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劇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豫劇
豫劇表演
戲曲拼音 Yùjù
英文名稱 Honan opera, Henan opera
流行區域
主要流派 陳派常派崔派馬派
閻派桑派

唐派牛派.

豫劇(桑派)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申報地區或單位河南省
河北省邯鄲市
分類傳統戲劇
序號167
編號項目IV-23
登錄2006年
2008年

豫劇是發源於中國河南省的一個戲曲劇種,中國的五大劇種之一,中國第一大地方劇種,居中國各地域戲曲之首。[1]豫劇以唱腔鏗鏘大氣、抑揚有度、行腔酣暢、吐字清晰、韻味醇美、生動活潑、善於表達人物內心情感著稱,憑藉其高度的藝術性而廣受歡迎。因早期演員用本嗓演唱,起腔與收腔時用假聲翻高尾音帶「謳」[注 1],又叫「河南謳」。[2]又因其音樂伴奏用棗木梆子[注 2]打拍而得名河南梆子,[3]豫劇是在繼承河南梆子的基礎上,通過不斷改革和創新發展起來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因河南省的簡稱是「豫」而將該劇種定名為「豫劇」。除河南本省外,河北山東陝西湖北山西安徽江蘇四川甘肅東北新疆西藏青海等各省以及台灣等地都曾有專業豫劇團分佈。豫劇在台灣舞台上與歌仔戲京劇呈三足鼎立的局面。根據2004年的統計,中國大陸的豫劇團達160個,是全中國之最。[4]2006年5月20日,豫劇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5]

歷史沿革

起源

豫劇演出

關於豫劇的起源最初有三種說法。一說,由北曲弦索調直接發展而成,清代李調元的《劇話》中有的記載:「女兒腔亦名弦索腔,俗名河南調。」人們據此認為豫劇是由「弦索」直接演變而來,形成於明朝二說,明朝中後期,在中原盛行的時尚小令基礎上,吸收「弦索」等藝術精華發展而成。依據是《清稗類鈔·戲劇》「土梆戲」的記載:「土梆戲者,汴人相沿之戲曲也。」;三說,明朝末期在秦腔蒲州梆子傳入河南後,與河南民歌和小調相結合而成。[6]

但隨着研究的深入,和大量資料證實,特別是相關人員在編修《中國戲曲志·河南卷》的過程中,各方面的專家進行了廣泛的調查和論證,結論為河南梆子最早的誕生地是在河南開封和開封周圍各縣。豫劇誕生在開封,絕非偶然。這得益於開封的歷史文化積澱和豐富的樂舞活動。特別是宋代,開封作為首都,勾欄[注 3]瓦舍[注 4]遍佈全城,宋代志書《東京夢華錄》有明確記載,當時有桑家瓦子、北瓦、次里瓦等,一個勾欄棚可容數千觀眾之多。當時在開封已經演出了大型雜劇《目連救母》。[7]干梆子土梆子再到河南梆子最後演變為豫劇,就是現代豫劇發展衍變的整個脈絡。

明清時期

據20世紀的一些老藝人回憶,他們在1912年前後學藝時,曾聽師傅說河南的「內十處」[注 5]和「外八處」[注 6]在明清時期就流行「河南謳」。據傳,豫劇最早的傳授者為蔣門、徐門兩家,蔣門在開封南面的朱仙鎮,徐門在開封東面的清河集,都曾收徒辦班。而開封的「老三班」,義成班、公議班和公興班,傳說都經歷了明、清兩個朝代。[2]

豫劇作為清初大一統「梆子腔」的一個支系。十八世紀前期開始,在曲牌體中楔入十字句,名「十字調梆子腔」。後又加進「集唐」七字句,一度被稱作「干梆戲」或「梆子秧腔」。隨着曲牌的減少,大約在清嘉慶道光年間基本形成以板腔為音樂主體形式的梆子戲,距今已有200餘年。清朝乾隆、嘉慶年間,出現了中國戲曲史上有名的「花雅之爭」。崑曲作為戲壇霸主的「雅部」,逐漸讓位給產生於民間作為「花部」的各地方戲劇種。豫劇正是在這一時期逐漸壯大起來的。清咸豐光緒年間,豫西一帶有十八位演員因其唱作俱佳,被譽觀眾為「十八家老國公」。清光緒十年(1884年)創建於密縣的密縣八班是河南梆子科班,密縣八班在光緒三十年(1904年)的時候聘請了豫西「十八家老國公」的部分藝人,此時新老結合,各有絕技,至民國初期名滿豫西各縣,人們稱之為「萬將無敵戲班」。清未民初,河南梆子在開封的演出已趨於成熟,《重修明皇宮碑》中記載的大量演員、班社都是演唱河南梆子的。同時,東到商丘,南到駐馬店,西到義馬,北到滑縣,河南梆子佔據了河南省的整個中心地域,梆子戲在流傳過程中,在不同地區形成了不同的曲調,如祥符調(開封一帶)、豫東調(商丘一帶)、豫西調(洛陽一帶)、沙河調(漯河一帶)等。[2]

民國時期

現代豫劇之父樊粹庭

辛亥革命後,河南梆子更多地進入城市演出,開封較有名的茶社,如致祥茶社、普慶茶社、澄懷茶社、慶茶社、東火神廟茶社和同樂茶社等,均爭相邀聘河南子班社,義成班、天興班、公議班、公興班參加演出。豫劇進入茶社演唱之後,與早已進入茶社的二簧(京劇)形成了相互競爭的局面,因豫劇強大的藝術魅力,使京劇敗下陣來,退出了茶社,1916年12月29日出版的《嵩岳日報》載:「汴省簧戲屢演屢輟,惟梆戲頗持久」。除省城開封之外,鄭州、洛陽信陽商丘等地也先後出現演出河南梆子的茶社、戲園,[2]並受到民眾的熱烈歡迎,叫好之聲,連連不絕。[8]

19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開封相國寺先後建立了永安、同樂、永樂和國民四個戲院,各地豫劇演員薈萃開封,廣受歡迎。民國十六年(1927年),馮玉祥主政河南,由河南省教育廳在開封成立河南遊藝訓練班,審編劇目,對數百名演員進行「高台教化」、「服務社會」的教育,被名家稱為「河南梆劇改革的第一聲」。民國十七年(1928年)省教育廳又成立了戲曲審查會,頒發各種《章程》。以樊粹庭、王鎮南、鄒少和、蔣文質、張介陶等為代表的一批知識分子的介入,使河南梆子舞台面貌一新。1935年河南省教育廳推广部主任樊粹庭在開封組建豫聲戲劇學社,與陳素真對戲劇的科白、詞句、腔調、做工、化裝、行頭進行改革,對豫劇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次改革因行政力量的介入,戲劇改革形成了一定的聲勢;鑲入時代思想,提高了劇目、唱詞的文學品位,發揮了唱唸做舞的綜合優勢,改革了舊曲,合流了唱調,創立了新腔新韻。樊粹庭還將同樂戲院改為豫聲劇院,邀請陳素真趙義庭等人組成強大的演出班子在豫聲劇院售票演出,改編後的豫劇頗受歡迎,1935年5月4日出版的《河南民報》載:「每晚座無隙地」。 1936年,常香玉隨周海水的豫西調戲班到開封演出,1937年主演王鎮南《六部西廂》一舉成名。常香玉在梆子王鎮南的幫助和指導下,同年成立中州戲曲研究社,致力於豫劇改革,演新戲。並與豫聲劇院的陳素真,永安舞台的司鳳英,三足鼎立,各展風采。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樊粹庭將原豫聲劇院的部分人員組織起來成立獅吼劇團,宣傳抗日、募捐演出,支援抗日戰士,被稱為熱心救國之模範。1938年,開封淪陷,國民黨軍隊炸開黃河花園口大提,黃河泛濫,民眾流離失所。有不少豫劇團體進入西安,如樊粹庭領導的獅吼劇團,常香玉的香玉劇社,崔蘭田的蘭光劇社,還有孫老七創辦的河南災童戲劇學社等,西安成為豫劇的演出的重要陣地。[2]還有一些演員進入安徽界首演出,如毛蘭花馬金鳳閻立品等。在抗戰中,各流派的演員為了謀生而到處流動,他們打破門戶之見,相互搭班演出,使豫劇各流派有了更多的交流。

1949年之後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52年豫劇《斷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職業豫劇表演團體在大陸相繼成立,新編曲目、劇目大量出現。國家攝製了大量的舞台藝術紀錄電影片、電視片,保存紀錄了許多藝術家和劇團的表演藝術。[9]1956年3月河南豫劇院成立,9月8日,河南省文化局提出在全省挖掘整理傳統劇目,並決定在年底召開河南省首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在12舉行的觀摩大會上,共有23個劇種參加演出,豫劇劇目幾乎占演出劇目的一半。1950年代中期,全國許多省、市、自治區普遍建立豫劇職業演出團體,使豫劇已成為中國境內流布較廣的戲曲劇種之一。[2]1957年,隨着反右鬥爭的不斷擴大,全國各地有一批豫劇工作者如閻立品、陳素真都被打成右派,遭到批判。1966年,在文化大革命「破四舊」的口號中,豫劇同其他戲曲團一樣,大量傳統服裝、道具、戲曲資料被視為封建殘餘而被燒毀。還有許多豫劇演員遭到批鬥,如常香玉被剝奪演出權,《河南日報》對她進行批判,稱之為「大戲霸」。同時,包括河南豫劇院在內的一些豫劇團被撤銷或合併,在全國大力普及樣板戲的形勢下,豫劇工作者為豫劇移植樣板戲做了大量工作,一些不適合演樣板戲的演員被迫改行。從1966年到1972年這段文革時期,豫劇除了移植樣板戲外,幾乎沒有新創做的劇目。

文革結束後,一些傳統的豫劇劇目重新走上舞台,從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這一時期,豫劇創做有了一種新的思想涌動,伴隨着「傷痕文學」的腳步,豫劇出現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新作品。到1983年,文革時期的創造桎梏已被打破,豫劇新劇目從作品內容到表現形式、從藝術實踐到理論研究等各方面都有了新的探索和實驗。

進入1990年代,河南電視台自1994年開播的《梨園春》欄目以擂台賽的方式呈現在觀眾面前,得到廣泛好評。《梨園春》欄目組在中國大陸、台灣甚至國外各地演出,使豫劇的影響力進一步擴大。[10]2009年,中國戲曲學院首次從全國招收24名學生,組成2009豫劇本科班,豫劇首次成為大學的一門專業。[11]2010年9月18日至9月20日,河南省文化廳一行10人赴新加坡參加2010年新加坡華族文化節,與台灣豫劇團新加坡戲曲學院共同舉辦了「亞洲豫劇論壇」,成為豫劇發展史上第一次跨國舉辦的豫劇論壇。[12]

中華民國

豫劇自1949年隨中華民國國軍輾轉播遷至台灣,意外地撒種植根,國民政府為「弘揚中華文化」,以豫劇做為中原文化典型代表,因而在台灣得到大力發揚,豫劇當時是台灣政府資助的劇種之一。[13]李登輝陳水扁在台灣執政時期,大力推行本土文化,豫劇環境受到影響,財源與後繼人才培養不足,觀眾日益減少,社會影響力有所下降。[14]儘管如此,1994年因軍方精簡人事,僅存的豫劇隊險遭裁撤,亦是由李登輝親下口諭務必保留此表演團體,並於1996年改隸教育部。[15]馬英九上台後,隨着兩岸關係的升溫,豫台文化交流不斷加深,豫劇在台灣的影響力進一步彰顯。[16]目前,台灣豫劇團是隸屬於中華民國文化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的國家級公立豫劇表演團體。

蔣氏父子與豫劇
豫劇《香囊記》(《抬花轎》)

1949年4月2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軍南京,國軍將領黃杰率領近四萬官兵撤往越南富國島,這些官兵多為蘇、魯、皖、豫諸省人,部隊中有一軍官李久濤,其太太張岫雲原是唱豫劇的紅角。大家號召張岫雲成立劇團(後命名為「中州豫劇團」),專門為官兵們表演,以慰藉鄉情。1953年,黃杰的部隊遷台,劃為台灣海軍陸戰隊,駐地高雄左營。遷台後的「中州豫劇團」在時任海軍陸戰隊司令周雨寰及夫人的關心和時任職參謀長於豪章的支持下,改組為「飛馬豫劇隊」。同年4月初的一天,蔣介石攜夫人宋美齡在陽明山革命實踐研究院的介壽堂觀看了一場豫劇,在演出過程中,蔣介石連聲稱好,謝幕後,他脫去軍帽,頻頻向台上招手,並對在座的政府要員說豫劇是最富教育之劇種。在1969年4月2日中國國民黨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晚會上,蔣介石指明要看豫劇,並看完新編歷史名劇《楊金花》上下全場,盛讚豫劇具有教忠教孝的意義。[17]1974年,中國電影製片廠拍攝的豫劇電影《秦良玉》,呈獻蔣介石,甚獲讚賞,並令頒三軍觀賞。

受父親影響,蔣經國對豫劇亦情有獨鍾,在他擔任中華民國行政院副院長期間,就過觀賞過由王海玲女士主演的多部豫劇,並向嚴家淦何應欽等人推薦。1965年在飛馬豫劇隊要奉命解編之際,蔣經國在高雄聽取了海軍和陸戰隊的長官們的意見後,下令保留飛馬豫劇隊,蔣經國還想辦法解決了豫劇隊的經費問題。在1978年的台灣軍隊第14屆文藝金獎會演上,總統蔣經國親臨觀賞,並頒發給飛馬豫劇隊獎金四萬元新台幣[18]

台灣豫劇發展史

依據陳芳、嚴立模所編的《台灣豫劇五十年圖志》,豫劇在台灣的發展歷程可分為五個時期:

奠基期是在1950年代,1950年元旦,由杜玉柯集合安排愛好豫劇的陸軍政戰文工體系眷屬在高雄縣鳳山鎮(今高雄市鳳山區)演出《轅門斬子》,是目前所知台灣最早的豫劇演出,同年,在陸軍呂心賢團長的支持下,創立「黃龍豫劇隊」,七年後,由鳳山調駐馬祖的芮文正發起組織「虎賁豫劇隊」,此為後來「陸光豫劇隊」前身。另外,1951年毛蘭花受邀加入、指導並成立「空軍業餘豫劇團」,又稱「大鵬豫劇隊」,1958年大鵬開辦了台灣史上第一個豫劇科班即中華民國空軍業餘豫劇團學生班(大鵬豫劇隊學生班),招收第1期學生8人,第2期學生4人,第3期學生8人後停辦。而1953年張岫雲組織的「中州豫劇隊」隨部隊輾轉由緬甸越南來台後,改編成立「飛馬豫劇隊」,成為台灣豫劇薪火相傳的重要劇團。1959年開辦的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飛馬豫劇隊學生班是台灣史上維持最久的豫劇科班(後來改成國立國光劇藝實驗學校豫劇科),停辦前共培養出9期學生。大鵬和飛馬培養出的這幾批演員成為台灣豫劇發展的中堅力量。

整編期集中在1960年代,當時台灣軍方政戰體系開始整併各劇團,大鵬首先於1965年解散,陸光也於1971年解散,唯飛馬豫劇隊因張岫雲陳情獲時任中華民國國防部部長蔣經國下令特別照顧而特準保留。然毛蘭花、張岫雲先後離開劇團,迫使第一代豫劇科班學生立即接棒,此時國防部設置「國軍文藝金像獎」,1966年王海玲初演《花木蘭》成功,一砲而紅。此時期的演出,以競賽戲及觀摩公演為主。

轉形期約為1970年代,1971年陸光豫劇隊解編,飛馬豫劇隊吸收陸光成員,成為台灣豫劇發展的唯一重鎮。這段時期的演出重心,已從勞軍及商業性公演,轉移至國軍文藝中心每年三檔的公演,及國軍文藝金像獎競賽戲。並走向了京劇化、精緻化的路線,參考京劇的分場形式與唱唸,排演如《紅拂》(由程派名劇改編)等新戲。同時相對於飛馬「新豫劇」的表演風格,河南同鄉會附設「台北市豫劇改進會」也聘請張岫雲教戲開始演出一些改革劇目,如《桃花庵》、《平遼東》等戲的改編演出。

此時期在業餘團隊方面有豫劇改進會、鳳麟豫劇團等。豫劇改進會在1960年代由臺北市河南同鄉會成立的組織,1972年後,理事長張若鑑邀請張岫雲來教戲,並在河南同鄉會的邀請下,在節慶晚會等場合演出,演出以骨子老戲為主。鳳麟豫劇團1971年起,由李堂侗、張若鑑等人號召組織民營的職業豫劇團,計劃邀請毛蘭花加入,便以毛蘭花界首時期的藝名「鳳麟」為名,同年4月,在臺北成立鳳麟豫劇團,但最後毛蘭花沒有加入,而是由張岫雲、許貴雲為主要演出人員,在臺北的今日世界演出。1973年宣告解散。

興盛期是在1980年代,飛馬豫劇隊繼續國軍文藝中心定期公演,並活躍於各種藝文活動,提升了豫劇在藝文界的地位,其所代表的轉型意義,是從國軍文藝中心的傳統戲迷轉向新文藝觀眾群,逐漸蛻變為台灣表演藝術的重要資產。此時期的表演風格,不再強調京劇化,而是向內深掘,標榜活潑、鄉土特色,並在此基礎之上進行精緻化的處理,如《新白馬關》、《新秦香蓮》、《新洛陽橋》等骨子老戲的修整重排及新劇目《梁祝緣》、《白蓮花》的編演等。業餘團隊則有劉海燕豫劇團。劉海燕豫劇團成立於1984年,飛馬豫劇隊當家小生劉海燕離隊,1986年在臺北市社教館延平分館開設豫劇班,培養一批業餘演員後,成立捷音豫曲劇團。團長劉海燕曾於1995年邀請安陽市豫劇團的第一青衣張寶英女士率團到臺灣聯合演出。1997年更名為劉海燕豫劇團。

創發期是從1990年代至今,1990年代,飛馬先後受邀至等國公演,以豫劇藝術站上國際舞台。1996年,台灣軍方決定不再經營戲曲劇隊,1月1日飛馬豫劇隊從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移到中華民國教育部下,改成國立國光劇團豫劇隊,它就是現在的國營臺灣豫劇團,2008年3月6日,台灣豫劇團脫離國光劇團獨立,成為其對等機構。2012年5月20日,中華民國文化部成立後,台灣豫劇團隸屬於中華民國文化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近年來,台灣豫劇團的演出風貌以「結合現代化與本土化,展現包容性與創新性」為發展標誌,強調豫劇的本土化,深刻融入台灣內涵。同時,跨文化或跨界創作觀念成為台灣二十一世紀創作風潮,台灣豫劇團於2000年首度以意大利著名歌劇《杜蘭朵公主》開創豫劇跨文化劇目,演出造成空前轟動。2009年,再度移植莎士比亞名劇《威尼斯商人》為豫劇版《約束》,此兩齣跨文化新作,為豫劇在台之現代化與國際化之發展,開啟創作新道路。

兩岸豫劇交流

1990年7月,台北豫劇改進會一行40人到河南省平頂山市演出,開啟了兩岸豫劇交流的大幕。此後,台灣豫劇演員多次應邀到對岸演出。這一時期,被稱為「單向交流時期」。1993年,兩岸的豫劇交流由單向交流時期進入雙向交流時期。其中1998年4月,鄭州市豫劇團一行40人首次以整團的形式赴台演出。2001年之後,兩岸豫劇交流進入合作時期。河南藝術家赴台排演了大批豫劇新劇目。2008年8月,河南省決定每年免費為台灣培養一批豫劇演員,扶持台灣豫劇發展。[19]2009年,兩岸合作劇目邁向國際舞台,河南藝術家與台灣豫劇團合作的豫劇大戲《約束》,赴倫敦參加「第四屆英國莎士比亞雙年會」,演出獲得很高評價。[20]

豫劇藝術

藝術特色

豫劇演出

豫劇藝術古今兼納、剛柔相濟、豁達寬厚、有「中和」之美。豫劇以唱見長,首先,豫劇唱腔鏗鏘有力,大氣磅礴、抑揚有度、富有熱情奔放的陽剛之氣,具有強大的情感力度。其次,豫劇行腔酣暢、吐字清晰、本色自然、有血有肉、善於表達人物內心情感。再者,豫劇節奏鮮明強烈、矛盾衝突尖銳、故事情節有頭有尾,再加上曲調詼諧歡快,使得豫劇不僅適合演出輕鬆的喜劇,它又恢宏大氣故又適合演帝王將相的大場面戲,豫西調委婉動聽,唱腔悲涼故很適合演悲情戲。[21]豫劇在關鍵劇情上一般都安排有大板唱腔,唱腔流暢、節奏鮮明、極具挑戰性,一般吐字清晰,易被觀眾聽清,顯示出特有的中原藝術魅力。

角色行當

豫劇的角色行當,由「生旦淨丑」組成。一般稱為四生、四旦、四花臉。戲班組織也是四生四旦四花臉,四兵四將四丫環,八個場面兩箱官,外加四個雜役。[1] 四生是指正生,二生,小生和武生。正生又稱紅生、大生、大紅臉;二生又稱二紅臉、馬上紅臉;小生後來又分出娃娃生;武生又稱邊生。四旦是指正旦(青衣、閨門旦)、小旦(花旦)、老旦(婆旦)、彩旦(潑旦、丑旦),後來又有了帥旦武旦(刀馬旦)。四花臉是指大花臉(含白臉)、二花臉(或稱武花臉、摔打花臉,以後又分出毛臉)、三花臉(丑)、黑臉。

藝術形式

豫劇藝術形式表現在「四功五法」上,「四功五法」是豫劇演員基本功的統稱。四功是指唱、念、做、打(舞),「唱」即演唱者隨劇情、人物性格、思想和情緒的發展變化用聲樂技巧生動表現出來,唱要求字清腔純,節奏準確,以字生腔,以情帶腔;「念」是指念白,用接近於生活的語言,以韻律化的方式展現的對白,是具有節奏感和音樂性的戲曲對白;「做」泛指表演技巧,特指舞蹈化的形式動作;「打」是傳統武術在戲曲表演中的舞蹈化體現。五法是指手、眼、身、法、步,「手」是指各種手勢動作;「眼」是指各種眼神表情;「身」是指各種身段工架;「步」是指各種形式的台步;「法」則總指上述幾種表演技術的規程和法則。

唱腔

祥符調是以開封為中心帶地區流行的豫劇,為標準的中州正韻。豫東調也稱為「東路梆子」、「下路調」,它是祥符調傳入豫東後形成的一個地域流派,因鄰接魯南等縣,亦近山東梆子,咬字較重,弦高,故有「高調梆」之稱。豫西調在洛陽、鄭州等地,又稱之為「西府調」,音味略帶秦腔,優美悅耳動聽,吐字清晰,字字入耳。沙河調流行於沙河流域,這種腔調是祥符調和南陽梆子相結合的產物,在祥符調還沒有流傳到豫南以前,豫南淮北一帶的沙河西岸,流行着南陽梆子,後來祥符調在漯河、周口一帶紮下了根,又吸收了南陽梆子的精華後而形成的一個流派。高調在豫魯冀三地交界處還有一個流派叫高調,高調與其他流派愈走愈遠,最終脫離了豫劇形成了新的劇種叫大平調。

主要流派

派別 開創者 圖片 行當 簡介 代表劇目
陳派 陳素真 青衣、刀馬旦 陳素真首創豫劇界第一個豫劇流派」陳派「,創豫劇大慢板、將啞劇融入豫劇、並與樊粹庭進行豫劇板胡改良。唱腔古樸典雅,含蓄俏麗,表演細膩傳神,規範講究,身段優美、剛柔相濟、含蓄秀美;台步行動如飄,長綢舞、水袖功、雙劍舞、辮子功、羽舞、花鐮舞、單劍舞、獨舞、群舞、扇子功和穿衣功等美妙絕倫。 《梵王宮》、《宇宙鋒》、《春秋配》
常派 常香玉 青衣、花旦 常派發展了豫劇清唱這種演出形式,並創立了豫劇演唱的新方法——混聲唱法;唱腔字正腔圓,運氣酣暢,韻味淳厚,格調新穎,以聲繪情、以情帶聲,多彩多姿,雅俗共賞,表演剛健清新、細膩大方,內涵深邃、性格鮮明,在表達人物內在的思想感情上,細緻入微,一人一貌,栩栩如生。 花木蘭》、《斷橋》、《紅娘》
崔派 崔蘭田 青衣、老旦 崔蘭田是豫西流派的傑出代表,其唱腔以下五音為體,兼用上五音,同時融會秦腔、曲劇、河北梆子、京崑等姊妹劇種的音調,唱腔旋律豐富多彩,發音長於鼻腔共鳴,音域寬廣,行家總結為「氣不暴,聲不搶,字不逼,音不撞,形不露」;行腔樸實,較少使用花腔,表演形「靜」而實動。 《桃花庵》、《三上轎》、《秦香蓮》
馬派 馬金鳳 帥旦、老旦 馬金鳳表演細膩、灑脫、生動、逼真,唱腔高亢、明快,嗓音清脆、明亮,吐字清晰,噴口爽利,行腔穩健,韻味醇厚。以小嗓為主,大小嗓結合運用。 穆桂英掛帥》、《花打朝》、《花槍緣》
閻派 閻立品 閨門旦、刀馬旦 閻派唱腔體現出了「精細」的特徵,注重行腔,注重意思的通達,不僅力度變化大,而且在音色變化上也有許多過人之處,明暗相宜,濃淡盡顯。 《秦雪梅》、《游龜山》、《西廂記》
桑派 桑振君 青衣、花旦 桑派的唱腔乖巧靈動、深沉委婉、雍容富麗,以字乖音巧見長,她的偷、閃、滑、搶之技絕非信口能來。 《白蓮花》、《桃花庵》、《對繡鞋》
唐派 唐喜成 鬚生 唐喜成繼承了祥符調豪邁、高亢、粗獷的風格,又融入了豫劇沙河調男聲篤實、剛健的演唱技藝,他的演唱雖以假聲為主,但音域並不窄,而且聲音宏亮,高低音銜接自然,控制自如。特別是吐字清晰,唱高腔也能保持音色的柔和悅耳。 《轅門斬子》、《三哭殿》、《南陽關》
張派 張岫雲 花旦、老旦 張岫雲取長補短,不斷創新,她除了繼承了豫劇傳統演唱和表演藝術之外,還學習大量京劇的表演藝術。 《楊金花奪印》《平遼東》、《陰陽河》
李派 李斯忠 黑頭 博採眾家之長,及京劇秦腔等藝術特點,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唱腔特點粗獷豪邁,卻又不乏細膩和儒雅。取捨有度,融會貫通,最大限度上融入了豫劇唱念做打的技巧。[22] 《下陳州》 《包龍圖坐監》《司馬茅告狀》《跪韓鋪》

主要演出團體

豫劇在全國11個省有167個專業劇團,專業從業人員1萬4千多人,是全國第一大地方劇種。連同民營劇團在內,共有一千六百多個劇團。

河南省河南豫劇院以及包括開封市豫劇團洛陽市豫劇團等在內的河南18個地市豫劇團

河北省邯鄲東風豫劇團[23]河北省春燕豫劇團[24]、河北省平原青年豫劇團、邢臺市豫劇團

陝西省西安市豫劇團、咸陽市豫劇團、寶雞市豫劇團

山東省濟南市豫劇團、濟寧市豫劇團、聊城市豫劇團、菏澤市豫劇團

湖北省襄樊市豫劇院、十堰市豫劇團、老河口市豫劇團[25]、武漢市豫劇團、湖北省豫劇團

安徽省:毫州市豫劇團、淮北市豫劇團、濉溪豫劇團、阜陽金鵬豫劇團

四川省四川省豫劇團

江蘇省:江蘇省梆子劇團、徐州豫劇團、豐縣小皇后豫劇團

甘肅省:蘭州市豫劇團、甘肅省豫劇團

山西省:太原市豫劇團、大同市豫劇團、陽泉市豫劇團 長治市豫劇團

黑龍江省:鶴崗市豫劇團、哈爾濱市豫劇團、伊春市豫劇團

新疆自治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豫劇團、石河子市豫劇團、農九師豫劇團

臺灣臺灣豫劇團

部分劇目

參看

註釋

  1. ^ 曹植的《箜篌引》有京洛出名謳之說。
  2. ^ 棗樹的果實為紅色,其味甘甜綿長,由她的枝幹做出來的梆子,通過敲打形成的聲音,仿佛來自大自然的天籟。
  3. ^ 勾欄,又作勾闌或構欄,是一些大城市固定的娛樂場所,也是宋元戲曲在城市中的主要表演場所,相當於現在的戲院。
  4. ^ 瓦舍也叫瓦子、瓦市。瓦舍里設置的演出場所稱勾欄。
  5. ^ 指祥符(今開封)、杞縣、陳留、尉氏、中牟、通許、儀封(今併入蘭考)、封丘、陽武(今併入原陽)等。
  6. ^ 即淮陽、西華、商水、項城、沈丘、太康、扶溝、鹿邑。

參考資料

  1. ^ 1.0 1.1 中国五大剧种之豫剧简介. 中國社會科學院. 2011-03-16 [2011-1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07) (中文(簡體)). 
  2. ^ 2.0 2.1 2.2 2.3 2.4 2.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豫剧. 新浪網. 2009年6月6日 [2011-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11) (中文(簡體)). 
  3. ^ 商丘豫剧团赴台湾进行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展演. 中華網. 2010-11-24 (中文(簡體)). [失效連結]
  4. ^ 从数据看全国戏曲剧种的构成与分布. 2006-04-20. 中國文化部 [2011-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02) (中文(簡體)). 
  5. ^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人民網. 2009年12月7日 [2011年7月4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3月4日) (中文(簡體)). 
  6. ^ 中国戏曲剧种之豫剧起源. 中國藝術作品珍藏網. 2006-11-24 [2010-0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27) (中文(簡體)). 
  7. ^ 戏曲文化:中华文明的艺术奇葩. 華夏經緯網. 2008-06-13 (中文(簡體)). [永久失效連結]
  8. ^ 胡樸安. 《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编). 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2011: 第121頁. ISBN 9787543947740 (中文(簡體)). 
  9. ^ 河南戏曲大事记. 河南戲曲廣播. 2011年5月12日 (中文(簡體)). [永久失效連結]
  10. ^ 从《梨园春》现象看豫剧振兴. 大河網. 2009年4月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7月20日) (中文(簡體)). 
  11. ^ 中戏首开豫剧本科班. 中國青年報. 2009-09-18 [2011-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2) (中文(簡體)). 
  12. ^ “亚洲豫剧论坛”在新加坡圆满落幕. 河南省文化廳. 2010-09-28. [永久失效連結]
  13. ^ 在豫剧的故乡. 《兩岸關係》雜誌. 2001年8月24日 [2011年7月4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年4月2日) (中文(簡體)). 
  14. ^ 豫剧在台湾. 全刊雜誌賞析網. [2010-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22) (中文(簡體)). 
  15. ^ 兩根木梆子 聲傳半世紀. 高雄畫刊. 2018年5月28日 [2018年5月2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年2月13日) (中文(繁體)). 
  16. ^ 今年豫台文化交流将打造六大品牌. 鄭州晚報. 2010年2月25日 [2011-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7) (中文(簡體)). 
  17. ^ 蒋氏父子与台湾豫剧. 中國戲曲網. [2012-0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7) (中文(簡體)). 
  18. ^ 《東方藝術》. 2000年, (03期).  缺少或|title=為空 (幫助)
  19. ^ 河南拟免费培养台湾青年豫剧演员. 搜狐網. 2008年8月12日 [2011年7月4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5月17日). 
  20. ^ 豫台豫剧交流纪事. 大河網. 2010年5月6日 [2012年9月13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7月20日). 
  21. ^ 戏曲大观园:豫剧─激情奔放特色浓郁. 文匯報. 2009-09-08 (中文(簡體)). [永久失效連結]
  22. ^ 李斯忠. [2016-11-10]. 
  23. ^ 邯郸东风剧团. 中國戲劇場. [2010-0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4-02) (中文(簡體)). 
  24. ^ 河北省春燕豫剧团. 中國戲曲網. 2009年2月23日 [2010年2月2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2月22日) (中文(簡體)). 
  25. ^ 老河口豫剧团. 中國戲曲網. 2008年11月23日 [2010年2月2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5月17日) (中文(簡體)).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