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祝公道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祝公道(?—?),一說即郭援謀士祝奧河南人,漢末三國時期遊俠,在《魏略》和孫賓碩楊豐鮑出一同列傳。

生平

建安七年(202年),袁尚屬下郭援攻打賈逵所守的河東,召呼廚泉單于並軍急攻。俘虜賈逵,囚於壺關,封閉在土窖中,用車輪蓋上,派人固守。將要殺他時,賈逵從窖中對看守說:「此間沒有健兒嗎,而讓義士死在這裏?」當時祝公道,不是賈逵的故人,聽見他的話,可憐他在危險中守正不屈,於是趁夜把他救出,折械遣去,不說姓名。

絳邑被圍時,賈逵知道無法抵抗,於是命人送印綬到,而且建議要快駐兵皮氏這個重地。絳邑被攻下後郭援果然打算攻皮氏,賈逵怕郭援會快郡一步攻下皮氏,於是出計使郭援謀士祝奧懷疑,令郭援多留七日,皮氏亦準備好防守,最終都沒有被攻下,在郭援被擊敗後,賈逵才知道救出自己的人就是祝公道。

但公道之後因為某些事情被連坐,賈逵盡力為他說情,還是不行,公道伏法而死,因此賈逵為其守喪。[1]

祝公道與祝奧

  • 祝奧即祝公道

《四庫全書》《閻溫傳注》:「嬰按魏畧祝公道在郭援軍引出賈逵,而魏志雲郭援謀人祝奧,公道蓋奧字。猶孫嵩字賓碩,魏畧只記賓碩,而不雲名嵩也。」

祝公道事蹟出自裴松之注《三國志》引魚豢所撰的《魏略・勇俠傳》;郭援謀人祝奧事蹟則是出自陳壽《三國志・賈逵傳》,兩位作者對祝公道及祝奧所記載的事蹟並不相同,很難單以二人同姓而斷言是同一人。因此《四庫全書》以《魏略》載孫賓碩名嵩,文中記賓碩而不雲嵩的寫法,從而斷言公道是祝奧的字是稍欠說服力,也不能證明祝公道與祝奧是同一人。從二人身份地位與結局分析,祝公道就是祝奧的可能性也相對較低。

  • 祝公道非祝奧

從二人身份分析,祝奧是郭援的謀人,從賈逵用計迷惑祝奧而成功拖住郭援大軍的情況,可見祝奧在郭援軍中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

再看之前郭援想殺賈逵一事,當時因為絳人阻止,郭援怕失了民心才沒下手。但郭援忌憚賈逵,因此把他關起來,而負責看守的人必須是郭援最信任之人。祝公道應是謀士祝奧手下,甚至是祝氏族人。

另一原因是祝公道的結局。祝公道後來因連坐而將被斬首,賈逵用了很多法子卻不能把他救出,最後只能在他死後親自為他服喪。

假若祝公道就是郭援謀主祝奧,以其罪應立即被誅殺,而不是因他事而連坐。或許是祝奧之罪牽連祝氏一族,祝公道受連坐而被斬首。

參考文獻

  1. ^ 《魏略》郭援破後,逵乃知前出己者為祝公道。公道,河南人也。後坐他事,當伏法,逵救之,力不能救,為之改服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