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清朝江寧府知府列表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以下為清朝歷任江寧府知府列表:

  • 李正茂:順治二年-順治四年(1645年-1647年),山西洪洞人
  • 林天擎
  • 張羽明,奉天寧遠州人,

康熙[1]

  • 陳開虞:陝西西安人,生員。康熙二年任。
  • 張際龍 蕭山人,拔貢。八年任。
  • 孫 芳 奉天人,十三年任。
  • 陳龍巖 福建人,十八年任。
  • 于成龍(1638—1700年):奉天人,漢軍鑲黃旗,蔭生。康熙二十一年任。
  • 郭 恆 蒲城人。二十六年任。
  • 高向台 翼城人,二十八年任。
  • 趙世顯 奉天人,二十八年任。
  • 施世綸(1659—1722年):福建晉江人,廂黃旗,蔭生。康熙三十二年至三十五年(1693-1696年),
  • 王光謨 廂黃旗人,三十五年任。
  • 劉 □ 陽穀人,四十年任。
  • 陳鵬年(1663—1723年):湖南湘潭人,進士。康熙四十二年任。
  • 陳如升 豐潤人,四十五年任。
  • 劉 涵 涇陽人,四十七年任。
  • 衛 淇 高平人,五十一年任。
  • 吳應鳳 莆田人,五十七年任。
  • 郭汝楩 正白旗人,六十一年任。

雍正[2]

  • 李如蘭 陽曲人,歲貢。雍正五年任。
  • 郭朝端 廂紅旗人,監生。雍正十年任。
  • 王 霔 正紅旗人,監生。雍正十二年署任。
  • 范 燦 秀水籍,吳江人,進士,十二年任。
  • 張華年 景州人,歲貢。雍正十二年署任。
  • 汪會正 休寧人,舉人。雍正十三年調。
  • 盧見曾(1690—1768年):山東德州人,進士。雍正十三年任。雍正十三年至乾隆元年(1735-1736年)
  • 張華年 雍正十三年任。
  • 溫而遜 宣化人,貢生。雍正四年任。
  • 徐永祐 漢陰人,進士。雍正七年任。

乾隆[3]

  • 張華年 直隸景州人,歲貢。雍正十三年八月升。乾隆七年仍見在任。
  • 官 保 滿洲正黃旗人,舉人。《本傳》:乾隆七年,授江寧府知府。十一年以京員用。
  • 蔡長沄(?—1763年),福建漳浦人,貢生。乾隆十一年三月升。
  • 王斂福 山東諸城人,進士。
  • 朱奎揚 浙江山陰人,監生。乾隆十五年三月題,至十七年《搢紳》仍見。
  • 周尚質 浙江錢塘人。
  • 朱奎揚 再任。
  • 謝 鍠 順天大興人,進士。乾隆二十一年六月授。
  • 沈孟堅,浙江德清人,庚戌進士。乾隆二十六年十月調。
  • 德寧安:蒙古正白旗人,舉人。
  • 劉墉(1719—1805年):山東諸城人,進士。乾隆三十四年授,三十五年遷江西糧驛道,官至大學士。
  • 鍾光豫 順天宛平人,甲子舉人。乾隆三十五年十月調。
  • 錢金殿 漸江嘉善人,監生。乾隆三十七年正月調。
  • 陶 易 山東文登人,舉人。乾隆三十九年□月任,四十一年升江寧布政司。
  • 章攀桂 安徽桐城人,監生。乾隆四十一年八月調,升蘇松糧道。《志》載。
  • 李士珠 山東歷城人,附貢。乾隆年由鎮江府調升河庫道。見《志》。
  • 成汝舟(1732年—?),山西文水人,監生。乾隆四十九年七月調,見《搢紳》。《志》:升淮揚道。
  • 宋覲光 四川營山人,拔貢。乾隆五十二年七月調,至五十六年。
  • 李堯棟 浙江山陰人,進士。乾隆五十六年自常州調江寧府,以憂歸。
  • 李廷敬 直隸滄州人,進士。乾隆五十八年升松太道。
  • 和騰額 滿洲正紅旗人,貢生。
  • 許兆椿(1748—1814年),湖北雲夢人,進士。乾隆六十年自松江府調。

嘉慶[4]

  • 許兆椿(1748—1814年),湖北雲夢人,進士。乾隆六十年自松江府調。至嘉慶六年仍見。
  • 清 華 滿洲廂紅旗人,中書。
  • 張敦仁(1754—1834年),山西陽城人,進士。嘉慶十年九月調,十一年仍見。
  • 朱錫爵 直隸大興人,舉人。
  • 呂燕昭 河南新安人,舉人。嘉慶十二年十二月調,至十五年。
  • 邱樹棠 湖北人,進士。
  • 梁蘭滋
  • 劉 鈐 安徽人。
  • 余霈元 江西德化人,進士。嘉慶十二年十一月調,至二十二年仍見。

道光[5]

  • 余霈元 江西德化人。嘉慶二十年十一月調。十一年仍見。
  • 周以勛 浙江人。
  • 劉 鈴 安徽人。
  • 陳 鑾 江夏人。
  • 錢有序
  • 俞德淵(1778—1835年),甘肅平羅人。丁丑。道光九年四月調。
  • 趙炳言 浙江人。道光十二年某月調。
  • 蘇廷玉 福建人。
  • 王青蓮 遵義人,進士。道光十二年十一月調。十三年二月升山西冀寧道。
  • 王錫蒲
  • 善慶(1777年—?年),正黃旗滿洲人?蒙古正黃旗人。道光十三年六月調。 十六年仍見。
  • 王用賓 安徽人。
  • 沈兆沄(1784—1877年),直隸天津人。道光十七年二月授。 十九年仍見。
  • 顏以燠
  • 溫予巽 陝西漢陰廳人,道光二十年正月調。
  • 樊師仲 奉天錦州人,道光二十年十一月調。
  • 查文經 湖北人。
  • 黃存厚
  • 吳葆晉
  • 徐青照 順天大興人。道光二十四年四月調。二十六年六月,以捐米奏獎。三十年仍見。
  • 沈 濂

咸豐[6]

  • 魏亨達 直隸昌黎廩生。咸豐元年五月調。
  • 張 寅 安徽桐城人。
  • 趙德轍(1812—1874年),山西解州人,咸豐三年三月調。
  • 劉 釗
  • 劉存厚 四川榮縣議敘。四年八月授。
  • 存 葆 旗人,五年任。
  • 溫紹原
  • 鄭濟英 綿州人。七年八月補,八年九月見,十年均見,辛酉冬季仍見。
  • 楊承湛,順天府固安縣人
  • 周成璋

同治[7]

  • 楊鍾琛
  • 塗宗瀛(1811—1894年),咸豐年間,安徽六安舉人。同治四年八月補,三年署。
  • 錢德承:浙江人。八年任。
  • 馮柏年:直隸天津舉人。同治九年任。
  • 蒯德模:安徽合肥附貢。同治九年署。
  • 蔣啟勛:湖北天門庚申進士。十年正月調。同治十二年回任。
  • 趙廷銘:同治十年代理。

光緒[8]

  • 蔣啟勛:湖北天門庚申進士。同治十年五月調,光緒元年任。六年六月十五遷湖南衡永郴桂道。
  • 趙佑宸(1817—1886年),浙江鄞縣人,光緒六年(1880年)十一月自鎮江府調,十年七月十日遷直隸大順廣道。
  • 宜 森 署。
  • 孫雲錦 十年十一月調,十二年仍任。
  • 李廷簫 湖北黃安癸丑進士。十三年正月調,閏四月任。十八年仍見。二十年七月署鹽道,二十二年八月升鳳泗六潁道。
  • 劉名譽 臨桂庚辰進士。二十二年二月補,至二十六年正月。
  • 柯逢時 二十二年九月署。代李廷簫。
  • 王毓萃 二十六年三月代理。[9]
  • 沈錫晉:廣東番禺甲戌進士。二十七年四月八月任,二十八年赴部送引,六月初二卒於上海。
  • 朱其昌 二十八年署。
  • 羅 璋 四川華陽監生。二十八年調,三十一年三月保卓異,三十二署鹽道,三十四年七月初十卒鎮江任。
  • 彭文明 三十二年四月署代。
  • 許星璧 善化監生。三十二年十二月初八署任自候補知府。
  • 楊鍾羲 漢軍正黃己丑進士。三十四年十二月調自淮安府。
  • 羅 章 三十四年任。

參考

  1. ^ 江蘇省通志稿職官志 第十三卷 清康熙
  2. ^ 江蘇省通志稿職官志 第十四卷 清雍正
  3. ^ 江蘇省通志稿職官志 第十五卷 清乾隆
  4. ^ 江蘇省通志稿職官志 第十七卷 清嘉慶
  5. ^ 江蘇省通志稿職官志 第十九卷 清道光
  6. ^ 江蘇省通志稿職官志 第十九卷 清咸豐
  7. ^ 江蘇省通志稿職官志 第二十一卷 清同治
  8. ^ 江蘇省通志稿職官志 第二十二卷 清光緒宣統
  9. ^ 《劉坤一任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