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馬面鼻魚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馬面鼻魚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輻鰭魚綱 Actinopteri
目: 刺尾魚目 Acanthuriformes
科: 刺尾魚科 Acanthuridae
屬: 鼻魚屬 Naso
種:
馬面鼻魚 N. fageni
二名法
Naso fageni
Morrow, 1954
異名
  • Cyphomycter cavallo
    Smith, 1955
  • Cyphomycter fageni
    Morrow, 1954
  • Rhinodactylus baixopindae
    Smith, 1957

馬面鼻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刺尾魚亞目刺尾魚科的其中一個,於1954年由美國魚類學家James Edwin Morrow首次正式描述,其模式產地為菲律賓的Bugsuk島,分佈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從東非菲律賓海域,北至日本南部海域,棲息深度3-35公尺,本魚幼魚時期為卵圓形,隨着增長逐漸變成橢圓形且測扁[2],身體的深度大約相當於標準長度的一半到三分之一,嘴上方有一個短的骨突起,尾柄兩側各有兩個不可移動的骨板,尾鰭呈月形,整體顏色為淺灰色至灰褐色,成魚身上有黑色的小斑點,幼魚尾柄骨板之間有一條白色帶紋,背鰭硬棘5枚、背鰭軟條24-26枚、臀鰭硬棘2枚、臀鰭軟條23-25枚,體長可達80公分,棲息在珊瑚礁或礁石區,以藻類為食,可做為食用魚。

參考文獻

  1. ^ Abesamis, R.; Clements, K.D.; Choat, J.H.; et al. Naso fageni.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2, 2012: e.T177962A1503835. doi:10.2305/IUCN.UK.2012.RLTS.T177962A1503835.en可免費查閱. 
  2. ^ John E. Randall. Family Acanthuridae. Phillip C Heemstra; Elaine Heemstra; David A Ebert; Wouter Holleman; John E Randall (編). Coastal Fishes of the Western Indian Ocean (PDF) 5. South African Institute for Aquatic Biodiversity. 2022: 219–244. ISBN 978-1-990951-32-9.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擴展閱讀

維基物種上的相關資訊:馬面鼻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