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費城本土主義暴動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費城本土暴動
1844年七月七日,州民兵(左)正在向暴亂者開火
日期第一次暴動:1844年五月6、7、8日
第二次暴動:1844年七月6、7日
地點
起因反天主教思想
反愛爾蘭思想的流行
本地保護主義
社會不穩定
結果民間反愛爾蘭裔移民事件上升到政治層面
進一步加強了政府的權力
衝突方

 賓夕法尼亞州

參與暴亂者
領導人物
無主要領導者
傷亡
死亡20+[1]

費城本土主義暴動(英語:Philadelphia nativist riots)是指1844年5月6日、5月7日、5月8日和7月6日、7日之間,在美國費城的肯辛頓區和南華克區中發生的一系列由反天主教思想導致的暴動。該次暴動是因為在費城的信奉天主教的愛爾蘭裔移民的比例增加,而費城本土民眾主要以清教徒為主,使得費城本土民眾反天主教情緒高漲,繼而導致了是次暴動的爆發。為了平定暴亂,美國政府調動了一千多名民兵來鎮壓參與暴動的本土民眾,最終造成了數百名人員傷亡。

暴動前五個月內,部分具有排外主義思想的民眾在費城散佈天主教徒試圖取消學校課程中有關《聖經》的內容。同年五月六日,一部分具有排外主義思想的民眾在費城的肯辛頓區發起暴動,摧毀了肯辛頓區中包含兩座天主教堂在內的許多建築。同年七月,部分具有排外主義思想的民眾發現南華克區的天主教堂開始組織武裝自衛後,對此感到十分不滿,部分民眾開始攻擊保護教堂的軍隊,雙方爆發了激烈的衝突,並進一步導致了第二次暴動。在第二次暴動中,出現了大量人員傷亡,並有兩座天主教堂被損毀。

事後,天主教會起訴了費城市政府並獲得了部分維修費,部分民間意見領袖聲明譴責這兩次暴亂。儘管暴亂者所屬的利益集團否認對此事負責,但仍然在全美國範圍內引起了對排外主義思想的批評和指責。是次暴動向民眾暴露出了費城及周邊地區執法能力的缺陷,事實上促進了警方進行多項改革,並對費城的合併產生了深遠的影響。[2]

背景

隨着工業化進程的加快,費城吸引了許多歐洲移民(多來自德國愛爾蘭)來此定居,多數移民是天主教徒,而由於宗教、經濟和文化差異等問題,本地民眾之間的關係日益緊張起來。[3]

歷史學家伊利沙伯·格芬指出:

these new arrivals, impoverished, unskilled, and Catholic, immediately confronted an ancient enemy, the Protestant Scotch-Irish, longtime resident in Philadelphia, proud of their "in" status, mostly skilled workers, and ready, eager, and able to renew the political, economic, social, and religious feuds of the old country. During the 1830s they had organized an Orange Society for that express purpose.


這些新移民一貧如洗、沒有技術、信奉天主教,他們面臨着一個宿敵——信奉新教的蘇格蘭人愛爾蘭人。他們大多是技術工人,長期居住在費城,並對自己的「入鄉隨俗」感到自豪,他們隨時準備並且有能力重啟原來的的政治、經濟、社會和宗教紛爭。19世紀30年代,他們為此組織了一個類似於奧蘭治兄弟會的協會。[4]

伴隨着天主教移民的湧入,費城本地的清教徒和本地居民愈發不安,他們因而開始組建反天主教團體和反移民的地方民眾組織。1842年8月26日,一名縱火犯縱火焚燒了費城雷丁鐵路公司的橋樑,反天主教團體和反移民的地方民眾組織立馬將縱火事件歸咎到信奉天主教的愛爾蘭裔移民的頭上,同時呼籲組建了新教研究院。[5]他們所組建的新教研究院同1840年初建立的一些其他反天主教組織一樣,出版和分發宣揚反天主教思想的文獻和報紙。[6]

弗朗西斯·肯里克主教

19世紀40年代,費城的學生每天上學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讀新教譯本的《聖經》,1842年11月10,本地天主教會的主教弗朗西斯·肯里克致信費城各公立學校的董事會,希望學校允許天主教徒可以在學校學習天主教譯本的《聖經》並免去天主教徒在校期間的其他宗教課程。[7][8]理事會同意了主教的要求,要求各校不得強迫學生參與宗教課程和宗教活動,並允許學生在校期間閱讀他們選擇的《聖經》而不是只能閱讀新教譯本。地方主義者藉機煽動民眾對天主教會的不滿,曲解了主教向董事會的致信,稱主教在信中的要求是對清教徒虔誠的蔑視。[7][9]

約一年後,有傳言稱主教正訪問一所女校並要求該校校長停止校內讀新教版本聖經的活動,但校長寧願辭職也不接受主教的提案。主教隨即否認傳言,稱有幾名信天主教的學生確實轉而去閱讀天主教譯本,如若閱讀不同譯本的聖經會帶來莫大的問題,那麼不如不在校內讀經。藉此,部分新教徒認為天主教徒正在教宗的影響下禁止學生們在學校內閱讀聖經。[9][10]

五月暴動

1844年5月3日,美國共和黨[註 1]在費城一個愛爾蘭裔居多的地區舉行了一次會議,一些愛爾蘭裔移民襲擊了參會者,參會者不得不緊急離開會場。[8]

註釋

  1. ^ 該黨是一無所知運動的前身,並非現存美國兩黨之一的共和黨

參考資料

  1. ^ Church of St Philip Neri website, churchofstphilipneri.org; accessed June 9, 2016.
  2. ^ Patrick Grubbs, "Riots (1830s and 1840s)" Encyclopedia of Greater Philadelphia (2018)
  3. ^ Coval, Jennifer; Kathryn Wilson. City of Unbrotherly Love: Violence in Nineteenth-Century Philadelphia (PDF). Exploring Diversity in Pennsylvania History. The Historical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2008-05-08]. 
  4. ^ Elizabeth M. Geffen, "Violence in Pennsylvania in the 1840s and 1850s." Pennsylvania History 36.4 (1969): 381–410, quoting p 392. online
  5. ^ Hassenstab, Christine; Ramet, Sabrina. The Know Nothing Party: Three Theories About its Race and Demise. Politics & Religion. September 2013, 6 (3): 580 –透過Social Science Premium Collection. 
  6. ^ Weigley RF (eds); et al. Philadelphia: A 300-Year History需要免費註冊. W.W. Norton & Company. 1982: 356. ISBN 0-393-01610-2. 
  7. ^ 7.0 7.1 Peixotto, Ernest C.; Agnes Repplier. Philadelphia: The Place and the People. The Macmillan Company. 1898: 345. 
  8. ^ 8.0 8.1 Philadelphia: A 300-Year History, pg. 357
  9. ^ 9.0 9.1 McMaster, John Bach. A History of the People of the United States: From the Revolution to the Civil War. D. Appleton and Company. 1910: 376. 
  10. ^ Avery, Ron. A Concise History of Philadelphia需要免費註冊. Philadelphia, PA: Otis Books. 1999: 56. ISBN 0-9658825-1-9.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