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集海堤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廈門島眺望高集海堤(左側為杏林大橋工地,右側為廈門大橋
1957年剛剛完工,開通火車的高集海堤

高集海堤(全稱廈門高崎集美海堤,又稱集廈海堤海堤路)位於福建省廈門市廈門島西北角,因海堤南北兩端分別連接當時的高崎村和集美鎮,故名。高集海堤是廈門島的第一條對外通道,也將廈門島與大陸相連成為半島。海堤總長2212米,總寬29米,路面寬為19米,其中鐵路為單線5.8米,公路為雙車道7.2米。高集海堤與集杏海堤一起被稱為廈門海堤

包括完成開堤建橋改造的高集海堤,廈門島目前已有廈門大橋海滄大橋集美大橋杏林大橋翔安隧道海滄隧道翔安大橋五橋二隧一堤總計八條聯外公路要道。

建設及影響

高集海堤於1950年開始籌建,正式開工於1953年6月17日,期間遇廈門金門炮戰[1],但仍於1955年10月3日正式實現通車[2]

1953年3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下發《關於修築廈門市高集海堤工程的決定》文件,由福建省委第一書記葉飛指揮海堤建設,省工業廳廳長梁靈光廈門市長張維茲負責具體施工。6月17日,廈門海堤工程指揮部成立,張維茲任主任,組織曹玉崑殷孝友劉濟舟、王美慈、吳冠英等各地水利工程專家及畢業生參與規劃建設[3]。同日,海堤正式開工。1955年1月19日,搭載民工的「穎海輪」汽船被中華民國空軍炸沉,造成76人傷亡。10月1日,廈門海堤工程全面完工[4]

這一規模巨大的移山填海工程,花費經費人民幣948萬元,全程用花崗岩70萬立方米,主要采自廈門湖里東渡、太平山、廈門港梧村金榜公園等地的山上。在海堤的建設過程中創造了條石插砌護坡法,增強了工程抵禦風浪的強度,合龍時採用的行船竹籠快速拋石法後被編入鐵道兵施工手冊。

海堤建成後,在南端堤頭修有「觀堤亭」一座,亭前石碑上有朱德委員長親筆題寫的「移山填海」四個大字[5]

在2001年,海堤的鐵路貨運量達到237萬噸,客運量達到270萬人次。在1991年廈門大橋建成前,海堤汽車通行量約為每年328.5萬輛次,在2008年集美大橋建成前則約每日1.9萬輛次[2]。此外,廈門的市區供水大口徑管道、江東引水渠、通訊路線等,也都有從海堤進島。

海堤的修建也給生態環境造成了負面影響:海堤切斷了廈門海灣的自然海流循環,使得東西海域的海水不能形成環流,海灣泥沙淤積日趨嚴重,污染加劇[6]。高集海堤也被認為是曾經盛產文昌魚的劉五店漁場消失的主要原因之一[7]

品牌文化

許多廈門當地公司的產品皆以「海堤」為商標,以紀念那段歷史,包括:淘化大同的醬油,白米醋;廈門捲菸廠的香煙(現已停用);廈門茶葉進出口有限公司的茶葉。

改造工程

原高集海堤處的廈門地鐵1號線

由於海堤的修建對生態環境造成負面影響,當地學者於2004年起提案建設鐵路橋並拆除高集海堤,並於2006年1月獲得政府答覆:當杏林大橋建成後將對高集海堤進行開口改造[6]

作為廈門海域清淤整治工程的一部分,高集海堤開口改造工程預計2009年12月完成開工前準備,鷹廈鐵路搬遷後開工,工期25個月。工程包括管線改造、海堤開口、海堤改造以及岸線整治四個部分,由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設計,廈門路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負責建設[8]。海堤開口處選在海堤的高崎側,東、西海域的潮汐通道上,開口寬度約為800米。工程完工時會將海堤路面改建成寬20米,長2.2公里的道路,設置雙向四車道、人行和非機動車道;改造後形成長度800米的橋樑,通航標準為100噸級[9]。在對海堤實施開口的過程中,因應城市交通需要,改造方案有所調整,高崎側開口從800米增加到850米,公路橋西側設有廈門軌道交通1號線軌道橋[10]

高集海堤開口改造工程於2016年1月完工,廈門島目前已由半島恢復到全島狀態。

參考資料