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永康州 (明朝)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永康州中國明朝時設置的

唐朝時是西原州黃峒地,北宋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年)宋將狄青率兵鎮壓儂智高後,在康山置羈縻永康縣,任西原族土酋楊益懋為官,治所在今廣西扶綏縣中東鎮舊縣村,屬邕州遷隆寨統轄。元朝永康縣屬太平路。明宣宗宣德九年(1434年)土官楊瓊縱兵侵劫鄰縣,被廣西都督府派兵擒獲,夷其族黨。明憲宗成化八年(1472年)改土歸流。明神宗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升永康縣為永康州,治所在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扶綏縣西北中東鎮(舊永康)。轄境相當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扶綏縣西北部地區。屬太平府。1912年復為永康縣。1914年改為同正縣。1951年併入扶綏縣。

參考文獻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明代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