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西里·克柳切夫斯基
瓦西里·奧西波維奇·克柳切夫斯基(俄語:Василий Осипович Ключевский,1841年1月28日—1911年5月25日),俄國莫爾多瓦裔歷史學家。[1]
生平
1841年1月28日(舊曆1月16日),克柳切夫斯基生於奔薩省奔薩附近的沃斯克列先斯克村一個東正教鄉村教士世家。1865年,從莫斯科大學歷史語言系畢業,一直到逝世都在莫斯科工作和生活,曾在各校任教,講授過從古代到19世紀中葉的俄國歷史。1872年,碩士論文《古羅斯聖人傳是歷史史料》經答辯通過,獲碩士學位。1882年,博士論文《古羅斯的大貴族杜馬》通過,獲博士學位。1882年起,任莫斯科大學俄國史教授。除了教學外,他還參加過多種學術活動。1889年任俄國科學院通訊院士。1900年任俄國科學院俄國史及古文物院士。1908年任俄國科學院優美文學榮譽院士。1880年代起,參加不少學術團體活動,成為莫斯科考古學會會員、俄羅斯語文愛好者學會會員、俄國歷史及古文物學會會員。1893年到1905年,任俄國歷史及古文物學會主席。[1][2]
克柳切夫斯基在政治上起初受農奴制崩潰時期(1850年代到1860年代)革命民主主義及自由主義思想的影響,反對農奴制及專制,但不支持採取革命手段,所以克柳切夫斯基屬自由主義反對派。19世紀末,克柳切夫斯基開始支持君主制。20世紀初,在革命時期,克柳切夫斯基加入立憲民主黨,轉變為立憲保皇派。[1]
克柳切夫斯基在學術上受莫斯科大學教授、歷史學家索洛維約夫、文學史家布斯拉耶夫、法學史家奇切林影響,繼承並發揚了俄國史學傳統。他的成就超過貴族史家卡拉姆津,以及他的老師索洛維約夫。克柳切夫斯基的學術觀點複雜,起初批判國家學派(特別是批判該派首領奇切林。該派的一個主要論點為國家是俄國歷史發展動力),最後和該派思想靠近。受索洛維約夫影響,克柳切夫斯基認為地理條件及殖民在俄國史上起決定作用。他又受布斯拉耶夫、民主派史學家夏波夫等人影響,關注人民經濟和生活。1880年代,他在寫作及授課中,留意社會經濟及階級關係,這在俄國史學界是創新之舉。但1890年代後,強調國家的作用。[1]
克柳切夫斯基所著五卷本《俄國史教程》是俄國史學巨著,是俄國十月革命前唯一一部從古寫到19世紀中葉的多卷本俄國史。[1][3]
1911年5月25日(舊曆5月12日),克柳切夫斯基在莫斯科逝世。[1]
著作
- 《古羅斯聖人傳》(1871年出版)
- 《古羅斯的大貴族杜馬》(1919年第五版)
- 《俄國史教程》(共五卷,1937年重印)
- 《克柳切夫斯基文集》(共八卷,1956-1959年出版)
- 《克柳切夫斯基未出版的著作集》(1983年出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