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為台灣而教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為台灣而教(Teach for Taiwan,簡稱 TFT )成立於 2013 年,是致力於解決「教育不平等」的非營利組織,期望為每一個孩子創造平等的教育機會。

十年來,TFT累積服務超過 6,900 位孩子,送出超過300位計劃成員,累積合作學校達到85間(截至2023年)不限於 TFT 計劃,帶動超過 45 萬人次,以不同形式關注或參與教育不平等議題。[1]

歷史

TFT 的概念最早起源於 2013 年由公益平台基金會所舉辦的「社會創業家成長營」,參與者包含嚴長壽總裁、誠致基金會方新舟董事長、台大國企系李吉仁教授、台東孩子的書屋陳俊朗創辦人、台中林業生基金會劉宜中執行長等,於討論共同碰到的「人才議題」時所發想出的可能作法之一。有鑒於該議題的重要性,營隊後經引薦,由正在美國擔任管理顧問、多年專注於弱勢教育服務、政策與研究的劉安婷協助開始鑽研方案。


2014 年,劉安婷與公益平台、社企流等團隊合作,完成為期半年的國際案例與在地化可行性研究,其中包含和平部隊(Peace Corps)、Teach For America(為美國而教)與其國際網絡(Teach for All),後者的模式獨立運作的非營利組織已遍及超過 50 個國家,亞洲國家包括印度、馬來西亞、泰國等。在研究過程中,此模式之潛力獲得多數參與夥伴的認同,也因應台灣在地需求經過多重辯證與修改。於 2014 年年中,正式決定成立「 TFT 協會」,由劉安婷與參與研究之公益平台志工、原為會計專長之林普晴先開始全時間投入,並開始招募第一批核心團隊志工。


2014 年底起,TFT 開始積極與台灣各處學校、教育工作者及企業達成合作共識,完成「為台灣而教計劃」初期的資金募集與課程設計,並於 2014 年 2 月送出第一位「先鋒教師」於台南服務、2014 年 9 月送出 9 位第一屆 TFT 計劃成員,進入台東與台南的 8 所學校服務,成為改變的起點。


2017 年,TFT 劃下重要的里程碑:立案成立「為台灣而教教育基金會」(立案字號:新北教社字第 1060339602 號),並邀請教育界、學界、企業的專業人士擔任董事,創造更有效率的營運及專業透明的責信監管機制。累計至今,TFT 已送出超過 300 位優質人才,足跡遍佈台南、屏東、雲林、花蓮、南投等縣市,影響超過六千位學童。

2020 年,TFT 與均一教育平台、誠致教育基金會(KIST學校)共同成立「教育創新合作社」(Education Colab),以回應聯合國 2030 永續發展目標(SDGs)之四「優質、均等、終身的教育」為核心主軸,期盼透過此實體空間,匯集更多跨域能量,從「人才」、「工具」、「學校」等不同拼圖着手,催化生態系的改變。[2]

參考資料

  1. ^ 十週年影響力網站. 
  2. ^ 蕭婷方. 幫偏鄉教育想解方!TFT創辦人劉安婷:「讓不滿現狀的所有人,都有改變的動機」. 2021.03.08 [2023-09-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5).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