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皇帝號鐵甲艦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皇帝號在君士坦丁堡
歷史
德意志帝國
艦名 皇帝號
艦名出處 德意志皇帝凱撒
建造者 倫敦薩穆達兄弟船廠英語Samuda Brothers
動工日 1871年
下水日 1874年3月19日
服役日 1875年2月13日
更名 1905年10月12日(天王星號)
結局 1920年在哈爾堡拆解報廢
技術數據
艦級 皇帝級鐵甲艦
排水量
  • 設計:7645噸
  • 滿載:8940噸
全長 89.34米
全寬 19.1米
吃水 7.39米
動力輸出 5779匹馬力
動力來源 單軸單脹蒸汽機
速度 14.6節
續航距離 2470海里以10節
乘員 32名軍官、568名水兵
武器裝備
裝甲

皇帝號(德語:SMS Kaiser),一譯凱撒號[註 1][1],是德意志帝國海軍建造的兩艘皇帝級鐵甲巡防艦首艦,以當時新成立的德意志帝國的君主頭銜「凱撒」命名。其僅有的姊妹艦德國號。皇帝號由英國倫敦薩穆達兄弟船廠英語Samuda Brothers承建,自1871年開始架設龍骨、1874年3月下水,並於1875年2月投入使用。艦隻的主炮為八門安裝在艦舯中央炮台上的260毫米口徑箍炮德語Ringkanone

皇帝號從入役後至1896年便一直在德國艦隊服役,儘管它在整個運用生涯中經常被置於預備役狀態。該艦定期參加年度的艦隊訓練演習,但1880年代中期除外,當時它一度被更新入役的艦隻所取代。它也參與了數次前往波羅的海地中海的巡航,經常陪同德皇威廉二世進行官方國事訪問。皇帝號於1890年代初被重建為一艘裝甲巡洋艦,但它行動遲緩,無法勝任該角色。儘管如此,它還是作為東亞分艦隊旗艦在亞洲部署了數年,至1899年才返回德國。1904年以後,皇帝號退而擔任次要職能,並至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被拆解報廢。

設計

皇帝級艦隻示意圖;陰影區域表示受裝甲保護的部分

兩艘皇帝級鐵甲艦均是根據1867年的艦隊規劃而訂購——鑑於在普丹戰爭期間,弱小的普魯士海軍無法突破丹麥海軍英語Royal Danish Navy封鎖,當時的北德意志聯邦國會德語Reichstag (Norddeutscher Bund)遂批准了這項艦隊計劃,以壯大北德意志邦聯海軍。兩艘艦是由英國船舶工程師愛德華·詹姆斯·里德英語Edward James Reed於1869年設計,是當時所有海軍中最強大的炮廓艦英語Central battery ship,儘管它們在炮塔艦英語Turret ship問世後便已顯過時。[2][3]

皇帝號的全長為89.34米,有19.1米的舷寬和7.39米的吃水深度,設計和滿載排水量分別為7645噸和8940噸。[4]它由一台雙缸單脹蒸汽機提供動力,所需的蒸汽是通過八台筒狀燃煤火管鍋爐英語Fire-tube boiler供給。其發動機額定功率為5,779匹公制馬力(5,700匹指示馬力),最高速度為14.6(27.0公里每小時)。艦隻原本還配備有全帆船具,但在後來的改造中逐漸減少,最終完全移除。它的標準船員編制為32名軍官及568名水兵。[5]

皇帝號的主炮為安裝在艦舯中央炮台內的八門260毫米20倍徑加農炮。竣工時,它還裝備有一門210毫米22倍徑加農炮。[4]在1891-1895年完成重建後,其武器變成了一門150毫米30倍徑箍炮德語Ringkanone、六門105毫米30倍徑速射炮和九門88毫米30倍徑速射炮;後續又增加了十二挺37毫米機炮德語Canon revolver de 37和五具直徑為350毫米、全數安裝在船體水線上方的魚雷發射管[5]

艦隻的裝甲由鍛鐵製成,並以柚木為襯墊;裝甲帶的厚度範圍在127-254毫米之間,其上方203毫米厚的裝甲列板英語Strake用於保護主炮炮台,而裝甲甲板德語Panzerdeck的厚度則從38至51毫米不等。[4]

建造

皇帝號最初是由德意志帝國海軍倫敦薩穆達兄弟船廠英語Samuda Brothers訂購,並自1871年開始架設龍骨。時值普法戰爭結束後不久,由於擔心法國發動報復性戰爭而影響戰艦的建造,兩艘皇帝級艦隻的合同是均在普魯士與法國簽署和平協議之後迅速簽訂。[6]但由於德國本土幾家合適的造船廠的造艦任務繁重,並且人們對德國配件行業的水平表示懷疑,促使海軍轉向海外尋求建造。艦隻的推進裝置是由英國格林尼治約翰·佩恩及子英語John Penn and Sons提供,它在交付時超出了當局所要求的性能。[4]

皇帝號於1874年3月19日下水。經過再近一年的舾裝,船廠人員於1875年1月7日開始在泰晤士河對其展開試航,並在試航中超過了合同約定的14節(26公里每小時)最高速度。同年2月13日,該艦在海軍上校赫爾曼·羅伯特·普爾澤維辛斯基德語Hermann Robert Przewisinski的指揮下正式入役,並於2月15日運抵威廉港。隨後,皇帝號於3月23日停用,以安裝由克虜伯提供的艦炮。[7]

服役歷史

鐵甲巡防艦

1875年5月19日,皇帝號首次進入訓練分艦隊(即公海艦隊的雛形)服役。它被分配至由王儲號威廉國王號漢薩號所共同組成的鐵甲總隊,受海軍少將路德維希·馮·亨克英語Ludwig von Henk指揮,以籌備夏季的波羅的海訓練巡航。在6月22日展開的整個巡航過程中,四艘鐵甲艦均未離開德國水域,並於9月因在瓦爾訥明德錨區接受德皇威廉一世檢閱而中斷。隨後,分艦隊解散,皇帝號在惡劣的天氣下歷時八天,才於1875年10月3日返抵駐地威廉港。當其它鐵甲艦都被投入預備役時,皇帝號仍然作為警衛艦服役,但精簡了船員編制。分艦隊於次年春天重新啟用;並由原帝國海軍部參謀長、海軍少將卡爾·費迪南德·巴奇德語Karl Ferdinand Batsch接替亨克擔任司令。皇帝號成為巴奇的旗艦,其陣中還包括有姊妹艦德國號、王儲號和腓特烈·卡爾號[8]

在分艦隊籌備進行1876年的夏季巡航時,德國駐奧斯曼公使亨利·阿伯特(Henry Abbott)於5月22日在薩洛尼卡遇刺身亡。[9]由於擔心居住在該地區的德國公民會遭到進一步襲擊,德國政府遂下令巴奇於1876年6月駛往地中海實施佯動。除了四艘鐵甲艦,分艦隊還得到了通報艦波美拉尼亞號德語SMS Pommerania的加入;炮艇彗星德語SMS Comet (1860)也緊隨其後。它們經由直布羅陀瓦萊塔航行,於6月25日抵達薩洛尼卡,而奉命從西印度群島趕來的護衛艦美杜莎號也在那裏加入了分艦隊。巴奇將軍與法國、俄國、奧匈帝國和意大利的軍艦合作,共同向奧斯曼政府施壓。在德國人收到對方令人滿意的解釋後,海軍部希望撤走分艦隊。然而外交部則認為有必要繼續在場。結果,僅分艦隊的部分成員,即皇帝號、德國號和美杜莎號,於8月23日啟程經由錫羅斯島、馬耳他、直布羅陀和普利茅斯返航,並於9月13日抵達威廉港。隨後,皇帝號根據運用計劃於9月28日退役。[8]

1877年5月19日,皇帝號成為最後一艘重啟的鐵甲艦。自6月1日起,它再次作為巴奇將軍的旗艦,率分艦隊被派往地中海東部;當時俄土戰爭爆發所引發的騷亂正威脅着居住在當地的德國公民。該分艦隊再次包括有其姊妹艦德國號、腓特烈·卡爾號,以及新入役的普魯士號和通報艦隼號德語SMS Falke (1865)。此外,護衛艦瞪羚號、炮艇彗星號和通報艦波美拉尼亞號則仍然停留在地中海。[10]這次分艦隊行動重點是在巴勒斯坦沿岸和愛琴海。它們於7月1日至5日在雅法塞德港駐泊——巴奇將軍及其幕僚和部分船員由此登岸前往耶路撒冷,但未見岸上有任何緊張局勢;隨後,它們又於7月30日至8月4日造訪薩洛尼卡,並於8月13日和9月10日至25日在比雷埃夫斯停留。在此期間,皇帝號曾於9月6日因風暴而在錫羅斯島附近擱淺,需要由德國號拖出。自10月5日開始的返航之旅受到了惡劣天氣的嚴重影響,導致皇帝號在里斯本附近幾乎與一艘法國巡防艦相撞。10月21日,皇帝號回到威廉港。根據運用計劃,它於11月2日再度退役。[8]作為普魯士號的姊妹艦,新入役的腓特烈大帝號大選帝侯號在1878年的演習中取代了皇帝號和德國號,期間大選帝侯號被意外撞沉,造成了大量人員傷亡。[11]

皇帝號於1887年

皇帝號在接下來的六年中一直處於預備役狀態。直至1883年5月1日,它才被海軍少將威廉·馮·威克德德語Wilhelm von Wickede重新任命為其麾下訓練分艦隊的旗艦,並在本土水域進行訓練和演習。由於長期停用,艦隻的發動機在訓練巡航期間遇到了大麻煩。最後,它於9月27日與姊妹艦德國號一同被轉移至基爾波羅的海海軍站德語Marinestation der Ostsee。但無論如何,1883年的巡航是帝國海軍首次完全放棄在其大型鐵甲艦上使用風帆。在1884年的演習期間,皇帝號仍處於預備役,此次演習是由四艘薩克森級鐵甲艦組成的同質分艦隊進行。[12]皇帝號的下一次編入現役是在四年後的1887年5月3日,當時訓練分艦隊已重組為由兩個總隊組成的演習分艦隊(Manövergeschwader),它加入了與威廉國王號和奧爾登堡號同在的第一總隊,並跟隨分艦隊餘部進行了為期三周的演習。在此期間,艦上的防魚雷網英語Torpedo net首次得到試驗。在漫長的停用期內,皇帝號原有的鋼炮被七門更具現代化的150毫米箍炮所取代,並安裝了五具350毫米魚雷管。[13]

皇帝號的下一階段役期是在1888年5月8日至1891年9月30日。1888年5月,它代表德意志帝國出席了在巴塞隆拿舉行的萬國博覽會英語1888 Barcelona Universal Exposition,並參加當地的海上閱兵[14]7月14日,該艦又為皇家遊艇英語Royal yacht霍亨索倫號德語Hohenzollern (Schiff, 1880)提供護航,陪同德皇威廉二世前往聖彼得堡斯德哥爾摩哥本哈根展開就職訪問。服役期滿後,既有的預備役總隊也於1888年9月進行了重組。皇帝號成為波羅的海預備役總隊(Reservedivision Ostsee)的主力艦,並於冬季繼續服役,同時兼任基爾的警備艦。11月,它將德皇的胞弟、海軍少校海因里希親王載至丹麥,代表德皇參加丹麥國王克里斯蒂安九世的掌權周年慶。1889年5月,皇帝號被編入海軍少將弗里德里希·馮·霍爾曼德語Friedrich von Hollmann麾下的演習分艦隊,展開常規的部隊訓練。從7月31日至8月10日,整個演習分艦隊陪同威廉二世對英國進行首次國事訪問。10月23日,分艦隊開始前往地中海,除了擔任旗艦的皇帝號之外,其姊妹艦德國號、以及普魯士號、腓特烈大帝號和通報艦守望號也參加了這次訓練巡航。它們經由普利茅斯和直布羅陀抵達熱那亞拉斯佩齊亞,為前往雅典參加其胞妹索菲公主希臘儲君康斯坦丁大婚的威廉二世提供護航。當時德皇是親自登上皇帝號率隊出行,而他的妻子奧古斯塔·維多莉亞皇后則是搭乘霍亨索倫號遊艇。在雅典,分艦隊還得到了常駐君士坦丁堡駐地艦德語Stationsschiff羅蕾萊號德語SMS Loreley (1885)和通報艦箭矢號德語SMS Pfeil (1882)的加入。隨後,德皇夫婦搭乘遊艇在皇帝號的陪同下獲得特別許可穿越達達尼爾海峽,從而造訪了奧斯曼蘇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接下來的回程至克基拉島被中斷,因需前往拜會奧地利皇后伊利沙伯。11月12日,德皇夫婦在威尼斯離艦登岸。等候期間,該分艦隊成為了首支到訪奧匈帝國港口普拉阜姆的德國分艦隊。在亞得里亞海長期逗留之後,它們於1890年1月又訪問了士麥那,繼而於2月啟程返航;經過對馬耳他、意大利諸港、加的斯和里斯本的進一步正式訪問,分艦隊最終於3月22日返抵威廉港。[15]

1890年夏天,分艦隊的新任司令、海軍少將威廉·施羅德德語Wilhelm Schröder (Admiral)陪同威廉二世登上旗艦皇帝號,自6月底對北歐諸國展開國事訪問;他們先是在丹麥會見了丹麥國王克里斯蒂安九世,然後又前往克里斯蒂安尼亞拜會瑞典挪威國王奧斯卡二世。同年8月,皇帝號還出席了英國向德國歸還黑爾戈蘭島的移交儀式。在9月的年度演習期間,包括皇帝號在內的分艦隊全部八艘鐵甲艦都模擬俄國艦隊對基爾實施封鎖。自1890年10月起,分艦隊再度巡航前往地中海,並於11月協助撲滅了發生在亞歷山大港的大火。[16]12月,施羅德攜通報艦箭矢號訪問君士坦丁堡,並連同其部分軍官成員受到了蘇丹的接待。然後,分艦隊接連到訪了包括士麥那和薩洛尼卡在內的數個奧斯曼港口。在1891年3月底開始歸國之旅前,他們又再次前往了意大利和奧匈帝國諸港。4月初在里斯本還有最後一次訪問,當時葡萄牙國王卡洛斯一世登艦參觀了皇帝號。1891年4月18日,分艦隊返抵威廉港。皇帝號仍然是分艦隊的旗艦,但其指揮權自此已改由海軍少將漢斯·馮·克斯特接管,它組成了演習分艦隊的第二總隊。在秋季演習期間,皇帝號及其姊妹艦德國號在但澤灣的一個此前不為人知的淺灘上擱淺,但都能夠被拖出並繼續參加演習直至9月18日結束。1891年9月30日,皇帝號退役,然後在威廉港的帝國船廠德語Kaiserliche Werft Wilhelmshaven接受重建。[4]它被改造為一艘裝甲巡洋艦,獲得了新的鍋爐裝置和50毫米厚的裝甲甲板,並換裝了輕型武器,包括一門150毫米箍炮、六門105毫米速射炮和九門88毫米速射炮。[17]艦上的後桅杆連同所有風帆索具都被拆除,其餘桅杆則轉換為兩個重型戰鬥桅杆。[3]德國號和威廉國王號也進行了類似的重建。儘管完成了現代化,但它們的航速仍然較慢。[17]

海外巡洋艦

在日本取得對華甲午戰爭的勝利後,德國與法國、俄國結成了「東亞三國同盟」,以遏制日本的影響。為維護德國的在華利益,東亞分艦隊(總隊規模)於1894年奉命組建,並要求以更現代化的船隻取代原駐紮在當地的舊護衛艦瑪麗號亞歷山德里娜號阿科納號。因此,在海軍上校葉世克的指揮下,皇帝號連同巡洋護衛艦威廉王妃號伊雷妮號以及幾艘較小的船隻於1895年前往增援分艦隊。[18]

1895年5月4日,遠征之旅循常規的加煤港德語Kohlestation啟動。皇帝號於6月18日來到新加坡駐地,並在經停香港廈門之後抵達上海。它取代了伊雷妮號成為東亞分艦隊司令、海軍少將保羅·霍夫曼德語Paul Hoffmann (Admiral)的旗艦。它們首先前往日本港口函館進行了訪問,然後分艦隊的艦隻大多駐泊在中國沿海。1896年初,在由威廉二世發出的克魯格電報引起的英德兩國外交緊張時期,皇帝號和其他幾艘海外巡洋艦曾受命返回德國水域。但該命令很快就被撤銷了,因為它被認為是英國軟弱的表現。[19]1896年3月和4月,分艦隊在橫濱停留了很長時間,以期改善與日本的關係。隨後,皇帝號在進入廈門港時撞上了一塊未知的岩石。其船體僅受到了輕微的損壞,但仍在香港停用了22天進行修理。[20]5月11日,部分船員從德國搭乘北德勞埃德的輪船抵達長崎,對皇帝號的原人員編制進行常規輪替——此舉一直持續至1914年。皇帝號於1896年6月初移駐上海,並由海軍少將阿爾弗雷德·馮·提爾皮茨登艦接管分艦隊;他的任務還包括考察和在必要時取得合適的基地。8月和9月,提爾皮茨率皇帝號兩度到訪膠州灣,並在9月13日至21日訪問海參崴期間,與俄國東亞總督、海軍上將葉夫根尼·伊萬諾維奇·阿列克謝耶夫詳細討論了設立基地的問題。隨後,皇帝號與伊雷妮號經由日本港口返回上海。11月,整個分艦隊在廈門外海集結,以籌備佔領一個基地。然而,隨後需要執行的各類任務都需要單獨分配艦隻,分艦隊被迫拆散。由於皇帝號航速較慢,不得不在香港被趕超,提爾皮茨遂轉而登上伊雷妮號並前往馬尼拉。因為那裏爆發動亂,阿科納號已被提前派遣至當地。而威廉王妃號則因嚴重的機械故障被迫前往長崎維修,並滯留了一個月之久。小巡洋艦鸕鶿號就此成為在中國沿海唯一可供使用的艦隻。[21]

1897年1月,提爾皮茨重返皇帝號,後者於1月25日被重新歸類為「大巡洋艦」。3月,分艦隊轉移至橫濱以迎接即將到來的船員輪換;在此之前,它們已在廈門附近的台灣海峽、即福建沿岸的三沙灣考察了其作為基地的可行性。隨後,提爾皮茨奉命從長崎返回德國,並被任命為執掌國家海軍辦公室的帝國海軍大臣。他作為分艦隊司令的繼任者是海軍少將棣德利,於1897年6月11日到任,並在上海附近的吳淞口錨區登上皇帝號。分艦隊在新任司令的帶領下展開了日本之旅,其中旗艦和威廉王妃號在抵達函館後駛回橫濱,而伊雷妮號和阿科納號則進一步到訪了俄國港口海參崴,並於9月8日在橫濱重返分艦隊,然後回航至上海。[22]

佔領青島

1897年11月1日,兩名德籍的天主教聖言會傳教士能方濟韓理加略巨野遇害後,一直苦於尋找藉口在中國建立德國基地的威廉二世遂下令佔領膠州灣。11月10日黃昏後,皇帝號離開上海駛向青島。威廉王妃號和鸕鶿號則於次日出發,以掩人耳目。三艦於12日在海上集結;棣德利打算於14日駛入膠州灣,佔領港口。[23]14日清晨06:00,鸕鶿號闖入海灣,對中國要塞發起攻擊;而皇帝號和威廉王妃號則派出由717名官兵組成的登陸部隊,在皇帝號艦長、海軍上校胡戈·蔡爾德語Hugo Zeye的指揮下上岸。在兩個小時的時間裏,蔡爾的部隊佔領了中央和外圍的要塞,並摧毀了中國的電報,以阻止他們向上級報告德軍的進攻。[24]在與當地駐軍的總兵章高元談判後,棣德利成功迫使清政府將膠澳租予德國,並於14:20發佈公告。11月17日和12月2日,阿科納號與伊雷妮號也分別自上海和香港抵達。由於沒有遇到軍事抵抗,德國人還於12月2日在33公里外的膠澳升起了德國國旗。[25]

帝國海軍部和外交部原本預計會招致更大的麻煩,因此於11月19日命令巡洋護衛艦奧古斯塔皇后號從地中海馳援東亞,並於12月14日抵達新加坡。為此,棣德利獲晉升為海軍中將,並以奧古斯塔皇后號、老舊的德國號和最新式的小巡洋艦葛馮號德語Kreuzerkorvette組建第二總隊,由海因里希親王擔任總隊長,使東亞分艦隊初具分艦隊規模。必要的地面部隊比第二總隊更快來到青島。翌年1月26日,北德勞埃德郵輪達姆施塔特號德語Darmstadt (1890)搭載着新成立的第三海兵營英語Seebataillon的1200名官兵抵達港口,使軍艦得以恢復登陸指揮。隨後,克雷費爾德號德語Crefeld (1895)又搭載着由300人組成的海軍炮兵部以及一系列野戰炮德語Feldgeschütz於2月5日抵達。1898年1月27日,青島淪為受國家海軍辦公室管轄的德國殖民地,其租約於3月6日正式簽訂。德國號直至4月才停靠香港,並必須進入船塢維修;海因里希親王則搭乘葛馮號繼續前往上海。整個分艦隊直至1898年5月5日才在青島完成集結。[26]

菲律賓行動

東亞分艦隊的運用同時受到美西戰爭的影響;在馬尼拉灣海戰期間,它們必須駐紮在該地區以保護德國公民。伊雷妮號已於1898年4月底被派往菲律賓,鸕鶿號也緊隨其後。由於皇帝號必須去長崎接受定期維護,棣德利遂搭乘奧古斯塔皇后號於6月12日前往馬尼拉了解情況。[27]當威廉王妃號和皇帝號先後於18日和20日抵達馬尼拉時,造成了它們與美方的關係相當緊張。[28]美國海軍少將喬治·杜威明確反對德國艦隊的集結,也反對棣德利與西班牙駐菲律賓總督巴西里奧·奧古斯丁會晤。[29]德國人解釋稱其艦隻的集結只是為了計劃中的例行船員輪替,他們將在馬尼拉迎接從德國本土駛來的郵輪達姆施塔特號。分艦隊於8月馬尼拉淪陷後陸續離開了菲律賓,儘管在那之後與美國的緊張關係仍持續了一段時間。[30]8月13日,奧古斯塔皇后號接載西班牙總督前往香港,而棣德利則於21號登上皇帝號駛離馬尼拉。艦隻隨即到訪巴達維亞,以參加荷蘭女王威廉明娜加冕紀念日的慶祝活動,然後經由新加坡返回香港。[31]

結局

皇帝號更名為天王星號,並用作港灣船

1898年11月,皇帝號駛入三沙灣進行火炮訓練,並於15日在一塊未知的礁石上擱淺。它能夠自行鬆脫,但出於安全原因而被置於海灘上。棣德利要求第二總隊提供協助。海因里希親王立即派出葛馮號,但由於計劃在11月21日前往上海為沉沒的炮艇雞貂號德語SMS Iltis (1878)紀念碑揭幕,奧古斯塔皇后號和伊雷妮號都留了下來。在葛馮號會合之前,阿科納號和鸕鶿號便已抵達皇帝號的事故現場,並協助其再次浮於水面。棣德利遂率在場的全體艦隻前往香港,對皇帝號進行維修。隨後,他改乘郵輪迴到青島,並改用威廉王妃號作為旗艦直至來年2月。準備好自1899年2月重新投入使用的皇帝號,則於4月14日隨着分艦隊司令的更迭而失去了旗艦地位。同年6月11日,皇帝號結束東亞派遣啟程回國,期間為補充燃煤而曾在塞舌爾停留。行至巴勒莫時,它又受命於9月3日至5日在丹吉爾海面展示德國國旗。最後,艦隻經由加的斯和普利茅斯,於9月21日返抵基爾。威廉二世隨即在但澤灣登艦檢閱了皇帝號;經過24年的服役後,該艦終於在1899年10月16日退役。[32]

這艘老舊的鐵甲巡防艦於1904年5月3日淪為港灣船,並於1906年5月21日從海軍序列英語Navy Directory中除籍。1905年10月12日,皇帝號被重命名為天王星號(Uranus)。自1907年5月起,它被改裝成一艘宿營船,並錨固在門克貝格附近,供第一魚雷分隊(I. Torpedoabteilung)的官兵使用。1908年,隨着此前的廢船英語Hulk (ship type)布呂歇爾號因一次爆破而變得不適用,天王星號遂被拖至弗倫斯堡米爾維克德語Mürwik,擔任魚雷學校的營房和教學室。至1920年,艦隻的船體被出售至哈爾堡拆解報廢。[7]

腳註

註釋
  1. ^ SMS表示Seiner Majestät Schiff, 即「陛下之艦」。Kaiser為皇帝的德文稱謂,即凱撒
引用
  1. ^ 桑德豪斯,第217頁.
  2. ^ Dodson,第14, 23頁.
  3. ^ 3.0 3.1 Gardiner,第245頁.
  4. ^ 4.0 4.1 4.2 4.3 4.4 Gröner,第6頁.
  5. ^ 5.0 5.1 Gröner,第6–7頁.
  6. ^ 桑德豪斯,第105頁.
  7. ^ 7.0 7.1 Gröner,第7頁.
  8. ^ 8.0 8.1 8.2 Sondhaus,第122頁.
  9. ^ Hidden,第370頁.
  10. ^ 桑德豪斯,第117頁.
  11. ^ Sondhaus,第124頁.
  12. ^ Sondhaus,第161頁.
  13. ^ Sondhaus,第171頁.
  14. ^ Sondhaus,第173頁.
  15. ^ Sondhaus,第179頁.
  16. ^ Sondhaus,第192頁.
  17. ^ 17.0 17.1 Sondhaus,第190頁.
  18. ^ Sondhaus,第206頁.
  19. ^ Sondhaus,第214頁.
  20. ^ Gottschall,第141頁.
  21. ^ Gottschall,第146–150頁.
  22. ^ Gottschall,第156–157頁.
  23. ^ Gottschall,第158頁.
  24. ^ Gottschall,第161頁.
  25. ^ Gottschall,第162頁.
  26. ^ Gottschall,第163–165頁.
  27. ^ Gottschall,第179頁.
  28. ^ Gottschall,第190–191頁.
  29. ^ Gottschall,第192–193頁.
  30. ^ Gottschall,第216–217頁.
  31. ^ Gottschall,第218頁.
  32. ^ Gottschall,第219–220頁.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