 轉角相交歇山頂:轉角相交歇山頂亦為四面歇山頂的變體,採十字脊的方式,但只有相鄰兩面有山牆或一面,實例有北京內城東南角樓、公館林宅、神岡呂家頂瓦厝和北宋清明上河圖畫面中的正店旁的平房。
- 卷棚歇山頂:卷棚歇山頂是指沒有正脊,而採用捲棚頂的方式建造的歇山頂,多用在較次要的建築。實例有鹿港龍山寺拜亭、承德避暑山莊煙雨樓、北京故宮暢音閣和蓮座山觀音寺重檐拜亭。
- 假四垂:假四垂頂為臺灣在日治時期演變出的屋頂形式,最早可以追溯到由陳應彬大師製作的北港朝天宮三川殿,通常上檐為歇山頂,下檐為硬山頂,上檐重量由點金柱支撐,形式挺拔秀麗,廟宇多用之,並可以解決通風及部分採光等問題。擅長施作的匠師以陳應彬最著名。實例有桃園景福宮、北港朝天宮、台中樂成宮。
實例
單檐歇山頂
銀川南薰門門樓、福州華林寺、薊州獨樂寺觀音閤、北京妙應寺山門、北京智化寺智化殿、台北府城北門、首里圓覺寺總門
重檐歇山頂
臺北圓山大飯店、臺北龍山寺正殿、臺北保安宮正殿、蘇州玄妙觀三淸殿、首爾景福宮勤政殿
圖集
-
銀川南薰門門樓使用單簷歇山頂。
-
福州華林寺使用單簷歇山頂。
-
正定隆興寺摩尼殿爲重檐歇山頂建築,四面出抱廈。
-
新竹迎曦門門樓使用重簷歇山頂。
-
夏魯寺的分段式重檐歇山頂
-
青海安多藏區賽宗寺重檐歇山山門
-
神光寺爲雙層建築,第二層採用重檐歇山頂。
-
奈良法隆寺中門使用重檐歇山頂。
-
韓國景福宮勤政殿使用重檐歇山頂。
-
日本的入母屋造屋頂。
-
印度班加羅爾郊外的建築
-
黃鶴樓圖
-
岳陽樓圖
-
臺北府城北門採用單檐歇山頂
-
彰化南瑤宮觀音殿採用重檐歇山頂
-
大龍峒保安宮三川殿採用「假四垂」
-
臺中樂成宮三川殿採用「升庵假四垂」
註釋
參考文獻
- ^ 1.0 1.1 李誡. 《李明仲營造法式》. 中國: 中華書局. 2015-01-01. ISBN 978-710-1104-88-2 (中文).
- ^ 2.0 2.1 2.2 2.3 2.4 2.5 2.6 李乾朗. 《臺灣古建築圖解事典》. 臺灣: 遠流. 2003-07-01: 107. ISBN 978-957-3294-57-3 (中文(臺灣)).
- ^ 邱文錫. 磺溪書院建築的古早味. 咱來學臺灣閩南語-讀文章蓋趣味 01 (PDF). : 14–15 [2023-09-1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11-23).
- ^ 林世超. 《臺灣與閩東南歇山殿堂大木構架之研究》. 中國: 東南大學出版社. 2014-09-01. ISBN 978-756-4149-34-5 (中文).
- ^ 劉敦楨. 《中國古代建築史(第二版)》. 中國: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20-09-30. ISBN 978-711-2019-29-8 (中文).
- ^ 漢寶德. 《東西建築十講》. 臺灣: 天下文化. 2013-04-25: 106. ISBN 978-986-3201-59-5 (中文(臺灣)).
- ^ 近藤豊. 《古建築の細部意匠》. 日本: 大河出版. 1972 (日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