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廉伯
陳廉伯 | |
---|---|
出生 | 1884年10月21日 大清廣東省廣肇羅道廣州府番禺城 |
逝世 | 1944年12月24日 日佔香港龍鼓水道 | (60歲)
職業 | 商人 軍閥 廣州商團團長 |
陳廉伯(1884年10月21日—1944年12月24日),字朴庵,祖籍廣東南海縣西樵簡村,民初商人及軍閥,繼昌隆繅絲廠創始人陳啟沅之孫,廣州商團團長。陳廉伯其後移居香港,1930年代後期立場親日,1941年香港淪陷後,陳與佔領香港的日軍合作,成爲華民代表會四位成員之一。陳廉伯於1944年12月乘船時在大嶼山以北的龍鼓水道死於美軍空襲。
生平
早年
陳廉伯生於商人世家,祖父陳啟沅,南洋歸僑,父親陳蒲軒是一名絲業富商。陳是長子,但從小過繼給同宗二伯婆。
陳廉伯最初在私塾讀書,12歲時受祖父影響,赴香港入讀皇仁書院學英文並獲得英國國籍。16歲畢業後,陳進入滙豐銀行廣州沙面分行工作,後由於成績突出升任買辦。同時在1905年起他又兼任自家的絲莊「昌棧絲莊」的司理。1908年,他與南洋商人張弼士等發起創辦廣東保險公司,擔任公司協理。
因善於經營,年輕的陳廉伯很快成為巨富,1910年昌棧絲莊的資金已達30萬元。陳以昌棧絲庄司理身份,相繼加入廣東商會、廣州商務總會,成為廣東商界的名人。此時他聯絡廣州幾家大絲商統一購銷,壟斷當地的生絲買賣。1910年上海金融危機波及廣州,陳廉伯利用滙豐銀行貸款從中漁利,還大做炒賣銀磚的投機生意;之後又依靠滙豐銀行私鑄銀幣,操縱金銀市場。除絲業外,他還經營航業、礦業、紙業,以及茶業、桐油、豬、煙草、竹品、草蓆等土特產品,在十年左右獲利達數百萬。其資產甚至有分佈國外。
陳廉伯曾被袁世凱授予二等嘉禾勳章。1915年,陳廉伯任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廣東出口協會總理、廣東總商會會長,後任廣東絲絹公會、礦業公會、輸出業協會等會長。1917年至1920年桂系軍閥統治廣東時期,他與省長朱慶瀾、兩廣巡閱使兼督軍陸榮廷、海軍上將薩鎮冰等均有來往。他在廣州西關逢源路沙地一巷36號建有豪華的西式公館,西式建築、中式庭園,公館內設有廣州工商界頭面人物的「荔灣俱樂部」,一時冠蓋雲集。他亦將生意所得大量花費於與各界交流之用[1][2]。
廣州商團事變
1911年辛亥革命時期,社會治安差,廣州商人為自衛於1912年成立廣州商團。陳廉伯擔任團長兼廣州粵商公安維持會(商團公所)理財課主任,他支墊商團經費,借款購置槍械,使商團有了自衛能力,得以在龍濟光、陸榮廷統治時期維持廣州商業的正常運轉。1917年陳廉伯任粵商公安維持會代理評議長,進一步武裝商團。
1919年3月,商團仿照西式議會政治完成改組,設立了最高機構評議會及十個分團,陳廉伯當選新一任團長。評議會有23名評議員,任期一年、可連任,期滿後需重新選舉。8月,陳廉伯就任廣東省商團軍總團長。至1924年,廣州商團總人數已擴大到1.3萬人[2]。
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實行三大政策,商團恐懼實行共產,轉而敵視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同年5月陳廉伯成立「廣東省商團軍聯防總部」,任總長,鄧介石、陳恭受任副總長。8月10日,商團向英商南利洋行購置的一批槍支彈藥在廣州天字碼頭附近江面被蔣介石率領的江固艦扣留,8月12日、15日,商團軍代表1000多人兩次到大元帥府請願,要求發還扣留的軍火。被拒絕後,組織廣州商人罷市,並以「中華民國政治定國軍」名義,通電全省各縣商團罷市。
8月24日,孫中山宣佈廣州戒嚴,通緝陳廉伯。9月4日,孫中山離開廣州赴韶關北伐大本營,廣東省長胡漢民給商團發還部分被扣軍火。事態稍有平息。10月10日下午,中共廣東區委[3]發動工會、農會、青年團及廣東工團軍的五六千人召開「雙十警告節」大會,會後舉行示威遊行,高呼「打倒商團,殺陳廉伯,擁護革命政府」等口號。在太平路(今人民南路)西濠口,遊行隊伍與商團軍發生流血衝突。商團軍在西關構築街壘,封鎖市區,張貼「孫文下野」、「打倒孫政府」等標語。
10月15日凌晨,北伐軍突然回師廣州,擊潰商團武裝,陳廉伯慌忙出逃香港[4]。
香港時期
此後,陳在香港出任南洋兄弟煙草公司監理、香港東華醫院總理、保良局紳士等。他自稱「被迫離開廣州幾年了,不是搭起歡迎牌樓,我誓不重返廣州!」1925年5月中旬,陳廉伯、劉震寰、楊希閔與段祺瑞、陳炯明、林虎、鄧本殷的代表在香港開會,討論聯合起兵反抗廣東革命政府。[5][6]:159
陳濟棠主政廣東時期,他與一班港紳組織了一個觀光團回到廣州,廣東省政府搭起牌樓歡迎。陳濟棠、陳銘樞設宴招待,還希望港商「投資振興祖國實業」。回港後,陳廉伯聲言其被通緝離省幾年的鬱氣「一吐無餘」[1]。
後來,陳廉伯與日本勢力接近。1941年,他上書香港總督楊慕琦,要求英國棄守香港,將香港和平移交給日本,因有串通日本之嫌,陳被港府逮捕。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攻佔香港,陳與日本佔領軍總督磯谷廉介合作,提議設立「華民代表會」,並於1942年出任其四委員之一。
1944年12月24日,陳廉伯攜全家共三妻妾、兩子、三家傭從香港乘內河渡輪「嶺南丸」赴澳門,渡輪航行到屯門及大嶼山之間的龍鼓水道,在磨刀島附近被美軍戰機擊沉。陳家僅有一子一妾則有幸生還,而其本人及其餘家眷全數墜海失蹤。陳之死訊於1944年12月26日的香港《香島日報》和《華僑日報》有報導。之後,兩報於1945年1月6日和11日皆有其追悼會消息。送花圈致祭的名人當中包括當時香港佔領地總督田中久一中將、前任佔領地港督磯谷廉介中將、當時東亞銀行簡東浦、簡悅強、周壽臣與香港華民代表會、香港華民各界協議會同人等等前往拜祭[7]。
社會貢獻
陳廉伯熱心從事慈善事業,他曾捐資醫院、慈善會和賑濟會,被推舉為廣東糧食濟會總理和方便醫院、博濟醫院董事,還在家鄉創辦義學、女子職業學校。
1921年,陳廉伯與粵港商人李煜堂、馬應彪等人及廣東政府出資,在當時的嶺南大學(校址在今天的中山大學)內分立嶺南農科大學。1927年,嶺南農科大學併入嶺南大學,改組為農學院[8][2]。
評價
- 毛澤東:我們試看中國社會各階級是怎麼樣。第一,大資產階級……如買辦階級一—與外資有密切關係之銀行家(如陸宗輿、陳廉伯等)、商業家(如唐紹儀、何東等)、工業家(如張謇、盛恩頤等)、大地主(如張作霖、陳恭受等)、官僚(如孫寶琦、顏惠慶等),軍閥(如張作霖、曹錕等)[1]。
家族
兄弟
身後
陳廉伯在廣州的公館位於逢源路沙地一巷36號,外觀仿照歐洲建築,坐東朝西,首層用地面積約400平方米。此建築1946年曾作兩廣監務公署辦公,有憲兵守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用作機關宿舍,大樓頂部瓦面被拆並作了平頂加層,後園部分園地被佔用作小商鋪。2010年,廣州政府計劃進行整棟修復,前期工程先是拆除頂部違建[10][9][2]。
註
參考文獻
- ^ 1.0 1.1 1.2 張丹萍. [富豪篇·陈廉伯] 导致孙文伤心北上的“广东第三罪人”. 南方都市報.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6-14).
- ^ 2.0 2.1 2.2 2.3 陳廉伯生平及故居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1-07-07.
- ^ 當時周恩來任中共廣東區委委員長,劉爾崧任區委書記兼廣州工團軍總指揮。
- ^ 韋慕庭:《鍛造武器:孫逸仙和國民黨在廣州》,89-105頁,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東亞學院,1966年
- ^ 陳憲輝. 《二十世纪中国纪事》. [2019-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29).
- ^ 劉紅. 《蒋介石全传1》 第一版. 北京: 團結出版社. 2017. ISBN 9787412660206.
- ^ 蔡榮芳(2001),《香港人之香港史》,牛津大學出版社,270,ISBN 0195927788
- ^ 一位美國人與嶺南木瓜 羊城晚報 2011年1月22日 星期六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5年4月13日,.
- ^ 9.0 9.1 荔灣「攝影棚」陳廉伯公館 西關旋梯樓拆通頂[永久失效連結]
- ^ 陈廉伯公馆将变博物馆. [2011-0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軍職 | ||
---|---|---|
前任者: 黃鷺塘 |
廣州商團團長 1919年 – 1924年 |
商團消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