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
釜(英文:Cauldron)是一種廚房用的煮食工具。釜通常是鐵質的,但也有鋁及銅製的,在鐵器未普及的時期,也有使用陶製造的。使用釜煮食,一般都是在釜中加水,然後將其放在火上,再在釜上或釜中放其他食材[1][2],中國的釜是春秋時代晚期隨着灶出現,以代替鼎這種在底下直接加熱的炊具。現時在中國,釜已被鍋取代,但日韓卻沿用至今,特別是在農村地區。
形狀
釜大小不一,但基本上都是圓口的。中國傳統的釜多數直徑約兩尺、厚兩分[3],外有一圓環以直接放在灶上而不墜,釜蓋有使用木製或鐵製。而西洋釜則一般在頂部帶有弧形的柄,其開口處也較寬。
鑄造
未用鐵之前,釜又用陶造的。但釜多數用廢鐵或者生鐵製造。做法是先造內模,曬乾,再造外模。等整個模子曬乾之後,就開始把鐵熔成鐵水,倒入模底的洞。等鐵稍稍冷卻,但依舊泛紅的時候,就開啓這個模子,檢查是否有破洞,如果有就淋少量鐵水補上,再用顯草弄平。[3]。
另見
參考
- ^ 教育百科:古代的一種烹飪器具。即今之鐵鍋。如:「破釜沉舟」。三國魏.曹植〈七步詩〉:「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2018-0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01).
- ^ Mary Bellis. History of the Oven from Cast Iron to Electric. [2015-03-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11).
- ^ 3.0 3.1 宋應星。《天工開物》,釜
延伸閱讀
[在維基數據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