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海百合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海百合
化石時期:達瑞威爾階英語Darriwilian–現代[1]
自然界的藝術形態》 (1904), 圖版 20: Crinoidea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棘皮動物門 Echinodermata
亞門: 海百合亞門 Crinozoa
綱: 海百合綱 Crinoidea

海百合(sea lily,學名:crinoid)是一類海生棘皮動物,身體呈花狀,可分為根、莖(柄)和冠三個部分,冠上具多條羽毛狀的腕,可在水中捕捉獵物、攫取食物顆粒。海百合自奧陶紀開始出現,在古生代海洋中曾繁盛一時,化石種類有5000種以上,分屬在海百合綱學名Crinoidea)的各大亞綱下;現生種則約發現600多種,全部隸屬於關節海百合亞綱,大多數是營自由生活的無柄種類,無柄的海百合也被稱作海羽星(英語:feather star)。

歷史和分佈

創孔海百合(Thaumatocrinus)化石(國立臺灣博物館藏)

古生代石炭紀時,海百合數量極龐大,種類繁多。牠們跟苔蘚蟲腕足動物在海底形成草地般的大面積覆蓋面,留下許多化石。後因「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90%的海洋物種滅絕,海百合也迅速退出歷史舞臺。

現生種的海百合綱被重新發現時,是在深水海域中,所以初期人們以為牠們只能在深海生存。後來發現,原來不論淺海或深海熱帶珊瑚礁或高緯度海域,都能發現其蹤跡。

特徵

有柄海百合的一般構造

海百合的外觀類似植物,身體可分為根、莖(柄)和冠三個部分。莖部由許多稱作「莖板」的圓盤狀骨板疊置而成。有些海百合的柄僅在幼年存在,成體的根、柄不發育,營自由生活,如海羊齒目等,是在淺海珊瑚礁海域中經常見到的類群;有些海百合的成體則仍保有柄,利用柄固着在海床上,現存的有柄海百合大多生活在深海中。

冠部由萼(theca)和腕兩部分組成。萼呈碗狀或球狀,由交錯排列的幾圈鈣質骨板組成,海羊齒類的萼不發達。腕細長,由萼部邊緣長出,可以像樹枝般一再分岔,細分成多個小節,小節上有許多細小的羽枝(Pinnulae),每一支羽枝可再細分成數段,每一段上有纖毛

有些海百合的腕看起來很稀疏,有的則非常濃密,腕的多寡可做為海百合的分類依據之一。絕大部分海百合擁有10~50隻腕,有的甚至有200隻之多,僅有少數海百合只長出五隻腕(海百合和同屬棘皮動物海星蛇尾海膽海參等一樣,具有五輻對稱的特徵)。

海百合的腕可以任意捲曲,也可以上下快速移動,無柄海百合便是藉由擺動腕在水中自由游動。

海百合有很強的再生能力,受傷的腕、萼部甚至體內的器官都能夠再生。不過無法像某些海星蛇尾斷裂的身體部位進行無性繁殖

覓食方法

海百合主要利用腕上佈滿黏液管足英語tube feet濾取海水裏的微生物作為食物

觀賞性

常出現在珊瑚礁海域的海百合多數屬於海羊齒目,當中有不少種類的外表鮮艷華麗,而且還有許多有趣的共生動物,頗具觀賞價值。

分類

現今發現的海百合大約有六百多種,全都只歸類在關節海百合亞綱之下。

海百合綱包括以下目:

參考文獻

  1. ^ Zamora, Samuel; Rahman, Imran A.; Ausich, William I. Palaeogeographic implications of a new iocrinid crinoid (Disparida) from the Ordovician (Darriwillian) of Morocco.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2015, 3: e1450. PMC 4675106可免費查閱. PMID 26664800. doi:10.7717/peerj.1450. 
  2. ^ F.A. Bather M.A. F.G.S. (1892) XXX.—British fossil crinoids.—VI. Botryocrinus quinquelobus, sp. nov., Wenlock Limestone; and note on Botryocrinus pinnulatus, Annals and Magazine of Natural History, 9:51, 189-194, DOI: 10.1080/00222939208677305
  3. ^ F.A. Bather M.A. F.G.S. (1891) III.—British fossil crinoids.—IV. Thenarocrinus gracilis, sp. nov., Wenlock Limestone, and note on T. callipygus, Annals and Magazine of Natural History, 7:37, 35-40, DOI: 10.1080/00222939109460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