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巴特隕石坑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特巴特隕石坑
月球軌道器4號拍攝的圖像
緯度9.46°N
經度53.52°E
直徑34.0公里
深度600米
月面座標日出時307°
命名來源約翰·特巴特英語John Tebbutt

特巴特隕石坑(Tebbutt)是月球正面位於危海西南岸的一座大撞擊坑,其名稱取自澳大利亞天文學家約翰·特巴特英語John Tebbutt(John Tebbutt,1834年-1916年),1973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正式批准接受。

描述

特巴特隕石坑周邊圖,月球正面區域圖[1].
阿波羅15號測繪相機拍攝的圖像

該隕坑西北偏北毗鄰利克隕石坑;東側靠近沙普利隕石坑艾博特環形山位於它的東南偏南;西南則是麻田隕石坑 [2]。該隕坑的中心月面坐標9°28′N 53°31′E / 9.46°N 53.52°E / 9.46; 53.52,直徑34.0公里[3],深度約600米[4]

特巴特隕石坑外觀接近圓狀,東半側外壁已磨損和損毀,殘存的坑壁上覆蓋了數座細小的撞擊坑;隕坑西側坑壁幾乎完全已不存在,從西側漫入的熔岩流淹沒並抹平了它的坑底,形成一處平坦而了無特色的表面,靠近南側內壁的地表上坐落着一座醒目的碗狀小隕坑。

在1973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重新更名前,該隕坑曾被指名為衛星坑"皮卡德 G"。

參考文獻

  1. ^ Map of the visible side of the Moon. (PDF). [2016-08-1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8-11-13). 
  2. ^ Crater Tebbutt LAC-62 map (PDF). [2016-08-1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03-26). 
  3. ^ Directory of the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2016-08-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25). 
  4. ^ John E. Westfall's Atlas of the Lunar Terminator, Cambridge Univ. Press (2000). [2016-08-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18). 

另請參閱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